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石頭:如何讓產品成為一枚強大的社交貨幣

楊石頭:如何讓產品成為一枚強大的社交貨幣

拋給你一個問題,買一輛哈雷機車,你的底層動機是什麼? 是它的實用性嗎?好像不是,因為你可以花一半的價錢買個實用性更高的摩托。

實際上,你之所以買了哈雷而不是本田的supercub,經常是被參照群體影響了選擇。

是的,買哈雷的人往往並不是因為它的實用,或與眾不同、更高端。而是哈雷機車可以作為加入哈雷大家庭(如某個俱樂部)的憑證。(在這裡,某個俱樂部的成員就是參照群體)

那麼再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買個熱水器,會不會依據某個群體、或某幾個人而確定購買決策呢?好像並沒有。買熱水器,我們常常自己做決定,並不參考外界。

大量研究發現:可視性程度越高、實用性越弱的的產品,消費者受參照群體的影響越大,而這也就意味著模仿行為非常容易發生。

這是因為通過形象包裝和品牌背後的故事,讓產品本身成為可以談論的話題,從而避免了商務社交中的尷尬。

去年瀘州老窖推出了一款香水酒,酒瓶外觀設計成香水的模樣,更妙的是,這是一款真的香水,可以噴還可以喝,結果,這種看似不搭邊的跨界充分調動起了大眾的好奇心,話題討論的熱度在社交媒體上持續升溫。

與之類似的還有可口可樂推出的化妝品套裝,肯德基推出的炸雞味唇膏,某電動車品牌為了宣傳其產品的防盜性能舉辦的廣場開鎖大賽……這些都是為產品植入話題的方式。

讓產品本身成為話題,是賦予其社交屬性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並不是所有話題都能激發人們分享和討論的衝動。

通常,我們會比較傾向於分享那些可以使我們的形象看起來「高富帥」或「白富美」的內容,因為分享的話題本身就代表並定義了我們自己。

所以,產品要想成為一枚具有強大傳播力的社交貨幣,就必須自帶話題,而且這個話題還能為分享者形象加分,比如證明自己見多識廣、幽默、有品位、有愛心等等。

1

用戶參照群體引發好奇心

很一大部分人購買某品牌汽車,往往並不是取決於該汽車廠商的營銷活動(比如投放到央視的廣告),而是因為那誰買了,那誰誰買了。

有研究顯示,有近八分之一的轎車銷售都沾了這種社會影響的光。當產品的可視性強時,社會影響會對人們的購買行為產生更大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實用性弱的產品多為奢侈品、時尚品等,這樣,因為消費者的收入不同,就導致對這些產品品味、價位的選擇都因人而異,參照群體能對購買決策起到幫助,而相比之下實用性強的必需品則因各產品本身的差異非常小,大眾的選擇較為趨同,因此參考其他人意義不大。

而我們願意模仿參照群體,從進化心理學層面講,是因為我們大腦中一個特殊神經元—鏡像神經元,這讓我們天生就對外界有模仿的衝動。

而當參照群體是我們的渴望群體(我們不屬於卻非常喜歡,甚至想要接近或融入的群體)時,模仿行為就被觸動的更加強烈(比如想融入哈雷圈子的人)

德國農學家在全國推廣馬鈴薯的例子很經典。當時的德國災荒非常嚴重,導致糧食作物產量過低。為了應對災情,當地農學家受國王委託,在德國境內推廣一種從國外引進的高產作物(馬鈴薯)的種植。

這種優質的作物本應該受到歡迎,但萬萬沒有想到,在初次推廣時,馬鈴薯竟然遭到了民間的大規模抵制。多數農民第一次接觸馬鈴薯,他們根本不相信這種作物能作為食物,甚至還有人抱怨馬鈴薯就像是有毒的蘋果。

農學家很聰明,他們換了一種方式,他們建議國王發布一項新舉措——「國家引進一種新作物,非貴族不得種植」,並派兵在皇家的馬鈴薯種植園嚴格把守。

這時候,農民就好奇了,究竟是什麼作物這麼金貴,不許農民播種?都想要問問清楚。於是國王就讓士兵故意放鬆警惕性以讓農民跑到種植園裡,結果可想而知,馬鈴薯在全國都傳開了。

後來,國王順勢取消「非貴族不得種植馬鈴薯」的規定,結果不出所料,本來難以推廣的馬鈴薯被農民們搶著種植。推廣難問題迎刃而解。

那麼在這個例子中,擁有種植馬鈴薯特權的貴族,就是農民的渴望群體。他們能讓農民心甘情願去跟隨、甚至去模仿。

農民之所以能去模仿貴族(渴望群體),是因為國王故意開的口增加了農民對貴族的可視性(看到貴族種馬鈴薯),這給模仿創造了條件。這讓本來只跟貴族有關的事情(種馬鈴薯),因為加入了可視性(允許農民偷看),最終被徹底公開(消息傳遍全國)。

