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爸,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爸,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 雷彥鵬

一代們抓住了時代劇變的機遇,他們傾盡大半生精力於其中,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孩子。不過,他們的親生孩子往往被忙於事業的父親所忽略而疏於陪伴,以至於很難搞清楚企業和孩子究竟誰才是「親生的」。二代們小時候待過廠房車間,年齡漸大又被送去海外留學,回來後又被安排接班,父親對他們抱著極大的期望。一代們在從無到有的過程中積聚了巨量的財富,同時也形成了他們的社會關係、江湖地位、邏輯思維、人格魅力、說話方式,以及酒量。這是兩代人,也是說著不同語言的兩個物種。

在中國家族企業的一代與二代之間,中國式父子間的矛盾與衝突似乎被放大了。王大騏用生物學的角度來描述自己的境遇:父親是群落里最兇猛的雄性,會壓制群落里其他的雄性,很不幸,也包括自己的兒子。

「傳承杯」:尋找「父子時光」

「既然在家庭和公司里,我永遠只能以彙報工作或者聆聽教誨的姿態和父親交流,那麼我必須創造一個第三空間。在這個空間裡面,我和父親能夠放下那些期待,坦誠地去交流和溝通,彼此信任一起往前走。」家裡或者企業都是自動化的模式,一進去,自然而然就帶入到了固化的角色里,彙報或者聆聽教導,話題總是那幾個。王大騏籌辦「傳承杯」高爾夫球父子挑戰賽,希望可以通過這項賽事創造一段「父子時光」。

王大騏,王志綱的兒子。儘管他費盡心思想擺脫掉這個標籤,儘管他一直試圖走出父親成功的陰影,儘管他與父親之間的對話總是會以憤怒而中止……儘管,他非常不樂意,但是,他還是得以這樣的方式出場。

曾有一次去湖畔大學參訪,為了介紹自己給別人留下印象,老師讓每個人給自己貼三個標籤。老師建議王大騏:「你是研究傳承的、你是《財富的孩子》的作者,如果這兩點還沒人知道的話,最後一個標籤就說你是王志綱的兒子,這一點肯定會有更多的人知道。」王大騏當時挺抗議的,但是,實際情況的確如老師所言—最後一個標籤最管用。

還有一個跟父親有關的標籤,王大騏也不想要—「富二代」。但是,像其他積累了很多財富的一代企業家們的子女一樣,這是他不能主動選擇的標籤,別人貼給你,你自己卻很難撕下來。父親王志綱曾經是知名記者,從商後以策劃人的身份走南闖北,穿行在富賈顯貴之間,曾經為龍湖、萬達、碧桂園等地產公司出謀劃策,幫助這些公司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在成為「首富製造者」的同時,他自己也成了積累了大量財富的創一代。於是,「富二代」的標籤就貼在了王大騏身上。

年近63歲的王志綱是高爾夫的狂熱愛好者,在本刊記者採訪當天,王志綱剛從貴陽的球場回到北京,但緊接著又要去天津,之後又要去日本……王志綱痴迷於高爾夫,高爾夫似乎也已經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在王大騏看來,高爾夫是父親尋找人生激情的另一個戰場。「這個過程跟他在原始積累中的體驗類似: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完成一個又一個挑戰,生命力就被激活了。這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喜悅和快樂。」

以前,王大騏並不喜歡高爾夫這項運動,雖然上初中時就接觸過,但他總覺得這是老年人的運動,跟年輕人沒多大關係。「年輕人都喜歡玩有激情刺激的運動,高爾夫太冷靜了,而且它還是一項孤獨的運動,打18洞,最後對手就是你自己。」

有一次,父親下場打球時帶上了王大騏,但是那體驗太糟糕了。老道的球童一直充當著心理按摩師的角色,鼓勵他放鬆揮杆。球童問王大騏:「你怎麼那麼沉默?這麼穩重跟你年齡不符啊。」

「看樣子你並不喜歡打高爾夫球,你父親喜歡。」

「你肯定也是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吧?」

18個洞打完,王大騏弄丟了20個球,進水或者找不到了,滿頭大汗,他慶幸球童沒有問他「你幸福嗎」這個問題。

王大騏跟父親獨處的時間幾乎不存在,從他記事起,父親的身邊總是有一大幫人前呼後擁地跟著,一年200多場高爾夫球,「坐150次不同的飛機,睡200張不同的床,吃300頓不同的飯」,每天見四五撥人,有限的父子談話也是建立於諮詢和解決具體人生事務之上,「硬梆梆地令人難以下咽」。只要有時間,只要身體條件允許,王志綱每天早上六點必定會下場。所以,王大騏想要找到父親,只能去高爾夫球場。

