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猶未開,重增迷悶」——《楞嚴經》參習(165)

「心猶未開,重增迷悶」——《楞嚴經》參習(165)

「七處征心」、「十番顯見」總結——《楞嚴經》參習(164)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經):【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凈。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經文從這以下是另一個大段落,在《楞嚴經》上也是很重要的一段,「二種妄見」。

這一段經文要說「二種妄見」,從阿難啟請的口氣上看來,正是因前面世尊破除見精而生疑了,所以重請發明因緣、自然、和合、不和合這四個意思。而他在此地總說是『心猶未開』,這個未開就是未悟。這個地方還是窮究諸法的根源,這一切萬法到底是因緣生的,還是自然有的?和合、不和合,實際上與因緣、自然有關係,和合就是因緣,不和合就是自然,主要的論點是在因緣與自然,和合、不和合是陪襯的話。說到這個地方,如果我們同修對於教理要稍稍留意的話,你一定能夠覺察得出來,阿難一直到現在對於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道理,前面雖然是聽過,他沒有理解,未能接受,才有這個問題。假如對於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個事理要能夠體會到一些,這個問題就沒有了。前面說得很清楚,因緣是隨緣隨著變,自然是不隨緣,它也不變,不變不隨緣,所以與真性,我們就是講見性,並不能相應。見性不變,但是它隨緣,雖然隨緣它又不變,所以它是因緣、自然、和合、不和合全都加不上。阿難今天還拿這個問題來發問,可見得他對這個道理未能體會。

我們講佛法宗旨從大處著眼,佛法就是教我們開慧破迷、破疑。阿難此地顯得疑情不斷,為什麼有疑?智慧未開,「心猶未開」,心開意解疑問就斷掉。『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這一句正是說出自己疑情,意思是說,世尊既然說見性不動不滅、非舒非縮,乃至講到「見與見緣並所想像,元是菩提妙凈明體」,這個話也是說到究竟之處。照這樣講法,這個見精豈不就是妙覺性明嗎?為什麼忽然又說,真見見到妄見的時候,真見就不是妄見,經文裡頭就是「見見之時,見非是見」。這種疑問,實在講是阿難代我們提出來的,他是大菩薩示現,不是真不懂。既然講性是一,為什麼又說真說妄?有時候貶到一文不值,有時候讚歎到極處?阿難「重增迷悶」,實在也就是為了這個,好像顯示佛說法反覆無定。

好在是佛陀在世當時阿難尊者就提到這個話,為什麼?我們後來的這些學者們,一涉及佛經,大概十之八、九都有這個共同的看法,佛說話沒有一定,一會兒這麼說、一會兒那麼說,同樣一個問題,一會兒說是、一會兒不是,叫我們無所適從。所以諸位讀經為什麼要有人指導?沒有人指導,你要是碰到這個情形怎麼辦?這是佛法的難處。我們看到許多世間那些大學教授看到佛經,看了幾部經之後,那個批評就跟阿難在此地是一樣的見解。所以佛法要一門深入,一部經是一條道路,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另外一部經是另一條路子,另一種修行的方法。有些地方是一樣,有些地方不一樣,有沒有錯?沒錯,所謂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他能夠到達目的地,這個路就是正路,正確的路。所以你是一條路走,你能走得到,你要好奇,這個路也探探、那個路也探探,路太多了,八萬四千法門,你要是那樣一轉轉到裡面去,你連方向都失掉,入了迷宮,永遠也走不出來。這就是佛法必須要有善知識指導,總而言之一句話,那個路愈單純效果愈快。佛說一切經是為一切眾生說的,不是為他自己說。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佛是隨著眾生的根性給他指點迷津,因此才有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萬萬不能夠迷惑。我們修學也得要學一個路子,在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就將世尊一代時教分門別類,建立大小乘十個宗派,這就是把無量的法門理出一個頭緒、理出一個綱領出來,我們抓住大綱、把握著方向這才能談得上成就。

如果要想更快,不想走迂迴的路子,那要在一切無論是行門、解門都得注意一門深入,這是學佛的捷徑。在中國許多大德都給我們留下非常好的榜樣,我們看看人家怎麼成就的,再回來想想自己,我們自己現在是什麼樣的態度來修學、什麼樣方式來修學,我們的成就為什麼比不上別人?總得要把自己的病源找到,然後對症下藥,才能夠真正的救度自己,然後我們的功夫才能得力。就是說念佛,這一句佛號才念得有力量、念得得力,不是空口滑過,句句佛號都得力。前面既然說得這麼多,阿難又何嘗不曉得見性不屬因緣也不屬自然,因為因緣生、自然生前面佛都駁斥了,可是現在還有一點疑惑沒斷,是和合還是不和合的?這是迷悶,阿難說出他心中的迷悶。而在末後這一段,又聽到「見見非見」,這一下迷得更深,不曉得佛說法的宗旨、意思之所在,所以說迷悶益增。

