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今天上映票房已破2億!背後這家公司才是真厲害了

《我不是葯神》今天上映票房已破2億!背後這家公司才是真厲害了

今天,持續刷屏朋友圈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葯神》提前正式上檔。經過將近一周的點映,截至今日下午三點半,該影片在貓眼的票房已累計達2.29億元,當日票房已達6527萬。南都記者從貓眼平台的數據獲悉,目前《我不是葯神》在全國的排片率高達50.8%,比第二名的《動物世界》高出了30%,這表示大部分院線對這部影片的票房號召力呈樂觀態度。

除了票房強勁,影片在豆瓣上的口碑也達到了9分的高分。評論中不少人表示是沖著徐崢、寧浩這兩個「IP」買的票。

南都記者留意到,這兩位導演背後的歡喜傳媒,也參與了這次《我不是葯神》的出品。而近日,貓眼也剛剛成為歡喜傳媒第三大股東,並著手進行戰略合作。據稱,貓眼對歡喜傳媒的電影、電視劇、網劇項目等都將享有投資權和獨家宣發權, 並且承諾在網站及APP內為歡喜傳媒的新媒體影視內容提供服務入口。

爆款影片刷屏、貓眼大手筆入股,歡喜傳媒這家看似名不見經傳的傳媒公司,為何突然爆紅?

豪華導演天團C位出道,歡喜傳媒虧損難止

據了解,《我不是葯神》由寧浩監製,徐崢監製並領銜主演,並由歡喜傳媒聯合出品,投資佔比約為20%。

就在三天前,7月2日,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貓眼」)剛以約9.5億港元的價格認購了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15%的股份,成為其第三大股東。

爆款影片刷屏、貓眼大手筆入股加上戰略合作,歡喜傳媒一時間成為了近期影視傳媒類板塊最受關注的公司之一,而其背後豪華的導演陣容儲備,更加引人矚目。

南都記者了解獲悉,作為這次《我不是葯神》的監製,寧浩和徐崢還是歡喜傳媒的創始人和大股東。2015年董平、寧浩、徐崢聯合創辦歡喜傳媒,創始人之一的董平是電影圈的資深製作人和投資人,早年曾投資過李安的《卧虎藏龍》和姜文的《鬼子來了》。歡喜傳媒的最新公告顯示,董平全資擁有的Newwood Investments Limits和多樂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近19%,寧浩全資擁有的泰穎有限公司和徐崢全資擁有的泰嶸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5.03%。

不過,歡喜傳媒的明星股東可不只有寧浩和徐崢,張一白、陳可辛、王家衛顧長衛及最近加入的張藝謀等一眾大牌導演,全部持有3%-5%左右的股份,這也引出了歡喜傳媒背後捆綁的豪華導演天團。

「豪華天團」持股情況:

董平                                  19%

寧浩、徐崢                          15.03%。

張一白、陳可辛

王家衛、顧長衛                    3%-5%

張藝謀等一眾大牌導演

南都記者查閱歡喜傳媒2017年財報及最新公告發現,歡喜傳媒目前的簽約導演包括徐崢、寧浩、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賈樟柯、王小帥、張一白、張藝謀,幾乎囊括了中國電影圈當下所有的主流名導。此外,歡喜傳媒與這些導演的合作年限基本規定在6年或以上,其中捆綁程度最深的要數徐崢和寧浩,財報中明確提到兩人分別每三年要導演一至兩部電影作品,歡喜傳媒擁有對其電影的排他投資權和製作權。歡喜傳媒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董平曾公開表示,旗下籤約導演的合同都是硬性合同,享有優先拍攝權。

不過,或許是在導演資源方面的投入過大,2017年財報顯示,歡喜傳媒從2015年以來一直存在虧損且數額不小;2016年出現最大虧損,達12.54億港元;2017年虧損9516萬港元。除此之外,其經營現金流只有4018萬港元,一旦有投入較大的電影項目需要啟動,公司的處境會相對被動。如此看來,貓眼的入股,可謂是「及時雨」。

貓眼捆綁內容IP,打通產業上下游

雖然虧損持續,可是歡喜傳媒背後的豪華導演天團所帶來的內容生產能力、資源的整合能力,或許是貓眼此次豪擲近10億港元的關鍵所在。

歡喜傳媒旗下的股東導演徐崢曾靠《泰囧》、《港囧》獲得幾十億的高票房,今年以來,歡喜傳媒參與的《遇見你真好》、《後來的我們》、《我不是葯神》已經上映。其財報顯示,下半年到2019年初,還將有賈樟柯的《江湖兒女》,文雋的《精靈·格格》,寧浩的瘋狂系列之三《瘋狂的外星人》接連上映。

在貓眼認購歡喜傳媒股份的公告中明確提到,入股後,貓眼將享有歡喜傳媒旗下電影、電視劇、網劇項目的投資權和獨家宣發權,貓眼還有權單獨將該等權利轉給其指定的關聯公司。這表明貓眼欲通過歡喜傳媒掌握這些導演作品的投資權和製作權,深入電影產業上游,將內容和渠道捆綁為一體,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有數據顯示,目前在線電影票務行業的滲透率已超80%,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電影票務APP用戶規模的前三分別為貓眼、淘票票和咪咕影院,貓眼和淘票票的用戶活躍滲透率更是不相上下,兩者加起來佔比近半。

由此可看出,目前在線電影票務市場基本進入雙寡頭時代,市場趨於飽和,巨頭們能夠搶食的「蛋糕」幾乎所剩無幾。在2017年9月,貓眼合併了微影時代後,一舉成為了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影售票平台,同年11月,騰訊向其投資10億元。不難看出,貓眼在成為騰訊系公司後,也就擔負起了與阿里系淘票票抗衡的責任。

為大導演首映播放導流

貓眼目前已經集電影出品、宣發、票務於一體,此時將目光投向上游的內容生產方,與歡喜傳媒之間的深度綁定無疑能助力其搭建完整的產業鏈。

今年初,有知情人士透露,貓眼正在謀劃赴港上市,計劃籌集資金約10億美元,估值可能超200億元,貓眼CEO鄭志昊也曾表示貓眼未來不排除會開展製作、參與投資,培養出受歡迎的導演或製片人,此次與歡喜傳媒的資源整合,無論對其上市還是轉型都有助攻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貓眼在擁有歡喜傳媒旗下電影的投資權和宣發權的同時,歡喜傳媒也在利用貓眼為其旗下的「歡喜首映」APP引流。公告中明確提到,貓眼將在其網站和APP內為歡喜傳媒的新媒體影視內容和服務提供服務入口,並做推廣。

南都記者瀏覽「歡喜首映」發現,平台上大部分播放的都是歡喜傳媒旗下籤約導演的作品,如王家衛、張藝謀、顧長衛等。據了解,未來歡喜傳媒旗下許多導演作品的首映,都很大可能在這個平台上播放,貓眼則能為歡喜首映進行精準導流。

對於此番合作,董平表示貓眼流量的精準度非常高,而為歡喜首映導流背後,是董平希望打造類似於MUBI(獨立電影視頻點播服務)模式的流媒體服務的野心。他透露,歡喜首映目前已獲得MUBI的技術授權,目前已經有幾十萬的用戶。如此小眾又垂直的視頻播放模式,在中國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對於能否成功,董平曾在媒體採訪中表示:「能不能成功,我也不敢保證。成功有兩個基本因素:第一個你有大量的資本支撐;第二個有足夠的內容。」

采寫:南都記者 徐冰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互聯網「屏蔽」江湖:放開還是封殺,誰能「破壁」創新?
北大招86人 清華招68人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