找到家庭和企業之外的父親,王大騏在尋找一段「父子時光」。在美國上學時寄宿在美國家庭,他看見了美國的「父子時光」是多麼的豐富多彩。父親會在後院和孩子一起扔棒球,周末兩個人一塊兒去打獵、釣魚,共同在森林裡露營,在篝火邊烤著棉花糖,進行男人間的談話,最後肩並肩撒泡尿把營火澆滅。為了在溝通上與父親連接,王大騏開始學習打高爾夫球。

自從開始打高爾夫球後,他們獨有的「父子時光」開始增多。但是,作為一個有著20多年球齡的狂熱愛好者,父親能把每次下場的機會都變成一堂教學課,「節奏、流暢、做完」,他每次開球前都會像念緊箍咒一樣重複著他的口訣。「你要像潑屎盆一樣把杆子送出去,送不好就倒自己頭上了。」王大騏心想:「似乎他身上就蘊含著高爾夫所有的奧秘,你只需要從中汲取就行。」

王志綱在旁邊念叨著口訣,只能使王大騏的發揮變得更差。父親無法理解自己打遍天下無敵手,兒子的水平為何始終沒有巨大的進步。有好幾次跟人比賽,因為同組的王大騏發揮失常,父親說:「你別在我眼前晃,影響我的發揮。」直接把他趕出了隊伍,讓他一個人去另外的場地打。換場後,王大騏反而從中得到了釋放,水平直線上升。

「你要是再輸的話,那邊有個湖,你就跳下去。」在無數次跟父親下場後,王大騏有過放棄高爾夫的念頭。他說:「父親刻薄的評頭論足時常令你想把杆子折斷。」但是,對於他來講,球場才是家庭和企業中固有角色的出走。

爸,我想和你好好說話

王大騏16歲去美國時,當其他家長都在機場和孩子哭成一片的時候,父親只來了句:「走吧!」接著扭頭就走。王大騏的母親曾多次擔心孩子的生活,而父親的回答是,「優勝劣汰,既然這樣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在王大騏還小的時候,父親在家時,常有各地的人登門拜訪,父親穿著白色背心、大褲衩和拖鞋在會客室里同客人神侃。坐在小板凳上的王大騏,始終都是父親的聆聽者。在飯桌旁邊長大,聽著成人世界的各種高談闊論,王大騏度過一個沒有童話的童年。他會把在父親的飯局上聽來的外地見聞、經商故事說給同學,但卻被同學奚落是「吹水」,還獲得了一個 「水王」的綽號。

父親常年在外出差,所以王大騏很少能跟父親在家裡吃飯,偶爾回家後,父親還總是抱怨飯菜跟豬食一樣。從小,父親就帶著王大騏兄弟倆走南闖北,就連留學在外的幾年也不例外。暑假回國永遠都是精彩紛呈的一次次旅行,在那段時間裡,他幾乎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但每次都被父親強迫寫下遊記和感想,為的是「不像驢子一樣轉一圈」。

跟著父親一起吃「大鍋飯」時,每頓飯檯面上幾乎都能見到不同面孔的 「成功人士」,這從他記事起幾乎已經成了一種常態。王大騏會為父親的滔滔不絕感到窒息,「這徹底擠壓了其他人的發言空間,也讓我成為了眾多沉默者中的一員,喪失了與父親交流的機會」。在《財富的孩子》一書中,王大騏寫道。

他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父親胸口的一枚胸章,當它發光的時候,父親自然是驕傲的,但是當它蒙上灰塵之後,隨時會被扔到垃圾堆裡面。父親曾當著眾人在飯桌上毫不留情地數落他,說他是個「廢物」,讓他羞辱得淚在眼眶裡打轉,只能用濕巾擋著眼睛,身體不住地抽動。「羞恥在事後變為了憤怒,我曾不止一次地在腦海中幻想當時的情景:我應該抓過桌子上的餐刀,狠狠地往自己的脖子上割,用鮮血讓他閉嘴。」而另一些時候,同樣是面對一群陌生人,父親又會過分地抬高和誇獎他,說他才華橫溢、閱歷豐富。父親把王大騏出的一本關於留學經歷的書說得天花亂墜,一激動甚至說他的鏡頭感很強,以後應該搞電影,他先給兒子砸兩個億。而王大騏的內心,只剩下了麻木。

