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這段母女對話看哭無數人

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這段母女對話看哭無數人

最近被一檔節目圈粉了,是湖南衛視播出的《少年說》。這檔節目被稱為「中國版的屋頂告白」。

還記得去年播出的日本中小學生告白節目《屋頂告白大會》,日本小朋友站在屋頂上各種表白身邊的小仙女,感動了無數觀眾。

「中國版的屋頂告白」去了全國十二所中小學校,在學校裡面設立勇氣台,讓有傾訴需求的學生們走上勇氣台,向著現場的學生和傾訴對象說出他們的心裡話,喊出他們的心聲。

與日本版的告白不同,中國版的少年的傾訴對象大多是父母。

比如,第一集中,第一個站上勇氣台的大男孩,站在勇氣台上對他媽媽喊:「再也不想吃蘋果和雞蛋了!」

他說,讀小學的時候媽媽要求他每天吃一個蘋果,已經吃了2000多個了。上初中又要求每天吃一個雞蛋,已經吃了500多個了。

不過,媽媽覺得自己兒子那麼帥就是因為天天吃蘋果和雞蛋

但是媽媽很輕鬆答應了孩子的要求,媽媽說以前要求他吃,因為需要長身體,現在長大了,不想吃就不吃。

而這位萌萌的小學生,小小年紀報了12個補習班,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他都在奔走於各大補習班中。

對此,媽媽的回復是,「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你有更多的快樂。」

好吧,有一種快樂,叫媽媽覺得你快樂!

下面這個女生璟頤的傾訴則讓人心疼。

女生在勇氣台上大喊:「有一個人他十項全能,他什麼都好,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會給我這麼大的壓力!因為我媽媽在對比!」

原來她的媽媽總是拿自己和別人對比。而她最常被拿來比較的對象是她的學霸閨蜜。

她媽媽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你看你學習成績那麼差,怎麼會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

她想要跟媽媽說:「媽媽,孩子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呢?

媽媽回應說她覺得自己的孩子很棒,但是:「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你要做到事半功倍。」

媽媽覺得自己是比較客觀的,她覺得孩子的性格需要受點打擊,否則就可能會飄。

女兒和媽媽說激將法打擊教育不適合她。

「你老是這麼打擊我,我就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差。但是你們從來沒有改過,每次考試成績一出來,你們都先說我差的。」

女孩請求媽媽:"你以後可不可以不要在考試的時候說別人比我強的事情了。"

不過媽媽沒有理解到她的需求,依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解釋:「我認為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是要拍一下。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推你一把。我看到你閃光點了,同時有些東西,你也一定要去改,去實踐。不是說我只肯定你,你就有效果的......」

女兒難過地說:「我知道別人很厲害,可是為什麼我一直在努力,你就從來沒有看到過呢?

其實女兒不想聽那麼多理由,她知道媽媽說的都有道理,但她就是不喜歡這種教育方式,但媽媽不懂。女兒希望媽媽能看到她的努力。

後來,媽媽在主持人的引導下,柔和了一些,誇了女兒的優點。

女兒聽完後說,媽媽每次誇我就只有這幾個。

接著,她的好閨蜜也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霸也上台了。

在外人眼中,她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在媽媽眼中,她什麼也不是,因為她體育比其他同學差,所以媽媽覺得她不行,也會在她面前,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女學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己。

女學霸演講時,鏡頭掃到璟頤媽媽,媽媽一臉欣賞的表情。

女兒平時的失落可想而知。

讓人感動的是台下這幕,學霸閨蜜很真誠地誇獎了自己的朋友:「你是我們女孩子裡面最善良大膽,是無可替代的。」

一誇完,小姑娘就被感動到了。可見真正的理解和鼓勵有多重要。

幾期節目看下來,有著同樣煩惱的孩子,不止璟頤和她的學霸閨蜜兩個。

成績下降了就嘮叨,自己好不容易把成績搞上去,可父母看不到也聽不到。

或者是因為自己成績差,就沒資格出去玩。

而下面這個女生熱愛跳舞,堅持練了7年多,也過了12級,只是成績下滑,她熱愛的跳舞就被媽媽停掉了。

她哭著說自己感到特別迷茫,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不知道是否還要繼續堅持自己的拉丁夢。

聽完了女兒的哭訴後,媽媽在底下喊說會考慮。但孩子沒有安全感,擔心媽媽回家以後反悔。

媽媽表示不會反悔,但必須要有條件:要學習進全校前100名才會兌現承諾

孩子在台上結巴半天最後才喊到:這麼高的要求,我做不到!!

