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億美金的資本脫軌:網約車平台們的生死大考

千億美金的資本脫軌:網約車平台們的生死大考

「拉完你這一單我就收車了,今天群裡面說有好多抓車的。」

滴滴司機程師傅對曲易飛說。

文章開頭的程師傅,是一個15年的老北漂,他搬過磚、扛過包、做了許多行業,遊走於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街角,15年,年過四旬的他最終擇了加入網約車大軍。

「以前工地幹活,現在歲數大了做不動,所以拉滴滴,時間比較自由。」

就在前不久,程師傅買了一輛二手凱美瑞專職跑滴滴,累計單數不夠所以滴滴還沒給他做專車升級,所以在筆者曲易飛坐他車的時候還是滴滴快車。

「我知道7月會有政策,但當時群裡面都說沒事的,所以尋思賭一把就買了;像現在開著空調,油錢一公里7毛多,這一單滴滴扣下去不怎麼賺錢,本來想拉夠訂單轉成專車,但如果以後都這麼嚴抓,我可能就要考慮其他營生了。」

看起來,賭一把的程師傅這次有點迷茫。

7月1日起,爭議頗多的《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干規定》開始實施,規定明確了對從事2次以上非法客運的人員可以暫扣駕駛證3到6個月;同時提高了對「黑巡遊車」的罰款額度,從5000到2萬,提高到1萬至5萬。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合規網約車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京人、京牌、以及網約車資格證。

在以往的規則中,雖然也對以上的三個條件有所要求,但是並沒有像這一次,得到嚴格的執行。

面對這樣的情況,首先面臨衝擊的,就是每天奔波在城區之間的外地籍網約車車主。

打車變難了

雖然程師傅有些迷茫。但他對未來還是看好。在他看來,北京本地的司機遠不夠,有關部門遲早會放開口繼續讓外地人做網約車。

事實上,程師傅對未來的判斷不無道理。

根據 新商業媒體」連線家「統計的一份調研數據,網約車司機中,擁有北京本地戶口的網約車司機僅佔15%,而同樣有本地戶籍要求的上海網約車車主中,本地戶籍的更是僅佔10%,如果政策嚴格落實,那麼很快網約車乘客們將面臨無車可打的局面。

而這樣的窘境在7月2號就已經立竿見影。

就在曲易飛下午準備從國貿打車回家的時候,向來秒接單的滴滴卻顯示,需要排隊等待。。。由於忍受不了等時,易飛同時打開了易到選單,幸運的是竟然有司機來搶。

相比於之前那位外地車主,這位易到的本地車主慕大姐則對此規則大力贊同。

慕大姐覺得,這樣的治理早就應該有:清理一些資質不達標的車,讓那些太破爛的車退出市場,規範一些也可以讓早晚高峰壓力減少很多。「

一直在老國企的她去年內退,雖然房子車子孩子都齊全,但總在家呆著不是個事, 休息期間做做網約車,補貼家用,賺個靈活錢。

「我開始的時候也拉滴滴,但後來發現滴滴的乘客什麼人都有素質有些差,逐漸都倦了,索性就改成拉了易到。身邊不少鄰居朋友也都跑個網約車,不圖別的,賺個買菜錢。」

許多人以為老北京們幾乎個個有房有工作,不會去干網約車這種」掉份兒「的活兒。

但事實上,大多數北京人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階層,同樣需要工作賺錢,或為生活所迫、或不願在家賦閑;而時間相對自由的網約車就成了他們的首選。

平台方:龍爭虎鬥的都成了韭菜

滴滴受損失最大

作為平台的一方,受此影響最大就是滴滴。想當年程維花大價錢在北京打下的江山,卻眼瞅著在政策的調整下運力損失大半,滴滴看在眼中,愁在心裡;雖然滴滴們一定在跟有關部門溝通以期解決問題,但從結果來看收效甚微。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短期解決不了運力下降的滴滴,再次啟用了前兩年全國瘋狂抓車時候的大招:「交罰款報銷」。

