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爭奪盛唐公司控股權: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剷除韋氏集團

爭奪盛唐公司控股權: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剷除韋氏集團

話說李隆基這位政壇帥哥是在唐朝第四次「玄武門之變」閃亮登場的,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重點講講李隆基在唐朝政治舞台嶄露頭角的第四次「玄武門之變」的來龍去脈,也正是這一次的政變徹底扭轉了從武媚娘執政之後李唐皇室大權旁落的被動局面,首次真正意義上由李唐皇室人馬對政府實現最大份額的控股。

爭奪盛唐公司控股權: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剷除韋氏集團

而第四次「玄武門之變」的最大起因就是韋氏集團的積極覬覦皇權,並由此引發的一系列陰謀活動,而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奸相宗楚客等肆無忌憚地在唐中宗眼皮底下,摔死揭發韋氏集團大肆進行篡黨奪權活動的燕欽融,並由此導致唐中宗暴斃等一連串令人目不暇接、熱鬧如大戲的政治事件而突然暴發的,簡直比最精彩的電影情節還火爆刺激。

那麼宗楚客和燕欽融又是何許人也?為什麼他們能引發導致李唐皇室奪回旁落多時的大權,並由此造就了創造「開元盛世」的猛皇帝李隆基的橫空出世?

原來,這個宗楚客是武媚娘堂姐的兒子,也算是皇親國戚範疇裡面的人,在武則天書里曾說過他的一些故事,反正就是一個連皇帝夢也敢發,嫌宰相職務還不夠大、連賣國錢都敢要的市儈宰相,雖然是一個比較有名的詩人,卻是斯文掃地,犯案累累,是他派人割造反失敗的太子重俊的頭祭祀死去的武三思的,時人稱其為「活著的武三思」,是韋氏集團的中堅分子,而燕欽融正是大義凜然告發他們胡作非為的猛人。史載:「燕欽融,洛州偃師人也。景龍末,為許州司戶參軍。時韋庶人干預國政,盛封拜群從子弟。又與悖逆庶人及駙馬都尉武延秀、中書令宗楚客等將圖危宗社。欽融連上奏其事,庶人大怒,勸中宗召欽融廷見,撲殺之。宗楚客又私令執法者加刃,欽融因而致死。」關於燕欽融之死,各種史書好像都有點出入,有人說是當著中宗的面摔死,有人說是折頸而死,上面文字還有老宗令人補刀致死之說,反正他的死是和姦相宗楚客有關,這是不會錯的,而且這又引發了中宗的突然死亡等一系列政治連鎖反應事件。

而按照歷史牛書《資治通鑒》的表述就是,燕欽融上書告發韋後不僅淫亂後宮(這個曾安排武三思和韋後幽會的唐中宗一定知道),還結成韋氏宗族干預朝政,並和自己的女兒女婿安樂公主、武延秀以及宰相宗楚客圖謀危害社稷,於是中宗便把他找來對質,想盤問個水落石出,也好給各方有個交待。

李顯想不到的是,老燕這種小小參軍居然也是一個不怕死的角兒,又臭又硬,堪比茅廁里的石頭,面對有點惱羞成怒的李顯(你老燕誰不參他一本,偏偏就參了中宗的曾同甘共苦的親密愛人韋後,不是找死嗎)的顯得有點氣急敗壞的詰問,老燕表現出少有的慷慨激昂、正氣凜然,一副「鐵肩擔道義」救國家於危亡之中的視死如歸樣(正如哪朝都有奸臣一樣,同樣哪朝都有忠臣,也正是在忠奸鬥法的故事中,歷史螺旋槳式向前推進),原本就有點心虛的李顯(他當然對自己皇后的底細有所了解),最後也不能按照自己預定的軌道套出什麼於己有利的話,好說話的他也只能鬱悶地放了犯上的老燕走,自己在那裡不知所措地發獃,這可是太棘手了,自己被戴綠帽的事居然像長了翅膀「瘟疫」般到處傳開,連基層的小幹部都已經知道了。唉!這也太沒面子了吧?我啥就這麼命苦啊,老娘擠兌我,連手下的芝麻綠豆官也想拿我開涮,還當這個鳥皇帝幹啥?從來好脾氣的李顯居然生起了一股無名之火。

正在胡思亂想一臉沮喪的時候,李顯突然聽到大殿外人聲鼎沸,一定是發生了什麼意外的事了,他想。

「手放開,給我出去!」有人一聲斷喝。

原來是一臉怒氣的老燕剛走出大殿時,被嫌宰相職位太小也很想當皇帝的武媚娘親戚宗楚客氣勢洶洶地派人截住,因為他也知道了老燕陰參他結黨謀逆一本,等於是也想要他的命,原本就十分囂張的老宗哪會放過這個找死的小小芝麻官?

