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的「時辰」是「活的」

中醫的「時辰」是「活的」

中醫的「時辰」是「活的」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學習中醫和中國傳統養生方面的知識,必然要面對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時辰的問題。

現代人將地球自轉一圈定為一天,將每天的時間均勻地劃分為24小時,以對時間進行記算。

中國古人將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辰,並且以地支來為每一個時辰命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可是在應用的時候卻有兩種使用方法:

第一種是「死的」,是記算時間的方法,即將每天均勻地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時辰的起始為半夜,以前一天晚上的23點~當天凌晨的1點,這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子時」;凌晨1點~3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丑時」;3點~5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寅時」;5點~7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卯時」;7點~9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辰時」;9點~11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巳時」;11點~13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午時」;13點~15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未時」;15點~17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申時」;17點~19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酉時」;19點~21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戌時」;21點~23點之間的兩個小時稱為「亥時」。

第二種是「活的」,這也是今天要講的主要內容,是推斷氣血運行的時刻計算方法,現代的「生物鐘」說法與此類似。無論是想學習好中醫還是想運用傳統理論來指導修身養性,都應該運用這種方法。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南北半球的白天和黑夜的時間是變化的。比如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時刻按照記算時間的方法來記錄是不同的。可以用來參考確定時刻的時間標誌有四個:日出、日中(午正、正午時)、日入、夜半(子正、正子時)。

一天之中,只有正子時(子正、夜半)和正午時(午正、日中)的時刻是固定不變的,也是與記算時間的時刻是嚴格重疊的。

「子時」。

「寅時」與「子時」之間的時辰為「丑時」,「丑時」雞鳴,古人稱雞為「知時畜也」。

「日出」之前天剛蒙蒙亮的黎明這段時間稱為「平旦」,時辰為「寅時」。

「日出」指的是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時刻,「卯時」開始,旭日東升,古人以「日出為晝」。

「辰時」在古代為「食時」,是古人「朝食」(吃早飯)的時間。

「巳時」是指接近中午的時間段。

「午時」。

「日昳」指「日昃也」,「昃」指太陽偏西,這段時間為「未時」。

「申時」也叫「晡時」,為古人吃第二頓飯的時間(古人每日二餐)。

「日入」即太陽落山,「酉時」開始,古人以「日入為夜」。

「戌時」,太陽落山之後的「黃昏」階段,天色尚未全黑。「黃,地之色也。」「昏,日冥也。」

「亥時」為「人定」的時候,指夜深人靜,是進入睡覺狀態的時刻。

人體的生理機能和狀態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在古代,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季節的變化對人們的作息時間影響比現在要大得多。季節的變化對自然界的動物、植物的影響更是比人還要巨大。

查明人體氣機的變化是中醫診斷治療疾病的關鍵,我們在診斷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應該按照第二種時辰確定和使用方法才適合,再參照「子午流注」,再參照「節氣」的變化,再參考「五運六氣」學說,……如此才能夠獲得更滿意的結果。尤其是想要進行氣功鍛煉的人士,更應該對此留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駿傳統文化溯源 的精彩文章:

辛棄疾的命運——註定被棄而不用

TAG:馬駿傳統文化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