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領域人才需求將達到85萬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整個行業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總量不足2萬人。]
傳統車企培育的多是傳統人才,但新的產業變革需要的是更多跨界的人才,以及在智能化互聯網等前瞻領域的高精尖人才。
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領域人才需求將達到85萬,缺口尚有68萬;在智能網聯方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整個行業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總量不足2萬人。此外,包括機器學習、無人駕駛、數據科學家和軟體開發類人才,都是中國車企急需的人才。不過這些人從哪裡來?
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將眼光瞄準了海外,尤其是矽谷。基於領英平台的自動駕駛汽車人才大數據顯示,在自動駕駛等前瞻技術領域,中國的自動駕駛人才中,擁有5~15年工作經驗的人才佔比最高,達64%(5~9年:32%;10~15年:32%),但在美國,擁有16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才才是行業的主力軍,占人才總數的41%。
「海外搶人」成為車企應對人才不足的重要解決方案。就在6月初,廣汽就組織了一次由廣汽集團副總經理陳漢君帶隊,下屬廣汽研究院、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在內的多家企業參與的海外招聘,從德國斯圖加特出發,接下來將到巴黎和北美進行招聘。提供的超過100個高端崗位中,多為新能源、智能網聯、大數據等專業。
「去年我們攜手一汽在美國底特律組織了海外汽車人才招聘專場,2018年開始,我們已經幫助小鵬汽車、拜騰、滴滴出行、戴姆勒和福特等多家企業在矽谷招聘資深的華人技術人才,特別是擁有AI及無人駕駛技術背景的。」領英中國商業化負責人於志偉告訴記者,自領英中國在2016年初推出「海外徵才解決方案」開始到目前,一大趨勢是車企海外招聘的需求和頻率在提升。
不過,出海尋人是一項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工作。「頂尖人才的爭奪很激烈,不僅僅是企業之間的,也是跨行業、跨地域的,而頂尖人才自身面臨的選擇和誘惑也很多,中國企業要和全球最優秀的企業爭奪人才,無異於『虎口拔牙』。」於志偉認為。
另外,由於缺乏對海外人才供需現狀的基本了解,很多企業在制定招聘策略時,往往是從自身需要出發,盲目制定一個招聘的方向和選人標準。但事實上,頂尖的人才不一定適合企業的業務需求,所以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海外人才很重要,這樣需要企業前期對於招聘的目的地選擇,對於所需人才的經驗背景、資歷和技能的要求有更清晰的規劃。
他談到,對於車企來說,找到人才,發出offer其實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企業需要讓這些來自不同地域、文化和行業背景的人才融合到組織架構中發揮作用。事實上,比如:不同的文化和環境,會造成海外人才和中國企業僱主之間的一些鴻溝,對彼此的期待值缺乏真實全面的了解。這會導致企業職位與人才實際能力不匹配,影響海外人才的實際留存率,也很難讓海外人才和企業產生真正的化學反應。
一位在紐約工作10年後回國加入創業公司的海歸就曾表示,在美國很多企業都會把大量精力放在人才的留存和授權上。而中國很多企業是上來給你許一個比較大的餅,先把人招來再說。「這對公司和對候選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事情,你要想清楚可以給他什麼樣的職位,什麼樣的授權,要他做什麼,而不僅僅要他這個人。」畢竟,對於這些海歸來說,他們也不喜歡因此頻繁跳槽被貼上「不靠譜」的標籤,或者是變成「海剩」和「海待」。
(第一財經日報)
TAG: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