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普通話」都有哪些?
試想一下,當你穿越到秦末時,你正在幻想著怎樣力挽狂瀾、指點江山的時候。這時候,秦朝的「地方刑警」看到奇裝異服的你前來盤問。這時你說著一口現代普通話解釋時,對方一臉茫然,然後你就被當做異族間諜被抓捕入獄了。雖然我們的文化一脈相承,但是歷朝歷代的官方口語都是不盡相同。先秦時期的雅言,唐朝時期的金陵洛下音,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他們的「普通話」。
先秦時期——最古老的普通話:雅言
古人在很早之前就開始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早在先秦西周時期,就出現了所謂的「雅言」,「雅」是「正」的意思。「雅言」就是正確規範的語言,是國家倡導大家應該遵循的語言。《論語》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可見孔子在日常教學中使用的就是當時各地通行雅言。此外《辭海·雅言》載:「雅言,古時稱『共同語』,同『方言』對稱」。由此可知,在先秦西周時期,雅言是國家廣泛流行的官方口語。
兩漢時期——通語、凡語大行其道
西漢揚雄著《方言》,其中出現了很多「通語」的說法,語言學家認為「通語」與書名「方言」相對,正好說明「通語」就是當時的普通話。其實嚴格意義上,通語、凡語跟雅言區別不是很大。通語也叫「洛語」,其來源便是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所以二者的區別並不是很大。
兩晉南北朝時期——南北融合的普通話:吳音
晉朝建立後,在語言上繼承了兩漢的「洛語」。但是隨著永嘉之亂的發生,晉人衣冠南渡。北方的洛語與南方的方言融合,形成了一種南北融合的語言——吳音。而在北方大地,民族融合,原先屬於入侵者的異族,慢慢地學起了漢文化,在語言上,「洛語」也在悄然變化。
隋唐時期——北方民族融合的產物:漢音、秦音
隋朝統一中國,編《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後又加入了由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唐朝建立後繼承了隋朝的語言體系。所以隋、唐兩朝的國語又稱為「漢音」或「秦音」。而無論是「漢音」還是「秦音」,都是「洛語」在與各民族交融後的產物。
兩宋時期——一字一音的正音、雅音
宋代時期的國語是「正音」、「雅音」。即便「雅音」跟「雅言」有一字之差,但是「雅音」本質上就像兩漢時期的「洛語」一樣,絕大部分讀音都是繼承「雅言」的。但是不同的是,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漢語口語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到了兩宋時期,「雅音」已經實現了一字一音。
明朝——南京官話的出現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了恢復漢族語音的正統性,祛除蒙元時期對漢族正統語音的影響,頒布《洪武正韻》。《洪武正韻》頒布之後,為了恢復正統漢音,統治者先是恢復了兩宋時期的「雅音」,後來又將首都地區的南京官話改為全國通用語言。南京官話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台。
清朝——北京官話的出現
朱棣遷都北京,遷移了大量南京人前往北京,南京官話也成為了北京地區的通用語言。清軍入關後,在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王朝建立之初,全國的通用語言仍然是南京官話,隨著時間的推移,滿族人的語言與原有的南京官話融合產生了北京官話。在這之後,北京官話逐漸成為了全國的官方語言。
其實說了這麼多時期內的官方語言,追溯到本源都會發現他們都來自於先秦時期的雅言,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語言或多或少的加入了周邊被融合的民族的元素。所以才會發生剛才前文說提到的穿越之後,語言不通的情況。
※尷尬!給無數人餵雞湯的《讀者》,董事長被帶走調查了…
※古代10個哲理笑話,有理有趣有深意
TAG:煮酒君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