「給你出去?給你他媽兩條上吊繩子去見老閻王還湊合!你今天來就是主動申請受死,小的們,給我摔死這個狗娘養的,不然他不知死字怎樣寫有幾個筆劃。」老宗派來的領頭殺手大聲叫囂。

然後,還沒等老燕緩過氣來,老宗的手下就把他騰空抬起,然後像摔包袱一樣狠狠地把他摔到了大殿的庭石之上,像摔死一隻狗,怕他沒死,還補上幾刀,這種吳宇森黑幫暴力美學電影里常常演繹的鏡頭,居然發生在深宮大內的皇帝辦公地方,也算是夠離奇了(說明那時韋氏集團是如何的得意忘形了,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到如此地步,也算是最後的瘋狂了),中宗本來就是一個一生受制於人的人,好說話到沒脾氣,這次倒是讓他有點忍無可忍的樣子,這也太不把我這個皇帝當回事了吧?你當我是什麼人?於是立馬有點怒不可遏的樣子,雖然他最終也屁都不敢放一個。此前一個叫郎岌的定州人,也因上書告發韋後逆亂而被杖殺,活活打死的那種。

等韋後的手下回來繪聲繪色地給她複述了她親愛的老公皇帝李顯的表情,韋後可能也是意識到了自己這次做得太過分,佛都有火了,也知道窩囊的李顯可能已經對她們失望至極,起了疑心,甚至可能已經暗中要給她們顏色看看了,於是也開始有意調轉槍頭對付他,反正韋後的終極目標也是像武媚娘一樣臨朝稱帝,李顯也算是繞不過去的最大絆腳石也。

於是,兩個特別想當皇帝的吃喝嫖賭樣樣精通,也同樣揮霍無度、貪得無厭的如狼似虎女人韋後母女,想出來的殺人計策也特別有女子印記,那就是既傳統好用又瞬時能打掃戰場的下毒。

歷史牛書《資治通鑒》是這樣記載下毒過程的:「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術,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皆出入宮掖,得幸於韋後,恐事泄被誅;安樂公主欲韋後臨朝,自為皇太女;乃相與合謀,於餅餤中進毒。六月,壬午,中宗崩於神龍殿。」這個韋皇后還真是荷爾蒙分泌旺盛,不僅皇親國戚武三思被徵召,居然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不放過,全徵召上床了,她的二爺團隊怕有一個加強團吧。韋皇后的兩個官場情人,也就是精通醫術的馬秦客和精通做菜的楊均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敗露被殺(風流的代價),最重要的是,韋後特別想效仿婆婆武則天當一回威風八面的女皇帝,而年輕氣盛的大美女安樂公主更加想當皇太女(曾被她爸李顯拒絕過),於是乎,在利益的共同徵召下狼狽為奸,共同合謀投毒於餅餤之中,讓十分喜歡吃餅的唐中宗立馬在愛妻愛女的「愛心餅乾」包圍下登時暴崩。

中宗一死,政壇的各路人馬又蒼蠅見血般立馬展開廝殺,搶奪最高權力,江湖一片腥風血雨也。

當時,兩個最強悍的大唐公主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早就進行了前期的混亂大傾扎,她們各樹朋黨,互相詆毀,勢成水火,大家都陰結力量進行政治洗牌的必要準備,這也算是兩派勢力的前哨戰。

中宗駕崩,韋後居然秘不發喪(玩曹操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啊,權力確實是好東西,難怪大家都爭個頭崩額裂),自己總攬朝政,大概那個時候急進的韋後,也已經有了自己是皇帝的幻覺了。然後從各地徵調五萬軍隊來京城勤王駐紮,清一色由姓韋的兄弟們統領著,以備政變的不時之需,做完了這些必要準備後,才宣布唐中宗為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然後,由野心勃勃、富可敵國的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由韋後知政事,相王參謀襄助韋後處理國家大事,即使是這樣,想當皇帝想暈了的宗楚客還認為不妥,極力阻撓。最後諸韋就加緊了篡奪最高權力的步伐,除了要抓住軍隊,還控制了幾乎所有的要害部門,宗楚客還密上書稱引圖讖,說韋氏宜革唐命,進而要謀害少帝以及唐室巨擘相王、太平公主等人。

