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卡脖子的技術到底有哪些 差距到底有多大?
科技日報最近推出的「卡脖子」系列報道,引起了網友熱烈爭論。
科技日報總編劉亞東說,公眾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東西,尤其應該知道,「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制於人!
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還算得有整有零,說得有鼻子有眼兒。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如果只是鼓舞士氣也就罷了,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科技日報總編劉亞東
針對之前唱衰中國的言論,近幾年國內輿論有過一波「吹爆中國」(表達一種情懷,沒有貶義),直到中興事件發生,又產生了一波反思。
我們把這些報道中有「卡脖子」危險的技術產品和目前領先甚至壟斷的國家一條條列舉如下,同時加上點評,具體來分析每一項目前中國的差距到底大不大:
高端顯示屏OLED生產設備真空蒸鍍機(日本)
——中國平板顯示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差距在上游核心生產設備
「液晶屏骨頭」微球(日本)
——中國製造技術先進,但國產原材料不純影響微球性能
製造液晶顯示器用到的ITO靶材(日本、韓國)
——質量不穩定、材料不過關,從實驗室到量產才能突破大尺寸領域
國產大飛機用的航空鋼材(美國)
——還是材料問題,超強度鋼純凈度不夠
燃料電池膜電極組件關鍵材料(日本)
——中國實驗室成果達到國際水平,但量產有一致性和成本控制困難
新能源車的「心臟」鋰離子電池(美國、日本、韓國)
——美國強於研發設計,日本強於材料生產,中韓是第二梯隊
水下機器人深海油管焊接用的高端焊接電源(北歐)
——中國是全球最大焊接電源製造基地,差距在深海水下焊接設備和全數字化控制技術
海底觀測網系統水下連接器(美國、德國)
——事關國家安全,中國在實驗樣機階段,技術研究起步
全斷面隧道掘進機主軸承(德國、瑞典)
——中國已掌握直徑3米的主軸承核心技術,走出實驗室仍然是材料、工藝因素制約
機械設備高端軸承鋼(美國、瑞典)
——中國制軸工藝已經達到先進水平,還是材料差距
航空設計軟體(法國、美國)
——中國與國外同時起步,國家需要出台政策鼓勵國產軟體的開發和使用
高質量消費級電容和電阻(日本)
——短板還是材料,日本的MLCC產品可以做到1000層,中國產品在300層左右
光刻機(荷蘭、日本)光刻機鏡頭(德國)
——ASML的鏡片是蔡司技術,德國祖傳的磨鏡手藝,拋光鏡片上百年技術積澱;除了鏡頭,光刻機還要頂級光源和極致的機械精度(3萬個機械件,200多個感測器)
上游高端電子化學品例如LCD用光刻膠(日本)
——中國能生產,關鍵指標不夠先進拿不到訂單
冷凍電鏡用的透射式電鏡(美國、日本)
——用於基礎科研領域的實驗技術,中國起步很早,因市場太小連德國蔡司都放棄了
發現創新葯的潛在靶點的利器iCLIP(美國)
——同樣是科研實驗技術,2010年誕生的新技術
自研操作系統(美國)
——PC、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沒有國家能成功挑戰美國
工業機器人演算法、軟體(日本、德國、瑞士)
——差距在底層核心演算法
自動駕駛汽車必備的激光雷達(美國)激光雷達晶元例如發射器(德國)
——國產激光雷達最高40線,國外可做到64甚至128線,高解析度晶元生產工藝不成熟
航空發動機適航標準(美歐)民用大涵道比發動機(美國、英國)
——要長期的工業實踐和驗證技術來支持
航空發動機的短艙(美國、法國)
——安放發動機的艙室、複雜的集成系統,中國處於空白階段
為高鐵鋼軌養護整形的仿形銑刀刀盤和刀片(德國、奧地利)
——需要一種超硬合金材料,中國尚在學徒階段
高端機床製造核心技術例如數控系統(德國、日本)
——基礎材料科學、工藝、設計上的差距;除了控制器,國產機床的絲杠、導軌、伺服電機、力矩電機、電主軸、編碼器等主要功能部件主要依賴於國外產品
柴油發動機「心臟」電控柴油高壓共軌系統(德國、美國和日本)
——中國可以做,就是差些
高端液壓裝備的核心元件高壓柱塞泵(美國、德國、日本)
——性能指標上的差距在於材料製造
重型燃氣輪機的核心技術(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
——材料差距例如葉片材料,原因是設備、工匠、工藝的差距;基礎研究的積累差距:設計技術、核心的熱端部件製造技術
高端的手機射頻器件,高端濾波器、振蕩器等射頻元件(美國)
——半導體材料差距大,中國研究做得早,量產化還是問題多:材料的一致性、電性能均勻性
工業仿生機器人觸覺感測器(日本)
——生產工藝,材料純度不過關,產品的一致性比較差;國內企業大多做氣體、溫度等類型感測器
高速的(≥25Gbps)光晶元和電晶元(美國)
——中興通訊(13.800, 0.35, 2.60%)被制裁的用於光通訊領域的光模塊,低速的(≤10Gbps)光晶元和電晶元實現了國產
高端CT機探測器(美國、荷蘭、德國)
——探測器製造工藝、材質都是機密,醫學成像產業已經被美國專利壁壘限制
看了上述列舉和分析,相信大家都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下面來做一個小結:
第一個共性是,除了極少數空白,大部分中國不是不能造,不能替換,只是自己造的不夠好,「可以與國外產品在第三國市場公平競爭」的量產要求達不到。有些領域,總體中國已經做到了第一,但其中最高端或特殊的產品做不好。這些高端「卡脖子」技術今天被擺出來分析,說明中國製造確實成長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第二個共性是,除了幾個高端製造的皇冠,幾個最複雜精密的系統,大部分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材料。觀察者網有過一篇文章分析這個問題:《材料學論文遠超美日德,為何中國材料工業水平還不行》。有一個規律是,到了頂尖材料製造領域,某個品類,說是國家,其實全世界也就那麼屈指可數的幾家企業掌握。
第三個共性是,頂尖製造業=頂級設計+系統集成+精密製造能力,能三者通吃,包攬產業鏈上下游的國家不存在。中國在許多領域已經能吃下三者中的一到兩項。比如,日本雖然在顯示屏的材料上佔據主導,但在整個產業上卻不能戰勝中國和韓國。
當然,在關鍵領域中國應該追趕,補上材料製造的短板,也可以有更多布局(不排除收購等手段)。
3,中國在科研領域的發展很快,但光看論文也是不全面的。前面已經說了,中國材料學論文遠超美日德,但「卡脖子」的領域,一大半是材料問題,中國材料工業水平確實還落後。用冷凍電鏡,中國科學家大量解析蛋白質結構發頂級期刊,但冷凍電鏡我們要花巨資去買,諾獎也是頒給開創冷凍電鏡技術的外國科學家。
來源:大包科技隨筆
※清華「無人駕駛自行車」實現谷歌願望,或將解決物流行業「最後一公里」問題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何毓琦:年輕人如何做好科研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