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對閱讀和寫作的一點理解

我對閱讀和寫作的一點理解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我對閱讀和寫作的一點理解

作者|張亞傑

dvdf

這是第一次參加惠風文學訓練營,我進了詩歌群。今天惠風文學訓練營第十五期休營總結,也是惠風文學沙龍開展的第一期交流活動,響應營長號召,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平時的閱讀和創作體會。

1.創作體會

首先說說詩歌靈感的產生。

生活是美好的,只要用心體會,隨時都會發現生活充滿了陽光和詩意。正因為有了這些詩意,才讓詩歌創作具有了更多的題材和靈感。這也是寫作中所說的「生活發現」。大家都知道,靈感的產生來源於生活和對生活的感悟,我們平時要會發現生活,感悟生活,思考人生。當你具備了這些,有觸動你心靈的事件時就可以激發你的創作靈感,詩意的句子便會噴薄而出。

沒有靈感時如何激發靈感?

有時,我們會覺得靈感枯竭,沒有什麼可寫。尤其是同題、臨屏、題圖和我們這種固定模式的訓練。那麼,怎麼能在這種情況下激發出靈感呢?這個時候,相信大家都一樣,先在腦子裡思考自己該寫什麼。對於我來說,一般我是確定了一個主題以後,在腦子裡構圖。把這個主題想像成一幅畫面,讓這個畫面像電影一樣在腦子裡上演,然後組織語言記錄下來,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把記錄的語言詩意化。當然了,寫散文和小說一般也都是先把自己代入這種自己想像的畫面,詩歌也一樣,我感覺這樣寫起來就像還原生活,會讓文字更有質感。

2.閱讀體會

在這個以文憑走天下的社會,我就是一個初中還沒讀完的文盲。

那麼,沒有文化的我為什麼還能寫作?甚至,我的寫作水平並沒有和大家有多大差距?這和我從小就喜歡閱讀是緊密相連的。我這麼說,不是表現我自己有多麼用功多麼厲害,相反,我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都非常大,寫的東西並不多。我這麼說是要強調一下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記得剛認識字時我就喜歡看書。那時候我姥姥家在德惠五小學旁邊,我小學一、二年級就是在五小上的。那時候我經常在周末去二道街郵局外面的報刊攤兒上看書。我記得初次接觸的課外讀物是《小溪流》和《小朋友》。上小學二年級下學期我轉回了農村,沒書看了,我就去我舅姥爺家看我小舅的小人書,四年級時我趁去姥姥家時跑到新華書店用攢下的零花錢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本書《陳伯吹童話選》。初中時我在舅姥爺家看小舅借他同學的三毛散文集,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汪國真、席慕蓉的詩集,去姑姑家看姑父看的武俠小說。就是因為這期間的閱讀,潛移默化間奠定了我的文化底蘊,讓我拿起筆偶爾記錄一下生活的喜怒哀樂。不過遺憾的是,走出校園後,隨著參加工作和結婚生子,我便放棄了閱讀,這一扔就是二十多年。

2014年,我開始重拾幼時的愛好,開始閱讀的同時,也嘗試了業餘寫作。

當時郭家文化站創刊《泥香》,我投了兩篇稿,看著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內心自然也是喜悅的,有一種被認可的成就感。其後加入作協,結識了眾多志同道合的文友,更加堅定了我的寫作信念。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寫作離不開閱讀。閱讀可以拓寬視野,豐富生活和精神世界,積累寫作經驗等等,通過閱讀我們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

讀得多了,自然就學會照虎畫貓了(我不用照貓畫虎這個詞,大家應該明白是為什麼)。當然了,能不能畫成虎,還需自己的努力。

這次我進的是詩歌群,雖然寫得最多的是詩歌,但我卻不喜歡讀詩歌,而是喜歡讀小說。最近剛看完一本蘇童的中短篇小說集。通過這段時間閱讀幾位知名作家的作品後,感覺很多作家的作品裡都具有故鄉情結。我讀的蘇童這部中短篇小說集除了《紅粉世家》和《妻妾成群》幾部中篇外,其餘幾乎都是以他故鄉的香椿樹街為背景,用香椿樹街不同背景的少年的成長影射了他的少年時代,也是對那個年代南方生活的一個畫面式的描繪。