這就是可視化的威力,當你為私人行為標示一公開的信號,就把不易觀察的行為轉化為更加可觀察的事物,並創造了模仿的基礎。

2

讓用戶擁有身份象徵

社交活動的基礎是角色化,即每個人都有一個可識別的、確定的身份,我們的言行都受角色的控制,同時,我們也會根據交往對象的身份來設定不同的交往模式。

我們的身份或者角色是由很多標籤組成的,比如教師、醫生、父親、兒女這些屬於一級標籤,時尚、保守、勤奮、懶惰、好人、壞人、幽默、見多識廣等屬於二級標籤。一級標籤基本是中性的,並且不易改變,而二級標籤則帶有褒貶,並且處於變動之中。

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一個好的標籤,比如時尚,我們喜歡穿光鮮亮麗的衣服、購買最新款的包包、出國旅遊、追星、嘗試各種新鮮的東西,都是為了能夠活成別人眼裡的時髦。

而消費則是獲取二級標籤的重要方式。在物質豐裕的時代,消費已經不是個人的事,而成為相對於別人的事,我們消費一部分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而更多是為了獲得心理的滿足,表達自己的個性、品味、身份,用消費品來重新定義我們自身。

因此,互聯網時代,千萬不要試圖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滿足所有人意味著沒有差異化,沒有差異化就失去了標籤屬性。

要致力於成為少數人的首選,成為他們身份的象徵,當一件商品能給用戶帶來身份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時,那麼,他們會非常樂意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己是它的消費者。比如果粉、米粉、羅粉。

3

善用打卡心理學

讓用戶主動地、熱心地傳播品牌、產品?這是每個營銷人夢寐以求的密匙。

新媒體時代,用刺激性的「情緒」煽動用戶從而讓內容獲得病毒式的傳播,已是一種屢試不爽的招數,但它的缺陷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情緒喧賓奪主,往往使品牌、產品信息難以在用戶腦中留下深刻印象。

與線上的「情緒」相比,線下的「體驗」就能較好地彌補這項缺憾。如今,在青年人群尤其少女群體中,流行著一個詞,叫「打卡」。

不同於健身打卡、背單詞打卡,這個「打卡」是指去了某個地方之後,拍照曬留影這一行為,比如「打卡XX網紅餐廳」「打卡XX拍照聖地」。

這是一種在線上分享線下體驗的行為,它帶有某種程式化的意味,「打卡」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是「曬」,並在曬的同時留有供後打卡者參考、模仿的意義。

比如下圖中的芝加哥火烈鳥網紅牆,就吸引著無數INS網紅前來打卡。

據美國活動平台Eventbrite數據顯示,超過3/4的80後、90後消費者,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會優先考慮購買「體驗」,而非產品。

這是一個有趣的數據,「體驗」顯然比產品更具有豐富性和「可曬性」,能夠幫助用戶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設」。

從去年以來就層出不窮的品牌「快閃店」可以看出,線下體驗和情感互動正變得流行,它們通過沉浸式的體驗讓用戶對品牌產生記憶,並且在空間中給予品牌信息更多樣化的露出。

去年底,馬蜂窩在北京三里屯舉辦了一場名為「攻略全世界網紅牆」的體驗活動,它將全球12面知名網紅牆進行了一次縮小版「復刻」(如美國救贖山、日本千本鳥居等),並搬到一個展廳中,讓用戶在1小時內就完成穿越全球的網紅牆打卡。

其實在「打卡」心理的背後,隱藏著另一個動作,那就是「將照片po到社交網路」,而這種用戶行為正是營銷活動實現自傳播的關鍵,甚至無需獎品的激勵。

在這個用戶對廣告營銷信息早已免疫的時代,提供一個體驗的場景,構建與用戶交流互動的軟空間,或許比喧賓奪主的情緒營銷來得更優雅而有效。

結語

這是一個營銷的壞時代,注意力從未如此稀缺,用戶從未如此挑剔;這也是一個營銷的好時代,這個時代的用戶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具有合作性、人文精神和幽默感,他們身上藏有幫助品牌主實現自傳播的鑰匙,唯有跟緊他們的心理趨勢,才能從疲憊的跟風者變為新穎玩法的創造者。

正所謂賣產品就是賣場景

想要搶佔市場

先要搶佔與用戶的第一接觸點

以場景為媒

如何為產品做好場景,使其變現?

火線加入新打法13

↓↓↓

3個月線上互動基礎+

2天1夜線下見面課題+

終身網路磨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立方的楊石頭 的精彩文章:

TAG:智立方的楊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