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自一次無知的遐想

來自一次無知的遐想

SOS——誰來救救無知的我吧,船長大人快在知識的海洋里溺亡了。

最近常常失眠,一方面是因為要轉行用心做一件事但並不事事如意壓力很大,另一方面是深感自己在想要學習的相關知識下顯得非常無知。後者所帶來的焦慮比前者更大。

前幾周看了幾本區塊鏈的書籍,無知使我腦洞大開,我開始胡思亂想。很多高新技術研究起來都是非常深且非常廣的領域。比如區塊鏈,也比如人工智慧。但是目前的現狀是噱頭遠遠大於實際,一個創業公司沒有個啥技術的名頭都不好意思去拉融資,投資人基本上不懂,消費者自然更不懂,盲目跟風。而真正懂的人也不會砸自己飯碗。明面是科學實驗,背地裡不過類似於資本空轉,這顯得有些宏觀,不過營銷至少還帶點無形價值,傳銷好歹背個違法的鍋。這樣的投資好像稍微有點浪費社會資源。算了,像這些高科技的東西我這樣無知的人還沒創業公司的大牛懂呢,也沒什麼資格開腦洞,一定是我沒事想太多了。

創業公司我不敢保證,但我有一點可以確信,培訓機構的老師一定沒有很屌。如果他技術非常厲害,早去大廠當工程師了,絕對比老師賺錢啊。所以一些基礎技能的培訓是可行的。但是很多借著高新技術噱頭辦的培訓和教程,一定要麼是質量較低的技術培訓,要麼只是一個知識普及培訓。假設碰到一個還不錯的培訓,那麼恭喜你,你終於了學到了一些還算靠譜的知識。不過這些知識應該是不具備時效性了。

說到知識,怎樣的人最需要知識。很多內容app統計過,剛接觸一門技術以及剛入行的人,會對知識有極大的依賴。所以其實這些app里有許多的內容是面向新人的。而且相關的公眾號等等新媒體創作者也是這樣安排內容的,根據二八定律也是同理,在面向0-3歲職場新人的文章中難得參插一片深度好文。所以如果每天只看這些信息的人,也只會是個淺顯的人。目前內容的生態是寫的人太多,看的人太少。內容創造者太過關注於瀏覽量,卻不太注重內容質量。而社會的生態則是奔跑的人太多,停下來看看的人太少。直到發現跑錯了路,才明白要回頭。

前幾年產品經理是很火的職業,有一部分程度源於蘇傑老師產品經理入門書的一句sloga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我剛開始看完這本書也覺得,卧槽,產品經理好簡單。之後,我又相繼看了十多本相關的書,也看了幾套產品的視頻。直到我和螞蟻金服的一個產品大佬聊了下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路徑。我才確信了這本書的這句話只不過就像是產品的表現層,只起了吸引用戶買書的目的。(那本書還是可以的,但是得抱著對產品工作的敬畏去看)因為產品也不止一個表象,是實踐出真知,更是商業邏輯和行業走向的匯聚體,那麼相關聯的知識就更多了。

產品人在關注產品組成本身的同時還需要看到行業的問題及其動態,商業邏輯,數據邏輯,產業鏈、業務流程等等的一系列問題。於是我才明白產品原來水這麼深。而且產品崗位知識本身是沒有系統化這一說法的,產品工作者需要的是在產品內的各個知識領域尋求系統化與專精化。比如web信息架構是可以專精與系統化的,比如控制項設計規範是可以專精與系統化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相關知識可以專精與系統化,比如某個行業的業務知識是可以專精與系統化的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個深深的坑。

其實不止產品經理的領域,互聯網行業各個領域都越來越需要雙T型的人才,也就是在知識技能的橫縱拓展上都有建樹。但是我遇到的很多人,不管是做開發還是做其他工作的,好像都太關注手頭的工作(當然做好本分工作是前提),別說思考知識技能橫縱拓展的方面,更別說養成學習、思考、高效輸出的習慣了。他們似乎都沒有發現自己的無知。哦不!我不能說我可愛的朋友們。

說了這麼多有的沒的,其實想說,無知使人胡思亂想,無知使人學習。當開始發現這個世界很大想去探索的時候,人們便開始了敬畏和進步。不過成為一個假裝不知道自己無知或者成為一個懶惰的人也是挺有趣的生存方式,但是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這篇文字就當隨便吐槽一下吧,畢竟樂觀的船長大人時常在天上飛,也就半夜下凡的時候會感受一下人間的不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上飛的船長大人 的精彩文章:

TAG:天上飛的船長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