3.我對於寫作的一點理解

對於小說,我覺得,我們也應該多寫一些自己故鄉的作品,突出故鄉情懷和地方特色。

對於虛構文學,無論時代背景和語言都要有邏輯性,語言要和時代相符,和人物性格、年齡、場景等相符。我對小說的理解是生活現場的還原,即使是虛構的,能用文字還原成真實,那就是成功的。

對於詩歌,我不提倡總寫一些情情愛愛的東西,不是不可以,但要打破這樣的格調,多寫寫生活。浪漫主義要和現實主義相結合。

散文嘛,怎麼寫怎麼有理,因為這就是你生活和心情的記錄,只是加了點兒佐料而已。美文不太受報刊和徵文歡迎,網路平台喜歡這樣的作品。

我們大家都寫了很久,堅持了很多年,讓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大概是每個作者的願望,這一點兒也不丟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心懷文學夢想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為什麼我們的作品走不出去?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首先回頭看看自己的文字,能帶給別人什麼?是讀後的哈哈一樂,還是引人深思?

看過一些徵文啟示,都要求作品要有思想性,藝術性,具有一定的精神高度。那麼,你的作品這幾點都具備了嗎?如果沒有,那麼就努力掙脫小我的束縛,朝著大我這個方向去寫吧!

說到這裡,想起了前陣子和文友談起的作品一定要接「地氣」。接地氣是什麼?我的理解就是接近你身邊的生活。總之一句話:靈感來源於生活,作品來源於生活,一切都從真實的生活入手。

4.關於文章的修改

你的文字就像自己的孩子,是通過大腦構思後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以前我說過,把自己的孩子盡量打扮得漂亮點兒再出門。這個漂亮,不是說你寫出來必須就得是精品,而是對自己文字的一種認真嚴謹態度。誰都不希望自己衣服上粘著大米飯粒就出門吧?所以,要盡量避免錯別字、標點符號,和正確使用「的、地、得」,文字完成後多讀幾遍,看看語句通不通順,是否詞不達意,是否有贅述,最主要的一點是要學會修改。有句話說,好文章都是修改出來的。或許,你覺得自己有些文字寫得並不好,寫完自己都懶得再看一眼。但這些構思可能非常不錯,只是語言組織上欠缺一些或者寫作方向不太正確。你可以先把這些文字放一放。你的構思就像你儲存的一粒種子,過一陣子,或是一年兩年,你把這些種子重新拿出來種上,好好修改一番,也許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5.對於閱讀部的一點建議

其實我覺得呢閱讀和寫作是要看個人時間的,根據自己生活和作息時間合理安排,盡量多抽出一些時間閱讀。如果成立閱讀部的話,可以考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閱讀分享活動。線上活動時,三個體裁寫作小組,每個組選一個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分享閱讀心得和成員推薦的書,然後在總群開展閱讀體會分享;線下活動,可在每期訓練結束的休息階段開展,以座談會的模式分享寫作經驗和閱讀心得,對部分成員作品討論和點評。如果大家精力充沛,可以嘗試一對一為自己喜歡的文友作品寫寫文學評論,互相以評論的方式找出寫作中的不足,這樣可以提高寫作水平。

本市內成員可嘗試書香漂流,把自己的圖書歸類登記,然後在群里推薦,相互借閱,這樣可以擴大自己的閱讀範圍,也滿足了有書可讀。當然了,圖書館開放後更加方便閱讀,大家覺得哪種方式方便就用哪種。

閱讀體裁不能單一,多讀獲獎作品,比如矛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外國經典等等。

寫作體裁也不能單一。以前我說過,每種體裁都可以嘗試去寫,看大家的評價,然後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體裁努力去攻克。

以上觀點謹根據我平時的閱讀和寫作而總結,僅代表我個人膚淺的想法。

2018年7月1日

於惠風文學訓練營文學沙龍上的分享

作者簡介:

張亞傑,網名月影疏籬。吉林省新詩學會會員,吉林省德惠市作家協會會員,《關東詩人》微信平台編輯。愛好文學、書法、茶藝,熱心公益事業,散文和詩歌多次獲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長按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字修禪 的精彩文章:

TAG:煮字修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