從這你就知道相王在當時的複雜政治環境中的巨大號召力,不然韋氏也不會那麼深忌他而除之而後快,何況他背後還隱藏著一個可怕的政治力量相王集團,也正是相王集團給了起事的「政治嫩鳥」李隆基以最大的實質性支持,由此來觀摩,李旦果然是在扮豬吃老虎也,決不會是可有可無的人物。

總之,李唐宗室和韋氏集團勢成水火,都是皇權爭奪惹的禍。

於是,在這個危難關頭,上帝絕對是會派一個得力人物閃亮登場,然後來力挽狂瀾收拾殘局的,他就是本部書的主人公政壇大帥哥李隆基,歷史選擇了這個嚴重集合李唐皇室所有優質基因遺傳的高素質人才。

反正,據說是在中宗暴斃多日之後,在這段空隙部署好軍隊和政治力量磨刀霍霍要搶班奪權的韋後才發喪,然後又布置了對李唐皇室的最後剿滅戰,如果在這種生死危亡關頭,還沒有一個能振臂高呼擔當反擊大旗的人,那麼李唐的滅亡也就順理成章了,好在歷史選擇了也是雄才大略的李隆基,給了他脫穎而出的機會,也為他預留了一個很醒目的歷史位置。

在那些危難的日日夜夜裡,我們英明神武的李隆基也沒閑著。《資治通鑒》是這樣記載的:「相王子臨淄王隆基,先罷潞州別駕(別駕是一種官名,隋唐時大概和長史相類,都是刺史等封疆大吏的副手類官職),在京師,陰聚才勇之士,謀匡複社稷。初,太宗選官戶及蕃口驍勇者,著虎文衣,跨豹文韉,從遊獵,於馬前射禽獸,謂之百騎;則天時稍增為千騎,隸左右羽林;中宗謂之萬騎,置使以領之。隆基皆厚結其豪傑。」從這段文字你就知道李隆基幹了什麼,也就是「陰聚才勇之士,謀匡複社稷。」這個可以堪比李世民叫張亮在東都洛陽陰結山東士族豪傑以備起事的做法。他的第一個支撐點就是厚結萬騎豪傑。

說起這個萬騎,還是李世民時代的產物。當初,志得意滿、能文能武的李世民,曾為了皇家遊獵射獸的需要,而組建了皇家近衛軍式的百騎部隊,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驍勇善戰者,後來作為一種機動部隊保留了下來,在武媚娘時代稱為千騎,並且編製有了增加,以正式軍隊的性質隸屬皇家衛戍部隊,而到唐中宗時更是號稱萬騎,兵強馬壯的樣子,儼然成了政變的最佳別動隊。

爭奪盛唐公司控股權: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剷除韋氏集團

就在韋氏集團準備大開殺戒的時候,也算是李唐有福命不該絕,居然在韋氏集團中出現了「二五仔」(叛徒、告密者),他就是素來都依附韋、武,與宗楚客稱兄道弟的兵部侍郎崔日用。

原來,崔日用知道有狼子野心、很想當皇帝的宗楚客的斬草除根的毒計後,對風雲變幻的政治形勢,自己感覺有點底氣不足,也很怕禍及他本人,於是決意做政治間諜(堡壘很容易從內部攻破),派寶昌寺僧普潤密告李隆基,並督促李隆基速速起事,趕在韋氏動手之前動手,以免坐失良機,到那時就太晚了。

李隆基一接到這種十萬火急的情報,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在這個性命攸關的時刻,立馬「與太平公主及公主子衛尉卿薛崇暕、苑總監贛人鍾紹京、尚衣奏御王崇曄、前朝邑尉劉幽求、利仁府折衝麻嗣宗謀先事誅之。」反正就是李唐集團和韋氏集團火星撞地球的時刻到了。

當時,韋氏集團的將領總是拿萬騎開刀以立威,所以萬騎對韋氏集團也有了很深的怨念,於是欲藉助各方力量積極起事的李隆基,立馬策反萬騎為之效力,史書是這樣描述的:

果毅葛福順、陳玄禮見隆基訴之,隆基諷以誅諸韋,皆踴躍請以死自效。萬騎果毅李仙鳧亦預其謀。或謂隆基當啟相王,隆基曰:「我曹為此以徇社稷,事成福歸於王,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今啟而見從,則王預危事;不從,將敗大計。」遂不啟。