這相當於給所有的滴滴車主開了一張「免罪金牌」。

同時在滴滴的司機群中,不時的有消息提醒車隊隊員們,哪裡又有執法的,建議他們避開。

但與以往不同,這一次,滴滴企圖「雲抗法」的行為,卻被央視曝光了。

七月三日,央視二套《第一時間》等欄目就對此類亂象進行了報道。

雖然央視還是很給面子,沒有進行點名,但大家心裡都清楚,說的是誰。

只是,易飛有一個疑問,「罰款補貼」是一個平台多年前就曾執行的政策,一直沒被曝光,偏偏在7北京這個新政執行後被央視拉出來批鬥呢?

這其中的意味,或許值得深思。

首汽成了最終的收割俠

滴滴不好過,那麼其他的幾家必定更為艱難。

包括神州專車,易到等眾多打車軟體都活得很尷尬。

他們的司機同樣大多都為非京籍,至於網約車證,更是想都別想。

這些純市場運作起來的第三方打車軟體,在政策面前都紛紛成了綠油油的韭菜。

而收割他們的,是首汽。

作為根正苗紅的國企互聯網先鋒,首汽近年來在網約車出行方面也下了極大的心思。

首汽約車在於同行的競爭中不斷的適應和妥協,經營方式也從直營拓展到了到加盟;但北京的首汽始終沒有變的一點就對司機的招募要求,首汽曾有計程車業務,所以首汽約車的司機招募也延續了計程車時期的標準,招人只招收本地的司機。這樣看起來麻煩的規定終於有了回報

曲易飛4號出門特意叫了首汽約車,在和司機的攀談中他明顯覺得這幾天單子是有所增多,但還沒有達到忙不過來的狀態。

用王師傅的話說,好日子來了。

穹頂之下,滴滴們成王敗寇的生死大考

中國的網約車早已過了增量期,回顧近六年的網約車市場,在經歷了14年高爆發階段後,一直持續下滑階段,網約車平台們的天花板即將顯現。包括滴滴,易到在內的幾家平台也急迫的需要給投資人一個答卷。

這裡面最著急的當屬滴滴。

作為一個估值600億美金的龐然大物,其融資也超過了200億美元。融資燒市場補出一個巨無霸,但卻在臨門一腳籌備上市的前夕遭遇這樣的政策斷腕,滴滴的管理層心情可想而知,所以如前文所提滴滴為旗下司機的罰款買單也不足為奇。

因為對於滴滴而言,與罰款相比,更重要的是在上市前夕保持市場的寡頭地位和交易量。

但如果北京的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造成大多數平台的司機數量急劇減少,勢必對滴滴造成影響。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進入2018年,全國大多數的一二線城市都對網約車開具了不同劑量的「診斷書」,對車軸距、司機的個人履歷以及是否具備相關資質都有了明確限制,但多數城市還處於執行的觀望期。

而北京的新政一旦嚴格的落實,將會給所有其他一二三線城市的路政部門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標杆,這將對滴滴的運力形成毀滅式的打擊。屆時的滴滴能否上市,甚至能否支撐的住其超過600億美元的估值。都將成為一個未知數。

至於其他的平台,或許只能自求多福。

後記

網約車市場經歷了蓬勃的蠻荒擴張,現在需要規範的運營,這本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這個市場並不是自然發展到今天,七年時間,是資本千億元的催熟,才形成了當前的市場格局。政策求穩,資本求快,這不易調和的兩方面,隨著監管的強力介入,終於在這個時間節點形成碰撞,把資本的預期與實際的市場撞脫了軌。

而未來,滴滴們是選擇重回到軌道繼續前行,還是開始「荒野求生」探索新世界,放在每個平台創始人面前的,都是一道難解的生死大考。

本文來自連線家,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連線家 的精彩文章:

TAG:連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