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解析——泰山之旅

《論語》解析——泰山之旅

陳同鋼,祖籍福建閩侯,1964年畢業於陝西師大中文系。長期在寶雞工作,退休後從事業餘寫作。著有《太陽從東邊升起》《故土》《潮跡》《守望家園》《星星點燈》《生命簡史》《追綠》等十餘部散文評論通訊集。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本章的這段記敘,簡單而道理深刻。以季氏違禮來說事兒,關鍵詞是一個「救」字,以「禮」挽救國、挽救人乃至挽救時弊。

冉有是孔子的學生,後來成了文人帶兵打仗的統帥。孔子所教的學生後來都很得志,冉有這時在季家為相,等於總管。

季氏旅於泰山」。「旅」現代的解釋是旅行,「周禮」中,則以「旅」用作祭祀名稱,這就是一件大事。泰山是當時文化的代表,中國古代相信天道,國家政治太平了上泰山去祭告天地,這叫「封禪」。秦始皇就到泰山封過禪,立了碑,回來就在路上病死了。古代對「封禪」迷行得不得了。一般皇帝都是不敢輕易去「封禪」」。古代的理念,泰山上有神,所以國家領袖才能到泰山去祭告天地。然而,季氏旅於泰山,明裡說是帶著部隊去打獵,實際上去泰山祈禱神的保佑,要造反的。孔子當然知道其陰謀,把冉有叫來,對他說:「女弗能救與?」——你不能救他們季家嗎?他們這樣做是要遭滅家之罪的,他怎麼可以做如此狂妄的事?冉有的答覆是不能救,因為他講的話他們是不聽的。實際上孔子也在批評冉有,作為季氏的家臣,見到季氏違禮去祭祀泰山不去勸阻,最終也要傷害到自身的。冉有之「救」,是救禮,是救季氏,也是救自己。即使得利,亦要失義,害而不知,是為不明,知害不救,是為不智。冉有作為季氏家臣,必與季氏共進退,季氏有禍,必殃及冉有,故知害不救,不但是不救季氏,亦是不救自己。你冉有怎麼能這樣做呢?

孔子這時候嘆息道:「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他說難道泰山就不如林放嗎?林放是一個普通人,他都知道尊禮。東嶽之神是有靈氣的,知道季氏不懷好意,怎麼會幫他呢。這是孔子對「道之不行」的無奈感嘆!

這裡的人物是孔子和冉有,問題的關鍵人物卻是季氏、泰山神和林放。「季氏」正照應了本篇開頭一章,再次提醒本章內容仍是「違禮」。「林放」,則照應了前面「林放問禮之本」,暗示本章所論述的仍然是「禮之本」。「泰山神」則把「禮之本」問題引導到人與「鬼神」的關係上,以人與「鬼神」間存在的祭祀之「禮」來論述「禮之本」的問題。

季氏祭拜泰山的事,標識春秋時代社會風氣之壞。亂在整個社會都在講究「權」與「術」。孔子作《春秋》,其書的每一個字都含有「微言大義」,有很深奧的意義包含其內。所以後人說,「孔子著《春秋》,亂臣賊子懼。」

社會上存在著把前途和權力訴諸迷信,寄托在狹義的宗教上。我們要以人文文化為基礎,上帝也好、菩薩也好、神也好,如果認為拜了,就會得到保佑,如果不分善惡,有求必應,那作人太容易了。儘管做壞事,天天去拜神,或者做了壞事再去懺悔,這豈是神的意旨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道文化孔子學堂 的精彩文章:

寶雞亮寶——眉縣楊家村出土的巨型逨盉

TAG:周道文化孔子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