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辦發文,職稱制度將進行改革!
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使人才真正回歸學術……
作者丨大鵬
來源 | 醫學界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提出多項具體舉措,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意見從進一步優化科研項目評審管理機制、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完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加強監督評估和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加強組織實施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等五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明確提出,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使人才真正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把學科領域活躍度和影響力、成果轉化效益等作為重要評價指標。
「醫學界」注意到,前不久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也在講話中明確表示,要改變唯論文取材的做法。
習近平強調,要完善科技獎勵制度,讓優秀科技創新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各類人才創新活力。要通過改革,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資金數量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
誠然,論文、學歷等作為職稱評審制度的一環,在醫療衛生領域尤其注重。
據了解,我國醫生職稱一般有四個等級,分別是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職稱與醫生的工資水平、福利待遇掛鉤。每晉陞一級,醫生就必須通過相應的英語考試以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
而在當前,醫務人員評定職稱時,主要的兩個難點就是發表論文和撰寫專題報告。對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的一線醫生來說,想要把臨床手術技能和英語、論文同時兼顧,難度不小。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大部分的職稱評定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尤其是高級職稱的評委會基本是由政府主管部門組織成立的評委會。人才職稱的評定最終只能通過論文得以反映,久而久之形成了唯論文、唯資歷的現象,而這也間接催生了學術造假、花錢發論文等不正之風。
去年4月份,經多家媒體披露,國際知名期刊《腫瘤生物學》,突然撤銷了107篇論文。這些論文全部來自中國學者之手,而且,作者單位都是如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響噹噹的單位,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
對此,一位醫療顧問指出,醫生需要評職稱,需要晉陞,那就需要論文,而且還需要世界頂尖雜誌的論文。這種扭曲的考核制度,也迫使一些人為了利益,各種不擇手段。
一位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告訴「醫學界」,他本人職稱評審的時候,需要兩篇論文和兩篇專題報告,雖然是博士學歷,但還是花了兩年時間才準備好。而且,論文是要求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來寫,要求發布在省級期刊以上,但在省級和國家級期刊上面發文章很困難。而且即使發了,自己也要承擔一筆費用。這對於整日忙於手術的年輕醫生而言,時間和精力都是問題。
對此,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表示,要改變片面將論文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得到了場上1300多名院士的響應。而此前人社部也表示,要改變「唯論文」的現狀,須完善醫生職稱評價標準。
我們知道,現行的公立醫院醫師職稱評審中,縣級及以下醫療衛生單位衛技人員參加由市衛生計生委局組建的市高評委評審,評審通過的,由各市發文發證;省、市醫療衛生單位衛技人員參加由省衛生計生委組建的省高評委評審。既然是由衛生部門組織實施的,難免帶有行政化色彩。
有鑒於此,國辦於2017年印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推動高校、醫院、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業單位按照管理許可權自主開展職稱評審。隨後,山西、浙江、遼寧、天津等地紛紛落地,推動職稱評審改革,將醫務人員的職稱評審下放到了醫院。
前不久,浙江省又印發了《關於全面下放衛生高級職稱評聘許可權推進醫療衛生單位自主評聘改革的通知》,從7月18日起,浙江省將全面下放衛生高級職稱評聘許可權,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自主評聘改革。這是浙江職稱改革又一重大舉措,直接影響30多萬衛生專業技術人才。
對此,浙江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胡智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醫療衛生行業的人才比較集中,科研和技術含量較高。醫院有了評定職稱的自主權,將更有利於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隊。
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強告訴「醫學界」,醫院評審是對醫院質量的把控和監督,其他國家的醫院評審,都是由第三方進行的,只有中國是政府評審。現在醫院實行自主評審,在節約政府運行成本的同時,也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變。
- 完 -
點個贊再走
※2018年6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痛了20年,失去生育能力,因為一連串誤診……
TAG:醫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