反正,就是那些經常被韋派將領欺負的萬騎將士們,一聽到李隆基要幹掉諸韋,立馬歡呼雀躍,並誓言表忠以死相效,不成功則成仁。有人還好心地叫李隆基把起義大計告訴他的相王老爹,自小就相當有主見多才多藝通音律曆象,還和李世民一樣善騎射的青年才俊李隆基(當時他才25歲左右,以後給他做述職報告時再詳述吧),立馬說不用了,這是我的事,大家為大唐福祉搏殺,事成算是我爹的,不成我們就殺身成仁,不連累他老人家就是了,最重要的是一旦告訴了他,他同意的話就會為我們擔驚受怕,如果他不同意我們起事,那我們的起義大計就黃了。多麼有決斷力和擔當的領導人,和那些成就邀功、敗就諉過的領導人相比,李隆基不知好上多少倍,由此來判斷他不成事那才是怪事呢!尤其是前期他勵精圖治的時候。

於是,起事便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關於李隆基幹凈利落幹掉韋氏集團的起義過程,《資治通鑒》是這樣簡述的:

庚子,晡時,隆基微服與幽求等入苑中,會鍾紹京廨舍;紹京悔,欲拒之,其妻許氏曰:「忘身徇國,神必助之。且同謀素定,今雖不行,庸得免乎!」紹京乃趨出拜謁,隆基執其手與坐。時羽林將士皆屯玄武門,逮夜,葛福順、李仙鳧皆至隆基所,請號而行。向二鼓,天星散落如雪,劉幽求曰:「天意如此,時不可失!」福順拔劍直入羽林營,斬韋璿、韋播、高嵩以徇,曰:「韋後鴆殺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馬鞭以上皆斬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懷兩端助逆黨者,罪及三族!」羽林之士皆欣然聽命。乃送璿等首於隆基,隆基取火視之,遂與幽求等出苑南門,紹京帥丁匠二百餘人,執斧鋸以從。使福順將左萬騎攻玄德門,仙鳧將右萬騎攻白獸門,約會於凌煙閣前,即大噪,福順等殺守門將,斬關而入。隆基勒兵玄武門外,三鼓,聞聲,帥總監及羽林兵而入,諸衛兵在太極殿宿衛梓宮者,聞雜訊,皆被甲應之。韋後惶惑走入飛騎營,有飛騎斬首獻於隆基。安樂公主方照鏡畫眉,軍士斬之。斬武延秀於肅章門外,斬內將軍賀婁氏於太極殿西。

雖然作為一次歷史上事關江山社稷的大革命事件,史書描述得也不是太長,不過我們還是有必要簡單解讀一下,不對的地方請指出。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起義的時間。「庚子」,這種用天干地支紀年紀日的令人頭痛古代曆法,我們就暫且忽略不計(據說是20號),「晡時」大概就是說古代人吃第二餐飯的時候(或者是唐朝人興減肥一天只吃兩餐),大概也就是傍晚時分吧(就是我們下午準備下班的時段)。李隆基就是在這個時候微服化裝成地下黨人(和房玄齡去會李世民時一個德性),與劉幽求去找鍾紹京商談起義大計,此時的老鍾居然想做縮頭烏龜,不想玩了,要給李隆基一個閉門羹,這也太沒義氣了吧?

好在老鐘有一個頗有政治頭腦的女人(唐朝女人也忒是了得,不僅會玩低胸透明裝,還經常會玩那麼些普通女人不會玩的超級政治智慧,果然是武媚娘女朝的良好政治土壤也,比如一代戰神薛仁貴的老婆也是一個政治女人,勸夫從軍效國並飛黃騰達),她給有點對革命形勢不大樂觀並動搖後悔的老公一頓臭罵,說大丈夫就要捨身報國,這樣也才如有神助,反正你也已經上了這趟「賊船」,想推諉都沒機會了,成了一條線上拴著的螞蚱跑不了了,如果起義不成你還想免禍啊?頗有點義正詞嚴的勁頭。唉!娶妻如此夫復何求?

爭奪盛唐公司控股權: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剷除韋氏集團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連傻瓜也聽懂了其中的利害關係,於是老鍾立馬改變了之前的「蠕蟲王」態度,立即開門笑臉相迎,李隆基和他親切執手對坐,好像一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侃侃而談,暢談起義成功後的宏偉藍圖和幸福生活。

入夜後,萬騎的首領葛福順、李仙鳧等人皆至隆基處,求問起義號令以便起事。臨近二更天,天上繁星點點,散落如雪,非常美妙的天象,那時的唐朝天空一定是絢爛美麗如唐詩,是不是暗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史書沒有明說,反正此時不起事更待何時?

