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地藏經》大意——「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如是我聞……

《地藏經》大意——「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如是我聞……

經題:

經題『地藏』都是比喻,都是表法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地」是大地,大地含藏萬物,養育眾生;「藏」不但是指地下的寶藏,同時也包含了地上面的一切生長的物質。佛用這個比喻我們的心地,我們心地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乃至於一切無量無不是從心地所生。正是六祖大師開悟之後,向他的老師提出心得報告,有兩句很重要的話,就是「何期自性」,這個自性就是我們講的真心、本性,「本來具足」,這個本來具足就是藏的意思,就是含藏的意思,沒有一法欠缺的,是法法具足。又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兩句話將「地藏」這兩個字可以說是解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盡虛空遍法界都是心地所含藏的、心地所變現的。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法門廣大無邊。

依照心地法門修行的,這就叫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的本願與毘盧遮那如來,與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乃至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的弘願,無量無邊,無有窮盡,在本經裡面也是包含盡了。所以這一部經典不單單是大乘經,實在講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是一乘圓滿的大法,等到經文裡面我們就能夠看到了。


人題(譯者):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實叉難陀』法師,是在中國唐朝武則天時代,受中國皇室的禮聘到中國來的。他到中國來最偉大的事業就是翻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華嚴經》是「實叉難陀」主持翻譯的。這部經也是他翻譯的,《地藏經》跟《華嚴經》沒有兩樣。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個開經偈就是《華嚴經》翻譯圓滿送給皇上,那個時候的皇上是武則天,送給她看。她在經的封面上題了一首偈,開經偈,這首開經偈是武則天寫的,寫得非常之好,後來的這些佛教的大德們沒有辦法再作一首能超過她的。所以一直到今天,我們還用這一首開經偈。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dāo)利天。為母說法。】

佛說一切經,經文一開端都列出六種成就,文字雖然相同,它的含義淺深、廣狹是不相同的。『如』是講的真如本性,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所以叫『是』。如果離開自性,那就不「是」了。可是雖然從自性流露出來,確實有淺深、廣狹不相同。譬如我們晚上看月亮,初三、初四的那個月牙,是不是月光?是不是真的月光?一點都不假,到十五那個滿月還是月光,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你明白這個意思,就能體會佛所說的一切經,有些經典就像初三、初四的月亮,不是自性圓滿的流露,是自性的部分。一般大乘經典全都是自性流露出來的,可是圓滿的流露不多。《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圓滿的流露,《無量壽經》是究竟圓滿的流露。那我要用月亮來做比喻,《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十四的月亮,《無量壽經》是十五的月亮,是滿月。我們要問問這《地藏經》到底是哪一天的月亮?也是滿月。所以這個很不可思議,讀的人很多,真正能體會這個境界的人不多。

怎麼曉得它是滿月?因為它所講的是佛法圓滿的開始,《無量壽經》是圓滿的終極,始終都圓滿。《地藏經》的特色是提倡孝親尊師,這是我們佛門把它稱作佛家的孝經,這個一點都不錯。自性雖然圓具無量的德能,人人都有,就像佛在《華嚴經.出現品》裡面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是理,德相是事,圓滿的理事是每一個眾生統統具足的。雖具足,現在為什麼不能起用?我們的日子過得這麼苦,這樣的不自在,原因在哪裡?原因是迷失了自性,自性雖然有,現在這個東西有障礙、有阻礙、有污染,所以雖有智慧德能,它不起作用。

佛法教學之能事無非是恢復我們的性德而已,其他什麼都沒有,恢復自性的智慧德能。要恢復從哪裡做起?從孝敬做起。所以必須要記住佛法是師道,換句話說,佛法是教育,佛法不是宗教。這是我們首先要把它認識清楚,要將它肯定。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父母都希望兒女能聽老師的話,接受老師的教導。如果他不肯接受老師的教誨,父母就擔心、就憂慮了,這就是不孝了。佛常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慧命得自於老師。

今天我們這個社會有不少人已經覺悟了。苦難的根源在哪裡?在教育。我們的教育失敗了。我們要問什麼叫教育?教育不僅僅限於今天的科技,教育的大根大本在教我們怎樣做人,知道人與人的關係,各人能盡各人的本分,這是教育。所以儒家的教育,孔夫子教學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是言語。德行裡面包括著倫理、道德,教給我們什麼是父子關係、什麼是夫婦關係、什麼是兄弟關係、什麼是君臣關係,這個君臣在社會上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什麼是朋友關係。能把這些認識清楚,做到自己的本分,你才能夠有真正幸福快樂的人生,才有和諧的社會、太平的世界,這是教育,而把科技、文學擺在後面。

