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個十分複雜的命題。要弄懂教育首先要弄懂生命,進而還得弄懂「人」,弄懂人與環境的關係,弄懂知情意的結構與機理...

教育也不複雜,很多哲人都認為教育像農業,從某種意義上說,生命的成長之間有共通的東西,之所以把教育搞複雜了,在於我們背離常識太遠。

近日,教育部長提出「四個回歸」,首先就是要回歸常識。《道德經》有言:「不知常,妄作,凶。」有鑒於此,我準備寫出系列隨筆,闡述我對教育的理解。

著名的法國畫家皮爾·雷諾阿,快八十歲的時候,因關節炎而雙腿癱瘓,最後雙手也畸形了,但仍繼續創作。

一天,有位朋友來看他,看到他在極大的痛苦中仍不停創作,深深被折服,問道:「在這麼大痛苦的折磨下,你怎麼還能繼續作畫呢?」

「痛苦總會過去,而美麗永存。」雷諾阿回答。

對雷諾阿來說,「美麗」所具有的力量巨大,成了他生命的召喚。

但是,我們發現,相較於美麗,現在的年輕人更關注漂亮,更在乎漂亮。手機的美顏功能只是讓人看上去更漂亮,但卻受到了年輕人樂此不疲的追捧。

我們不是否定漂亮的價值,只是光有漂亮是不夠的,這個道理很簡單,彩雲易散琉璃脆。

漂亮與快感有關,美麗才能帶來幸福。

青春易逝,美麗永恆。

漂亮是形而下的,美麗是形而上的。

有人問蘇格拉底什麼是美,他的回答是:美是難的。這個回答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了,無厘頭了,不著邊際了。美是難的,那難是什麼?

實際上,正是因為美的形而上的特性註定了美是難的,任何哲學問題都是形而上的,都沒有標準答案,給「真」下定義同樣難。甚至在蘇格拉底的追問下,我們所認為的「勇氣」可能都不是勇氣。

我們的教育很容易而且越來越呈現出這樣一種傾向:儘可能迴避甚至不屑甚至懼怕形而上的問題。這是工具理性、功利主義、短線思維影響甚深的後果。

任何教育都要回答「是什麼」、「為什麼」這兩個問題,只回答「怎麼辦」的教育永遠不靠譜,甚至可以說還稱不上真正的教育。

雖然「是什麼」可能註定是個需要無窮探究的問題,是個無底洞,是「非法,非非法」,但正是因為這一點,教育的本質能夠抵達,教育的魅力能夠呈現:

教育,永遠是思辨的、啟發的、質疑的、不斷逼近真相的自由探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宏斌 的精彩文章:

怕什麼愈在意愈脆弱,年輕就是用來在意的

TAG:孫宏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