媽媽嘴上說著,「你努力就好,我會看到你的努力的。」但是當女兒提出把目標降到200名時。媽媽又精明地說:不行,至少150!母女倆就直接在檯子上砍起了價……

節目里還有很多學生,在勇氣台上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有的孩子站在勇氣台上問媽媽:你是不是不那麼愛我了,為什麼接我的電話都這麼冷漠?

有的學生上來喊話:你們大人從不兌現承諾,說過話根本不算話。

……

大人們總是以為小孩子年紀小,少不更事,沒什麼煩惱,其實,他們的煩惱不比成年人少。

看了前幾期節目,你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煩惱與心事,也有不能言說的秘密,他們的很多想要傾訴的對象都是父母,反映的問題主要還是親子關係。但細究節目中反映出來的各式親子問題,歸根究底,都是大人沒把孩子視作平等的個體去尊重、去愛護。

更讓人扎心的是,好多網友說:最悲涼的事情應該是,無數人在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文/60分媽媽月華

看完這段視頻,我的心裡覺得特別難受,我特別痛恨那個媽媽的態度,因為小時候,我也是被我媽不停地拿來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從有意識開始,「別人家的孩子」 一直是我學習的對象。小時候,她比我聽話,吃飯比我快,睡覺比我好,上學後,她寫字比我工整,上課比我認真,畫畫比我漂亮,得到老師的誇獎比我多,成績比我優秀……在不同的地方,人生的不同階段,在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都有這樣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存在。

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深深地成為我的一部分,即使讀大學後離開了爸媽,但也會自己給自己設定一個「別人的孩子」。

尤其每到一個新地方,認識新的朋友時,第一感覺一定是我好糟糕,好差勁,媽媽曾經說的「你這麼糟糕,別人怎麼願意跟你交朋友?」自然而然地變成我內心的聲音:「我這麼糟糕,這麼笨、這麼差勁,不配與這些比優秀那麼多的人做朋友,我沒資格。」

雖然在不斷的自我成長中,這樣的感受已經好了很多,但是偶爾在陌生的場合,這樣的感覺依然會不時浮現出來。

不止我,每一個被媽媽這樣拿著比較的孩子都會有這種留在骨子深處的自卑。

前段時間,一個媽媽讓我跟她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兒聊一聊,說女兒成績不好,又特別不自信,希望我跟她談談,讓女兒變得自信一點。

當時我就覺得很奇怪。她女兒我見過,皮膚白皙,長得很漂亮,屬於在人群中會不自覺被矚目的類型,能歌善舞,樂器玩得很轉,領導能力也很強,善於溝通,從小到大,一直是班幹部,學習成績雖然不是最拔尖的,但也不算差,這樣的女孩子,怎麼會不自信呢?

直到我與小女孩聊過,才知道問題出在哪。小女孩也是經常被媽媽拉著與「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我誇她漂亮時,女孩眼中閃現的不是青春期女孩對自己外貌被誇讚的開心,而是厭惡,她不耐煩地說:「漂亮有什麼用?漂亮又不能當飯吃?」

我故意反駁:「誰說漂亮不能當飯吃,很多女人靠漂亮就可以過得很滋潤啊?」

她卻迅速懟回來:「她們那是不要臉,如果只靠本事,她們可能過得滋潤嗎?」

聽女孩的話,我就已經大致知道問題在哪裡了。果然,當我再問媽媽是不是經常對女兒說「漂亮沒有用」之類的話時,媽媽說因為女兒長得漂亮,從小就被各種誇獎,她擔心女兒被誇得太多迷失了自己,所以各種打壓。

