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為何進位漢中王而不是漢王?有三大原因

劉備為何進位漢中王而不是漢王?有三大原因

三國時的漢中其實也叫東川,原本和西川一起都是屬於益州的,在東漢末劉焉統治益州的時候,東川和西川是一起的,當時駐守東川的是張魯,劉焉之子劉璋統治時和張魯鬧翻,於是張魯割據東川(漢中)自立。張魯自立給了劉備機會,劉璋怕受到張魯和曹操的夾擊於是邀請劉備入川防備張魯,卻被劉備把西川也奪了去。

劉備既然拿下西川,下一步肯定是想要把東川也納入囊中,卻被曹操搶先一步: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西征漢中,張魯投降。但是漢中對劉備來說實在是太過重要,有曹操大軍虎視一旁,劉備寢食難安,於是在217年劉備主動進攻下辯,下辯之戰拉開了漢中之戰的序幕,經過兩年的艱苦作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5月劉備終於把對他至關重要的漢中從曹操手中搶了過來,自此東川和西川又重新合二為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7月,在拿下漢中2個月後,劉備在法正諸葛亮等人的勸說和擁立下自立為漢中王。問題是,劉備既然已經稱王為何進位的是漢中王而不是象徵意味更為強烈的漢王?其實這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三點。

第一,雖然說漢室不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成為曹操手中的傀儡,但是漢室當時畢竟還是天下的共主,曹操雖然不把漢室放在眼裡,但並沒有行大逆不道之事,包括孫權在內大家表面上還都是大漢臣子。漢中王和漢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漢中只是一個郡,漢中王也就只能局限於蜀地;如果是稱漢王的話,那後果就太嚴重了,擺明了劉備想取漢室而代之(雖然他心裡可能是這麼想的),劉備一直打的就是匡扶漢室的旗號,這樣一來對劉備名聲打擊太大,不要說曹操,估計孫權都得發個聲明來譴責他。以劉備的精明和隱忍,他怎麼可能會做出這種不智的舉動!

第二,歷史上第一個稱漢中王的不是劉備,而恰恰是大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劉邦先項羽一步平定關中惹得項羽大怒,但在鴻門宴時劉邦有驚無險最後化險為夷;項羽自任西楚霸王后出於對劉邦的忌憚封劉邦為漢中王,把他分到了當時落後和交通不便的巴蜀和漢中一帶。其後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率軍東出與項羽爭雄,歷經四年終於擊敗項羽建立了大漢帝國。

劉備自稱是漢室後裔,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他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並自任漢中王,未嘗沒有希望自己能和先祖劉邦一樣,以漢中王之位最後席捲全國奪得天下。漢中王的背後其實隱藏不住的也是劉備的野心。

第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進爵為魏王,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217年更進一步,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雖然曹操沒有纂位,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曹魏取代漢室是遲早的事,也因此劉備一直和曹操勢不兩立,稱其為亂臣賊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劉備自稱漢王,以漢王對魏王,其實和曹操也沒啥區別和兩樣,劉備不稱漢王,更能凸顯曹操」漢賊「的不義以及反襯出自己站在道義和正義的一面。

所以劉備只稱漢中王而不稱漢王其實是綜合考慮了多方面因素,深思熟慮之後才作出的決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白馬之戰關羽一刀秒殺顏良之前,為何要倒提青龍刀?有三大原因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