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前猶豫不決,此人說了8個字,朱棣立即起兵造反
最無情不過是帝王家,當初朱元璋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卻不曾想自己才去世不久,自己的兒子朱棣就起兵造反趕走了朱允炆。而趕走朱允炆之後,朱棣就當上了皇帝,而當初朱棣之所以能夠成功,都少不了一個人的幫助。
那麼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姚廣孝。當初他只是一個和尚,後來機緣巧合便成為了朱棣的謀臣,之後便一直輔佐著朱棣。之後更是幫助朱棣趕走建文帝,而這個姚廣孝也成為了朱棣最信任的大臣。而這個姚廣孝也是一生風光,最後還活到了八十多歲。
其實當初朱元璋本來是想要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朱標,奈何這個朱標不幸去世。按照常理,朱元璋應該在自己的兒子當中選擇繼承人,然而這個朱元璋不按常理出牌,可能感覺自己的兒子不太成器,所以就傳位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朱元璋一死,朱允炆便當上了皇帝。朱允炆登基不久便做了一件錯事。
這件錯事就是削藩,其實這件事也並沒有錯,只不過時間太早,這個時候他的帝位並不穩定。這些叔叔們本來就對朱允炆當皇帝很不滿意,而這個侄子當皇帝不久,就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叔叔身上。不過在所有的藩王之中,就屬這個朱棣的實力最為強大。正是因為如此,朱允炆才沒有一開始對朱棣動手,而是將其他的叔叔給修理之後,才對朱棣動手。
當時擺在朱棣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順從,一條是反抗。第一條是他不願意走的,第二條路他又有點猶豫不決。這個時候姚廣孝已經成為朱棣的謀臣,更是被朱棣很是信任。看自己的主子有點下不定決心,姚廣孝就對朱棣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就是,世亂民貧,王不出頭誰做主。也的確,當初朱允炆削藩也給百姓帶來了不少的苦難,百姓最需要的就是安定。
於是朱棣就又問,如果造反那就是亂臣賊子,而且民心並不在我這。姚廣孝義正言辭的說,臣知天道,何論民心。其實姚廣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造反剛好是順應天道,換句《水滸傳》中最常用的那句話就是,替天行道。一聽這話,朱棣之前的猶豫全都沒有了。其實姚廣孝早就知道這個朱棣的意思,而那八個字更好正中朱棣下懷,所以才堅定了朱棣的決心。
之後不久,朱棣就發兵造反,還說是為了清君側。而這個姚廣孝對兵法也很有研究,而在朱棣與朱允炆交戰的時候,姚廣孝更是提供了不少的幫助。有姚廣孝這個謀臣,在加上朱棣的勇猛,最終朱允炆失敗。朱棣成為了皇帝。
正如前邊所說,朱棣本來就是有野心的人,他更是不甘為人臣,造反更是早晚的事情。而之所以在造反前猶豫不決,是因為師出無名,自己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正是姚廣孝的那八個字,讓他之前的猶豫不決頓時消失,他才會立即起兵造反。當然如果當初藍玉沒有被殺,或許這個朱棣還不敢造反。
都說最無情不過是帝王家,為了所謂的帝位,親情在他們看來是最薄弱的東西。如果不是這樣,朱棣也不會因為姚廣孝的那八個字就立即起兵造反。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人吼出,來生不願生在帝王家的話。
※清朝一厚道王爺,父皇與哥哥愛護他,侄子卻讓他名聲掃地
※此人功高蓋主,太后送一美女試探,半年過後美女卻叛變成妾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