尤其青春期後,每次女兒開始注意打扮的時候,她就會大肆批評挖苦。讀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女兒買了一條花裙子,當她在家興奮地試穿時,媽媽回來了,大怒,說:「這個裙子哪是適合你穿的?難怪你現在成績越來越差了,原來整天都惦記著穿衣打扮。你天天想著買衣服,買衣服能讓你考上好大學?你怎麼就不能像XX姐姐那樣一心撲在學習上呢?看看她,走在哪裡都在背單詞,做夢都在解題,你呢?做夢都在想著買衣服吧?你以為靠臉就有飯吃,那是不要臉!」

盛怒之下,媽媽直接拿出了剪刀把花裙子剪破了。自此以後,女兒每次被誇漂亮,就會有深深的厭惡感。


不止在外貌上,其他方面也是一樣,不管女兒的表現多優秀,媽媽都覺得沒有用,成績不好,學習不努力就是硬傷,媽媽會利用這一點打擊孩子所有的優點,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很多家長,都是與這位媽媽一樣,不管孩子的優點有多少,她們都覺得不夠好,尤其當孩子成績不好時,其他方面再優秀都沒有用。家長一定會利用成績不好這個缺點,狠狠批評。家長都是覺得我這麼打擊你是為你好,防止你太驕傲。只是他們不知道,父母的否定和批評,會讓孩子打心眼裡不自信。

更可怕的是,時間長了,孩子會在彼此的互動模式中建立:我不配擁有成功,不配被父母欣賞和肯定的意識。

我的一位朋友,每次她被別人誇張的時候,她都覺得直冒冷汗,感到害怕,不舒服。最奇怪的是,她能力很突出,有時候她工作成績也會突出一下,但更多的是,她拼勁全力,卻成績不佳。

我們曾深入的聊過,朋友回憶起小時候,她父母很少誇獎她,大多數時候父母肯定、欣賞、誇獎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對她基本都是否定、不滿和打擊。朋友說自己不管怎麼努力都很少能得到父母的誇獎和讚揚。

朋友說有一次期末考試,她拼盡全力,考了98分,這是她考得最好的一次,她滿心歡喜的拿著成績單回家,滿以為會得到父母的誇獎。誰知道,父母看了成績,卻撇撇嘴說:「你看你,怎麼還掉了兩分呢?如果你再努力一點,不就可以拿滿分了嗎?」

爸爸開家長會回來,對朋友的指責就更多了。爸爸回家就直搖頭,說:「你居然還得意,還以為自己考得好,你知道嗎?你們班這次XX考了100分,她平時成績跟你差不多,但是她足夠努力,足夠拼,就可以考滿分。虧你還得意,真不知道你有什麼資格開心!」

朋友的心裡就像潑了盆冰水一樣,透心涼,她失望到極點,這個失望有一部分是對父母的,她的內心很希望父母能夠看到自己,看到自己雖然沒有拿到滿分,但是有足夠努力,當她沒有得到期望的反應時,她就開始對父母失望,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依然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這份失望更多的是對自己的,她恨自己,為什麼這麼笨,這麼糟糕,為什麼拼勁全力,依然會把事情搞砸。這樣的模式不斷重複,朋友就認定自己不管多努力,都不可能被肯定。這也讓她更習慣被批評、否定和指責,雖然這樣的情緒會讓她覺得自己糟糕透頂,但是因為這是她熟悉的互動模式,被指責時反而會讓她覺得踏實。

相反,如果她做得很好,被肯定和表揚時,因為這是她成長中從來沒有從父母的對待方式中獲得的,這種感覺對她來說非常不熟悉,所以她會冷汗直冒,渾身不舒服,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被器重和表揚,她會盡各種努力,以最快的速度讓自己成績變差。

所以,父母為了防止孩子太飄而做的努力,不僅僅把孩子拉回來,還讓孩子深陷泥潭,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他會努力讓自己去追求失敗的結果,重複體驗這一直熟悉的互動模式。

不止如此,從小被父母誇「別人家孩子」長大的,在自己成為父母后,也會重複這種模式,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作對比,讓孩子去學習「別人家的孩子」。

我就是這樣,在教育仔仔的時候,我常常會不受控制地拿仔仔與別的孩子對比,有時候,我的意識已經告訴我不可以這麼說,不可以拿別人與仔仔比,但就是會莫名其妙地這麼去做,而且還理直氣壯,覺得我是為了讓你好才這麼說的!