「可以說,父親基本屏蔽掉了人生中所有當配角的場合,而我卻一直是那個不吭聲的配角。」不光如此,在很多場合,王大騏還會被父親呼上去唱幾首歌,次數多了之後,王大騏感覺自己成了職業走穴演員,連帶著父親的光環與陰影。

王大騏曾在父親推薦的雜誌社工作過幾年,他想從父親起步的行業做起,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在一次雜誌社的年會上,王大騏第一次得到了主編的表揚,他拍著王大騏的後背說:「你表現得很好,我要把這事告訴你父親,你並沒有活在他的陰影里。」聽完這話,王大騏的眼淚瞬間流了下來。他一個人來到宴會廳外面的草地上,跪倒在地,對著夜空,嚎啕大哭。因為他意識到,至少在記者這個行當,自己永遠無法超越父親了,註定只是他的一個註腳。

近幾年,或許是年歲的增長,或許是閱歷的增加,也或許是時間的結果,父子倆都發生了變化,王大騏開始讀懂父親,而父親也開始變得柔軟。

王大騏身邊發生過一件事情,讓他頗有感觸。一個朋友的父親突發腦梗,語言系統受損而言語不清。朋友的父親是搞收藏的,生病後躺在了醫院,朋友沒辦法,想把父親的整個收藏梳理一遍,但他發現自己根本梳理不清楚—東西太多了,有些他父親都忘了放在哪兒了。朋友很痛苦,感覺自己在全方位的潰敗。「很多二代都是這樣被動地開始走近或者讀懂父親—他們都有什麼樣的事業,他們都有什麼樣的成果……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王大騏說。

2017年7月,王大騏和父親與另一對甘氏企業家父子進行了一場高爾夫球父子對抗賽。由於兩位一代企業家都是帶病出戰,所以壓力就倒在了小王和小甘身上。小甘本來就喜歡高爾夫,而且球場就是他家的後院,因此對於高爾夫小甘並沒有心理負擔。但王大騏不一樣,全場下來,他彷彿感受到了地獄般的體驗,整個18洞五個小時沒人說話。「大家很想贏,完全處於一種白熱化的競爭狀態,我因為過度緊張,所以整個發揮也一塌糊塗,最後也輸得一塌糊塗。」王大騏說,他看到了父親臉上失望的表情。

但是,下午的時候,換成了王氏父子與其他兩個朋友的四人組合,父親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父親在旁邊默默地注視,不念口訣了,也不說大道理了,每一桿都在旁邊默默地看著,這讓王大騏越來越自信,發揮也越來越流暢。「因為父親讓我們三個人打他一個人,所以我們基本上一直在贏他的錢。但他在給錢的時候非常喜悅。那時候我突然發現,我並不是想擊敗他,我更想得到他的一份支持和鼓勵。」

「這是一個轉機,也是一份讀懂的開始」,當然,也是他籌辦「傳承杯」的初衷,王大騏渴望穿透父輩那些固有的表達形式,兩代人能好好說話、共同探索、相互讀懂。

並肩戰鬥:信任、尊重和連接

坦誠的愛意、溫暖的擁抱、甜蜜的鼓勵……王大騏以前覺得,他寄宿在美國家庭的夫婦才是理想中父母的樣子。但是現在,他更理解中式父子之間的連接不是「我愛你,兒子!」「爸爸,我也愛你!」他認為,成年父子間真正的連接是「並肩戰鬥」。

在高爾夫球場上,能與父親並肩戰鬥,王大騏覺得這是最美好的事情。為此,他花了大量時間去練習,下場、看視頻、請教練,王大騏想打出成績來,在裡面也掙扎了很長時間。練習時,手上磨出血了,桿把兒上都是血,擦掉繼續練。他練就了標準式的揮杆,奇怪的是成績上不來,雖然手上全是繭,他當然不服。