儒家是這種想法、做法。佛法跟儒家在這方面的觀點,可以說是不謀而合,完全相同。因此,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孝親尊師。你看學佛,佛法從哪裡學起?大家疏忽了。你們今天念佛,念佛的人很多,幾個人得念佛三昧?如果不得念佛三昧,這個念佛是空念、白念了。參禪,不但說沒開悟,連禪定也沒得到。學密,三密何嘗相應過?學教,教說大開圓解,不要說圓,偏解也沒有。原因在哪裡?沒有從根本修。好像我們種樹,我們不要根、不要本,那個枝枝葉葉插在花瓶里,那就算是樹?看起來滿好看,二、三天就謝了、就完了。這是今天這個時代,成就好像不錯,滿有一點成就的,過幾年就完了、就沒有了,沒有根,死的不是活的。

根在哪裡?這個地方講的是根,但是講得最簡單、最扼要的,無過於《觀無量壽經》講的「三福」,那簡單明了。佛告訴我們,那三條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你聽聽這一句,學佛從哪裡學起?從這裡學起。三福裡頭第一句是什麼?「孝養父母」,第二句是「奉事師長」,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

我們不但是不敬師長是不孝父母,不友愛兄弟,父母也操心,兄弟不和也是不孝。擴大一點,家族不和也是不孝。我們在社會上為非作歹,做些犯法的事情,父母心不安,也不孝。你把這個孝心又擴大的時候,盡虛空遍法界,稍稍違背了自性,那都不是孝順。所以什麼人能把孝道做得最圓滿、最究竟?諸佛如來。等覺菩薩孝道還有欠缺,何況我們!我們要努力去修學。所以,這部經是十五的月亮,是究竟圓滿的大法,這就是一個孝字,孝字是究竟圓滿的法門。整個佛法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把孝道發揚到究竟圓滿,這就是佛法。佛所說一切經都不離開這一個原則。「如是我聞」簡單介紹到此,我們細心去體會,這個意思無量無邊。

『一時』,這個「一」不是數字,如果落在數字裡面就有分別、妄想了。一是什麼?一是心真正到清凈的時候,念佛人講的念佛三昧,心裏面離開一切妄想執著,這就是「一時」。一裡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所以才真正得到自性圓滿的大覺。佛住在這個境界,學生也住在這個境界,這才是真正做到奉事師長。師長對學生的期望,就是期望他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幾時心到一就見性了,二沒有見性,二、三是妄心,我們常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凡夫。三心是什麼心?唯識裡面講的心、意、識,這三心;二意?是意識、意根,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識,三心二意。這裡教給我們一,一就對了,一是一念不生,連那個一念不生也不能執著,執著有個「一念不生」又錯了。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你要執著本來無一物,你已經有了一物了,你有個本來有一物,那就又錯了。所以古德講「開口便錯,動念皆乖」。不開口、不動念呢?不開口、不動念你又墮在無明裡頭,還是錯了,總而言之是錯到底了。我這個話也不再說了,愈說愈錯了,你們好好的去體會。

底下這兩句不能夠含糊籠統看過去,這兩句就是它最殊勝的地方,佛講這個經不是在人間,『在忉利天』,是『為母說法』。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緣快要盡了,這個緣是一個時期的緣,是這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緣將要盡了,最後一定為了報母親的恩,「為母說法」。他母親,佛出生之後母親就死了。我們世間人看好像釋迦牟尼佛的命不好,你看看出生沒幾天媽媽就死了,他是姨母撫養成人的。實在講母親的福報太大了。佛門常說,「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忉利天,他母親到忉利天去享福去了,不在這人間,她福報太大了。一期教化圓滿,一定到天上去特別為母親說法,教給我們返本報始,末後特別提倡孝道。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佛門當中沒有一個是不孝親、不尊師的諸佛,沒有一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的菩薩,沒有。我們要想真正有成就,要從這個地方做起。


——文據聖一法師《地藏經講記》;凈空法師《地藏經》大意講座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地藏經》大意——「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如是我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以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廣宣正法」——《志樂經》學記(16)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