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節約,也不要浪費

不要節約,也不要浪費

無論「節約」這兩個字顯得多麼政治正確,都不要把它當成追求和目的。

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你去洗手,你的目的是把手洗乾淨,總會有那麼幾秒時間,總有一些水白白流走,也就是「浪費」了,即使你在搓肥皂泡的時候把水關了,這一點也很難避免,如果把節約當成目的,那草草沖一下也忍得,甚至不洗也忍得,節約的目的是達到了,而洗手的目的只好為節約的目的讓路。

換句話說,如果在做一件事的過程當中,沒有把這件事本身當成目的,而是把節約當成了目的,只一味考慮節約,那本該做的這件事就難免會受到干擾,甚至做不成,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那麼要浪費嗎?當然也不要,因為賺錢不易,因為資源寶貴,更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資源的運轉規律。你明目張胆浪費,他們會馬上站到道德制高點去噴你,你跟他們講,可再生的資源會有更好的技術去不斷降低它再生的成本,不可再生的資源會有更好的技術去開發替代物,他們聽完若有所思,然後繼續噴你。千夫所指,給人生帶來不必要的阻力,沒有必要。

無解嗎?

如果這樣思考,就需要警惕思維里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傾向。

其實如果給這個問題設置不同程度的選項,那節約和浪費只能佔兩席,節約往左還有慳吝,浪費往右還有揮霍,似乎都不是好選項。

但是別忘了,節約和浪費之間,還有一個選項叫「物盡其用」。

還是拿洗手舉例子,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同:

有人喜歡嘩嘩沖

有人喜歡細水長流

有人沾濕手之後一定要關好水慢條斯理走一下五步洗手法全程

有人三下五除二打好皂液趕快衝凈

但是只要洗好手、關好水再離開,都可以叫物盡其用。

但說了這麼多,為什麼一個育兒號要寫這些呢?

因為我認為對於孩子,物盡其用的尺度要放寬一些。

我在家裡兩個孩子身上觀察到了相似的情況:大概在兩歲前後,他們抓住洗手的機會,嘗試開合龍頭,觀察水的流出和斷流,或者乾脆打開,看著水嘩嘩流走,有時兩隻小手在水柱上一抓一抓,就是不肯(像大人認為的那樣)「好好」洗,如果有大人上前要幫忙快速洗好,多半還會被拒絕。

看到此情此景,受節約教育多年的大人,包括我,心裡對浪費的焦慮分分鐘被喚醒,用看起來不嚴厲的方式粗暴制止(強制幫忙洗手、直接關水抱走),或者碎碎念「別浪費了」(其實本質是指責孩子),這些應對的行為,在我家乃至我本人身上都實際發生過。

我們唯獨沒有想到,被粗暴干涉的,其實是孩子的觀察和探索。

當水嘩嘩流走時,他們腦子裡想的也許是——

為什麼水看起來是一根柱子卻不能抓住?

為什麼它的聲音聽起來這樣奔騰,穿過手指時卻這麼柔軟?

為什麼肌膚被水包裹時是溫暖的而離開了卻覺得涼涼的?

為什麼流下的水看起來有點白,而接到桶里就沒有了顏色?

如果充分尊重孩子在生活中的這種探索,那流走的水當然也是物盡其用的,這跟花錢給孩子報早教班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只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大人太少,能剋制自己不去粗暴干涉孩子的更沒有幾個,有辦法因勢利導、既尊重孩子的探索欲、又協助他們逐漸樹立起對物質的正確觀念的,鳳毛麟角而已。

知易行難,我也還在探索和思考之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先手書 的精彩文章:

TAG:子先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