父親雖然變得柔軟了,但是對於兒子的期待並沒有放低,他曾對王大騏說:「你打這麼爛,我沒有義務陪你打,你練好了再找我,在這之前,我沒有義務陪你練、陪你成長、鼓勵你去進步。」父子對抗賽的經歷也向他證明:有實力才能跟父親產生真正的交流,球打不好就沒有交流的可能性。後來,他發現打球跟心態有很大的關係—「高爾夫是情緒最直接的表達,90%關於心態,只有10%關於技術。」但在當時,他太想要好成績了,他想證明自己,證明給父輩,或者證明給周圍的人看。

王大騏理解父親的用心,他覺得父親對自己的教育是狼性的,「把你扔到鍋里去滾,像煮火鍋一樣,你自己得把自己煮熟了,然後你就知道他是怎麼一路過來的了。」

在籌辦「傳承杯」前期,父親雖說支持,但他有一個前提條件:「你先去跟我手底下的總經理溝通,如果他覺得這事靠譜,我就覺得90%靠譜。」 王大騏當時就很納悶:「我是你兒子,還得先去跟你手底下的人溝通,他覺得靠譜你就覺得靠譜,你為什麼不跟我溝通。」父親說:「我沒時間去跟你一個一個過那些細節問題,這從來不是我乾的事,我把握大方向就行。」

不過,在「傳承杯」開賽前夕,父親給王大騏寫了前文中的那一長段話,其中寫道:「我全力以赴地支持你。比賽的輸贏是其次的,高爾夫只是媒介,這場父子挑戰賽作為索引,所帶來的父子對話、交流、切磋有可能為中國家族傳承這個難題注入一絲亮光。」這時候,王大騏才確定父親開始明白自己舉辦這場賽事的目的。王大騏有些激動,他說:「父子抗爭了十年,他20年來第一次抬筆給我寫了一段話。」

通過比賽如何讓兩代人連接起來?對於賽制的安排,王大騏也費了一番心思,比如親子賽、義子賽和代際效能評估。王大騏深刻地體會到,企業家兩代人就是兩個時代的產物,就像兩個物種—天生的兩個物種。一代一開始面臨的是飢餓鬥爭生存,從無到有,注重追求的是物質;二代生長在衣食無憂的環境,沒有物質焦慮,尋求的是個人體驗和價值,注重追求精神。「將這兩個物种放到一起,如果你不設定一個主題,不設定一個可以緩解矛盾的溝通方式,就很難產生交流。」

「傳承是一個很宏大的命題,我們第一步要解決的是溝通的障礙。」 王大騏說,在未來,希望以高爾夫為載體,在日常中也能夠有類似球場上的耐心與交流,有什麼事搞不清了,父子約場球,換一個場景,重新建立一個交流的機會。直到某一天,父親可以說:「槍已經交到你手上了,我可以安心了。」

現在,王大騏作為一個球齡六年的高爾夫愛好者,他選擇用高爾夫作為兩代人溝通的工具,他希望在這裡可以信任、尊重和連接。王大騏想和父親一起並肩戰鬥,和父親成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分裂和對抗的存在。

「傳承杯」賽制

親子賽

父子接力賽,這種賽制源自萊德杯(Ryder Cup)。一組是四個球員,一對父子組成一隊,你開完球之後,下一個人接,然後你再接著打。「每一桿你都得承受前面一桿的結果,父子之間相互交叉著承受彼此的結果,這是很接力的,或者說有一種傳承的意味,兩個人都要去承載對方創造出來的成果,把對方托住,互相托起對方。」王大騏說,這是經過三輪試驗之後總結出來的賽制。

「我們想做的就是想讓彼此看見對方,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重新打量過對方,看看對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王大騏覺得,打破那些固有的模式重新打量、彼此審視,才能看見對方。

義子賽

交換父親,隨機抽取。參賽的不是一對父子,而是多對,他們之間也需要交流。孩子長大了也要走出家庭,跟其他長輩合作。交換父親的同時,也是交換兒子,這也會作用到自己的家庭里。

舉例說明:A家庭中是父A1與子A2,B家庭中是父B1與子B2,假設A1與B2組合得出同一個成績,B1與A2組合得出同一個成績,那麼,最終成績計算方式為:A1+A2=A家庭義子賽成績,B1+B2=B家庭義子賽成績。

代際效能評估

由兩個問卷組成,封閉式作答,父親給兒子打分,兒子給父親打分。

(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18年7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兒子終於答應接班!72歲曹德旺2.24億大手筆為曹暉「清障」
用什麼抵禦「流量黑洞」?增長黑客!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