從理上說寂而常照,所以才能夠照了見精是妄,這種境界就是我們平常講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是這個境界。功夫的最初方便,在般若裡面講的就是運用觀照般若,我們讀經就是依文字般若,離開經我們講依方便般若,六塵皆是方便般若。從六塵境界裡面要能提得起觀照,像《心經》裡面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要曉得,這句話就是轉八識成四智。五蘊裡面的識就是八識,照見五蘊皆空就包括照破阿賴耶識。這一個空,空不是無,五蘊皆空的空是性空、是真空,這個空不當作無講,不是說空空的什麼都沒有叫做空,那就大錯特錯。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是空有不二的空,這個空字是很難懂,這個空是講的法性。《心經》後面所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全都是講性空。如果不懂得性空的道理,你念《心經》當然起疑惑,若不起疑惑,那就誤解了。

憑他的心寂靜,他的心很定、心很靜,所以一聽就能開悟,悟是什麼?悟就是照了。他聽別人念經,這一聽,他就能依文字起觀照,入實相,這就大徹大悟。我們今天提不起功夫來,是我們的心不寂、不靜,我們讀「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雖然口裡面念這兩句,心裡不是這個境界。因此對佛所講的「見見之時,見非是見」,這個意思、境界我們都很難體會。「見見之時」是講什麼?是講妙覺性見到阿賴耶見分的時候,阿賴耶的見分尚且不是妙覺性,見非是見。我們想想這是什麼境界?我們沒有法子體會,這是事實。過去天台家也說,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到三觀圓融的時候,對於這兩句經文都不容易理解。三觀圓融是一心三觀,這是講天台家的功夫,對這兩句話才能有一點領悟。

在此地阿難問意當中顯示出,他對於見精之義雖然能夠領會,但是並不徹底,所以聽佛這麼一說,又加了一層迷惑。實在講愈說意思愈深,愈說意思愈精,換句話說,阿難是愈不容易體會。可是我們想想佛在前面最初跟我們指出,見性是心不是眼,這已經是很清楚很明確的給我們指出見相兩分所依的體性。經里有種種比喻,譬如講佛以眼見燈、燈照境界,反覆的比例告訴我們,能見的是眼不是燈,燈能顯色,能見的是眼不是燈;更進一步,眼能顯色,能見的是心不是眼。從這些地方都是顯示,於隨緣之中指出不變的見性。《楞嚴》的好處,每一科、每一段都有悟入的機緣,這是它的好處;換句話說,從頭到尾時時提醒我們、時時指點我們,教我們悟入妙覺明性。前面錯過了,後面還有這些提示,一部經念完了還沒有開悟不要緊,回過頭再來。古德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只要我們有恆心、有毅力,決定不退轉,一定有開悟的一天。

話說到這個地方,又不得不啰嗦幾句,如果我們心裡存著一個開悟的念頭,這個念頭很麻煩,障礙我們開悟。不要念了幾天,「怎麼我還沒有開悟?」念了幾年,「不行,這個經文念了一千遍還沒有開悟?」這個搞法就永遠都不得開悟。什麼時候能開悟?像六祖大師所說的,你的心到本來無一物的時候就開悟了。

下面這一段文是啟請的話,『伏願弘慈』,弘慈是大慈大悲,求佛發大慈悲心。『施大慧目』,施就是布施,給我們開示、給我們開導,這是講法布施,為我們開導。「大慧目」,在佛的五眼當中叫慧眼,慧眼觀空也就是妙覺智,二乘、權教、凡夫由於迷妙覺智而成見精,這是求佛布施我們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凈』,覺心明凈就是前面所講的妙覺性,覺心明凈,覺心是真心,覺則不迷,明是光明,一切明了,我們講它叫般若智慧。凈是從體上講的,清凈,一塵不染,這是覺心,這是一般所謂理智一如的境界。我們讀《壇經》,六祖跟我們開示的實在是再精純不過了,六祖給我們講佛法是不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什麼?就是此地講的覺心。二就不覺,不二就是覺;二則不明,不二就明;二則不凈,不二才是真凈,所以佛法稱為不二法門。我們幾時能入不二法門?不二法門就是一真法界,不二法門就是一心不亂,不二法門就是萬法一如、性相不二;換句話說,只要有個二就有一,就不明、就不凈。