每次當我冷靜下來,反省的時候,我都特別恨自己,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不受控制地變成曾經最痛恨的樣子。

直到有一次,我問仔爸為什麼可以控制住不拿仔仔與別的孩子對比,我們深入地聊起小時候父母的對待模式才發現,仔爸因為是獨生子女,他父母的親戚、同事的孩子沒有與他同齡的,父母工作也忙,沒有時間關注班級同學情況。仔爸小時候從來沒有被父母與別的孩子比較過,所以他也不習慣拿仔仔與別的孩子比。

而我,因為從小被比較,這是我最熟悉的模式,當遇到類似的場景時,我的大腦會很順利地去鏈接這種方式,所以我會不受控制地拿仔仔與別的孩子比較,尤其當我的情緒達到崩潰邊緣的時候。

雖然在不斷的自我提升中,我的內心強大很多,不再會頻繁地拿仔仔與別的孩子對比,但是曾經跟隨自己幾十年的熟悉模式,要全部消除,又哪會那麼容易呢?

如果你希望孩子發自內心的自信幽默,獨一無二,事業成功,那就努力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接納他的獨一無二,無可替代,去挖掘他的閃光點,看到他、欣賞他、肯定他、陪伴他,無條件地愛他讓孩子把自己的優勢、擅長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讓他成為他自己,這才是父母的責任。

拿別人家的孩子打壓自己的孩子,給孩子樹一個榜樣,不斷「誇別人的孩子」各種好,這除了會從骨子裡毀孩子,毀了親子關係,沒有其他任何幫助。

如果真的要比較,就拿孩子的今天與昨天去對比吧!


網友討論

節目播出後,家長的態度們也引發了網友的討論。讓我們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的吧:

@征征日上:

用別人家孩子和自己孩子比的時候,請父母想想,如果孩子拿別人的爸媽和你們比的時候,你是什麼心情。

@H66:

我從小就自信心不夠,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總是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優秀的,頭頂光環的。長大當了母親之後,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就要求孩子學習上要比別人更加努力,在生活上比其他小孩更加獨立。可孩子不是機器人,在面對高強度高壓力高期待值的環境下,怎麼可能受的了。而作為母親的我完全沒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如此的過激。後來導致孩子心理上有所扭曲。這就是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上非常的有挫敗感,挫敗於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讓孩子去承受。

意識到錯誤的我幸好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現在跟正常的小孩一樣,可以快樂的成長下去。

@發發:

我家孩子比較調皮搗蛋,無奈的我只能安排大量的學習作業給他(畢竟家長都望子成龍)導致他沒有太多的時間跟朋友一起出去玩耍,後來發現孩子的性格越來越暴躁,很少跟家裡人說話。還好有天找他溝通交流,才知道我佔用了他太多學習時間,導致現在性格的暴躁,我靜下心琢磨了一下,發現自己確實沒有做好父親該有的榜樣。這也讓我感到非常的「挫敗感」。

知錯能改,我決定每個周末帶孩子出去玩耍,該學習時間就好好學習,該玩耍就愉快玩耍,做個好爸爸。

@大魚心理諮詢工作室:

雖然節目中的父母表現各異,但他們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有許多共同點:

一是對孩子的情感忽視。父母喜歡給孩子講道理,定規矩,卻很少或者幾乎從來不關注孩子的情緒感受,和孩子缺乏情感上的連結;

二是把孩子當做一件作品,父母按照自己的標準塑造孩子,很少或從來不考慮孩子的個性、特點、需要;

三是對孩子缺乏真誠的認可。「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保持謙卑的傳統深入中國人的骨子裡。我覺得謙卑是一個很好的品質,真正謙卑的人也由內向外散發著自信和魅力。但是,「謙虛」就能使人進步嗎!?讓人進步的並不是謙虛。

那些無法關注孩子情緒感受的父母,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未被誰照顧過內心的感受,也不知道怎麼處理自己內心紛繁複雜衝突的體驗;那些按照某種標準塑造孩子的父母,也在自己的人生中有很多的遺憾,需要孩子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那些對孩子缺乏認可的父母,可能也從未被自己的父母真正地看到過。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文末寫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升學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