阿難在此,尚且還以為萬法是不是和合的還是不和合?動了這一念,覺心就迷了,不明不凈。覺心所見這些因緣、自然、和合、不和合,乃至佛法、世間法,無非戲論而已。所以佛說得乾淨俐落,佛跟我們講,「佛無有定法可說,無有法可說」,說穿了,佛所說的一切法無非黃葉止啼而已,這都是佛自己說的。所以叫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所說的一切法都不可以分別、不可以執著,不分別、不執著才有悟處。於佛法分別執著就錯了,因為佛法不是叫我們分別執著的,為什麼?它叫我們舍識用根,轉識成智。智是無分別、無執著的,識才是分別執著,我們在一切法,在佛法裡面起分別執著也錯了;換句話說,對於佛法都不分別、不執著,何況其他的一切法!要這樣子才能夠突破阿賴耶識,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從此擺脫戲論,這才是佛菩薩的教學。

『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阿難示現一個非常好學的凡夫,是真正有心向上好學,可是怎麼樣?不得其門而入。雖然佛慈悲教誨,可惜的是當面錯過沒能悟入,病根就是疑情不斷,妄念未除,這也是眾生的通病,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使然。我們看阿難在此地這種悲痛的態度、神情,能夠看到他求道的心切。「承受聖旨」,承是秉承,受是接受,預備接受大聖世尊給我們發明這個宗旨。這一段是阿難啟請的話,我們對啟請的意思一定要明了,然後再看世尊給他的開示答覆,我們才能在這一問一答當中得到受用。



  • 凈空法師言:

念佛用功法要——

我過去曾經跟諸位講過一個比喻,以前也常到我們法會來聽經的張齡老居士,這是個老佛教徒,他的資格深,他皈依過虛雲老和尚,也親近過印光老法師,民國初年的這些大德他都見過。他看到經上說往生咒念三十萬遍就可以見到阿彌陀佛,他就在家裡念了三十萬遍,念完之後跟我說,還是沒有見到,是不是經咒不靈?不是的,他的妄念沒有除掉。那個三十萬遍的往生咒,目的是去妄念的,心裡一有妄念,這個咒立刻提起來把妄念壓下去,是叫你心清凈。而他念這個三十萬遍的時候是增長妄念,你看我又多念幾遍了,今天我又多念幾遍,我快見佛了。他三十萬遍念完,阿彌陀佛怎麼還沒見到?他這個往生咒沒有斷妄念,所以不見效果。

念佛的法子,平素也告訴過諸位,這個佛號怎麼才能得力?在日用平常之中妄念一起來,就一句阿彌陀佛把妄念壓下去,一直壓到妄念不生,這個時候一心就現前,功夫才成就。我們的大病就是妄念,阿彌陀佛這個佛號就是對治妄念很有效的藥方,病一起來,趕緊就吃藥。絕不是增長妄念,增長妄念那就錯了,等於說你的病害得那麼重,葯下下去了,一點用都沒有;不但這個葯下下去是不能治病,反而是長了病、增加了病,這不是葯不靈,是你運用得不得法。執持佛號是這麼一個持法,持咒、誦經統統是這一個宗旨,沒有第二宗旨。


  • 前文總結——

前面「十番顯見」,到最後說到真見,真見就是大佛頂相,無見之見,也就是首楞嚴三昧的真實理體,所謂「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從初卷釋迦牟尼佛問阿難尊者說:汝見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這個經文大家應該都記得很熟悉。阿難尊者的答覆是用眼見,心生愛樂。這樣答覆,我們乍聽起來是聽不出什麼毛病,經過世尊與阿難尊者反覆的辨別,我們才曉得這個見並不簡單。大致凡夫總是誤認眼根有見的能力,這個誤會就很大;而把意識心當作能夠愛好的,這兩種見解全都錯了,這就是佛法當中所謂眾生知見。佛在楞嚴會上顯示出大慈大悲,我們看他所用的教學方法真正是善巧極了,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留意。

世尊首先破除第六意識心無有處所,從這一段就是「七番破處」,舊注稱為「七處征心」,這一段經文也很長。讀了以後就應該要覺悟,如果妄心果然有個處所,它就不妄,我們把它當作心是講得過去的;妄心處所找不到,換句話說,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如果有這個東西,它一定有個所在,譬如我們找個人,那人確實存在,他一定有住的地方,縱然他躲躲藏藏,他也有個藏的處所。為什麼?他實實在在有。妄心既然在內也找不到、外也找不到、中間也找不到,有也不是、無也不是,可見得它徹底虛妄。要是個聰明伶俐漢,在七番破處的時候就恍然大悟了。阿難示現同一個業障深重的凡夫,佛以這種巧妙的手法來指點,他並沒有開悟,這都是示現的沒開悟。於是世尊接著再破除識心沒有自體,最後給他說出來這個不是真心,所謂「此非汝心」。

阿難是代表我們所有的大眾,沒有開悟、沒有見性的大眾,佛對阿難說這不是你的真心,換句話說,就是對我們說的。我們一天到晚用思惟想像,認為這是心,楞嚴會上直截了當告訴我們,這不是心,我們能思惟、能推想、能想像的不是心。可是哪個人不是執著意識為自己的心?不但執著,而且是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就這麼執著,哪裡曉得這種執著是生死輪迴的根本,確實知道這個事情的人不多。佛這一句話說出來之後,當時在會的大眾,沒有開悟的這些學人都吃了一驚,心裏面都生起恐怖,佛說這不是心,不是心那我們都變成無心。於是再追究根源,佛給我們詳加說明,舉出世界微塵詰其根元各有體性,何況性一切心而自無體?妄心破除之後,指示我們真心的所在。雖然有種種指示,如果我們要不能夠認取,那還是沒用處。佛陀教學的目的,無非是叫我們舍一向誤認緣影的妄心,叫我們取廣大涅槃的妙心,這是真心,所以才有寂常心性之問。

這是展開「十番顯見」這一大長科的經文,在這一大科裡面真是善巧至極。佛指出「如是見性,是心非眼」,這正顯示出見性是心,從反面也暗示出我們一般凡夫所有的執著不是心。這一點要特別記住,真心裏面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分別心、執著心不是真心,不是我們自己的本來心,這一點對我們修學來說有很大的關係。我們也是無量劫來就學佛,絕不是這一生這一世,我們有深厚的善根,為什麼沒有學得成功?我們要是追究其根源,同樣的也是錯用了心,把妄心當作真心,雖有真心不曉得運用真心,這是無量劫來自己耽誤了自己。妄心與真心有些什麼樣的差別?佛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把真心跟妄心做了十番比較,讓我們自己辨明真妄的差別。真心是不動的,妄心是動的;真心是不變的,妄心是常常變的;真心是不會失去的,不生不滅,妄心是生滅的;真心無還,妄心各有所還。從十番開示裡面,我們應當能夠體會到佛陀的苦心,俗話所謂是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

見性還是帶妄之真,尚且不是純真之心,比起妙覺性還要隔一層。為什麼?「十番顯見」這個見性還是業識所變,我們在唯識裡面講是阿賴耶的見分,帶妄之真。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所謂「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這雖然不是純真,但是接近真實,譬如第二月。到最後還必須把業識破除,然後這個見性才是真正的妙覺性。所以佛在經文裡面給我們舉出別業妄見、同分妄見,告訴我們這兩種生死的根本都是由於業識,而業識正是迷悟的關鍵,悟了這叫佛菩薩,迷了就叫凡夫,凡聖都離不開它。但是我們要曉得,這與意識不相關,所以我們要是用意識,沒有辦法破這一關。你看看就在楞嚴會上所講的,二乘聖者他們用的意識心,真正是歷盡千辛萬苦,天上人間七番生死,縱然是斷了見思超越三界,業識並沒有破。我們一般講無明,業識就是無明,無明沒破,因此真性、法身、般若都不能現前。

這是世尊在楞嚴會上一再的開導我們要舍識用根,舍識就是舍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用根用什麼?用第六識轉變的妙觀察智,第七識所轉變成的平等性智。我們能在一切萬法裡面,觀聽離開分別就是用根,觀聽離開執著就是用根;換句話說,真正講修行就是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少分別、少執著。現在叫我們一下不分別、不執著,我們還做不到,你要是做到就成佛作祖,現在做不到。那個做到叫頓超。我們現在是頓超超不了,慢慢來,漸修,漸修的方法就是少用分別心、少執著。拿我們世俗的話來講,少感情用事,多用理智去觀察,這是我們世間人這麼個說法。實際上這裡頭還不幹凈,為什麼?理智的觀察它也有分別、也有執著,但是比感情用事那是要輕得多了。在學佛的人來說,先做這一步功夫,逐漸的把我們境界向上提升,而到「見見非見」,這在顯見裡面來講可以說登峰造極。從此以後,這還不能終止,還得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直到自己悟入這個境界,才算得上是一種成就。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附註:

依據文獻資料——

1??、交光大師《楞嚴經正脈科會》

2??、圓瑛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3??、凈空法師《楞嚴經正脈科會》講座

「心猶未開,重增迷悶」——《楞嚴經》參習(16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我等今日於世尊前發弘誓願」——《志樂經》學記(11)
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楞嚴經》參習(159)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