於是劉幽求說:「天意如此,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可能也把它當成了老天給出的起義暗號或密碼了,於是待命的葛福順立馬拔劍直入羽林營,斬大家深惡痛絕的韋氏集團軍事大佬韋璿、韋播、高嵩等人,然後大義凜然地宣布韋後等人的十惡不赦的罪狀,大致就是說她勾結黨羽、謀殺先帝李顯,妄圖顛覆社稷,罪該萬死、油炸炮轟都不為過諸如此類的話,要把諸韋長過馬鞭高度的全部斬首,然後正告那些附逆韋後的人,要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不然要誅連九族什麼什麼的,最後的目的也就是讓大家擁立相王,還政李唐。反正受夠了韋氏將領作威作福窩囊氣的羽林之士,皆欣然聽命山呼萬歲。葛福順說完便把被斬殺的韋氏將領首級獻給李隆基過目,李隆基居然十分認真地取過燈火驗明正身,生怕是冒牌貨一樣。驗明停當,於是「與幽求等出苑南門,紹京帥丁匠二百餘人,執斧鋸以從。」然後派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玄德門,李仙鳧帶右萬騎攻白獸門,約定在凌煙閣前會師。李隆基勒兵玄武門外等待。

三更鼓時(大概就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段時間吧,果然唐朝上層夜生活還是蠻有現代味),總攻開始,「帥總監及羽林兵而入,諸衛兵在太極殿宿衛梓宮者,聞雜訊,皆被甲應之。」連那些在太極殿守護中宗靈柩的衛兵都披甲響應,人心所向也,槍械叮噹作響,一片喧鬧。平時只知進行權力消費,得意便猖狂失敗就慌張的韋後(可能還和俊美面首「肉搏」過銷魂夜生活呢),聞變立馬慌慌張張逃往飛騎營,原以為會得到飛騎的有力保護,可是已經煩透了荒淫無道的韋後的飛騎兵士,居然立馬把她斬首獻給李隆基,當成入伙的禮物。還在畫眉照鏡的安樂公主,被氣勢洶洶飛奔而來的軍士手起刀落一命嗚呼,連哼一聲都來不及。她的俊美丈夫武延秀也被殺死在肅章門外,成就了夫妻倆桃園三結義式的「但求同日同時死」的誓言,做了壯烈的殉葬。

當時,小皇帝就在太極殿,劉幽求有點激進地對大家說,就在當晚擁立相王,被有深謀遠慮的李隆基制止,只是來個「地毯式」搜查,捕殺韋氏宗族及其團伙成員,天亮時內外皆定。做完了該做的事,李隆基才記得去向他的老爹彙報工作,把自己做過的事說完後,才叩首請安,同時要求饒恕自己的獨斷獨行、先斬後奏,也就是沒有通傳簽字批准而起事的「罪過」,這當然是一種禮節,甚至只是一種假謙虛,相王知道兒子真的長大的了,有擔當了,於是立即抱著親愛的兒子啜泣說:「哪裡哪裡,你是有大功於社稷的,大唐江山不被顛覆,全有賴於你啊。」於是遂引相王輔佐小皇帝。

其時,封鎖各交通要道以徹底剿滅韋氏殘餘的肅反工作仍然在進行,韋氏集團的重要首腦韋溫於東市之北被斬首。最搞的是,奸相宗楚客穿孝服化裝成奔喪的人,在通化門想矇混過關,卻被火眼金睛的守門人認出,掀掉布帽立馬斬首,其弟也一併處死。有一個叫趙履溫的貪官,傾國資為安樂公主修建豪華府第,公主一死,這個滑如泥鰍的人,又跑到安福樓去載歌載舞狂呼萬歲,話音未落便被萬騎兵士斬首,那些曾受他的勞役之苦的人十分怨恨他,他一死,立馬爭割其肉來解恨。有一個娶了韋後妹妹的人,居然自己親手手刃愛妻來爭取寬大處理,以此表示和韋氏集團劃清界線。韋後面首馬秦客、楊均等梟首示眾,屍韋後於市。叛變的崔日用居然在杜曲對諸韋大開殺戒,連正在吃奶的孩子都不放過。善拍馬屁的韋巨源還有點骨氣,家人叫他趕快逃命,他老人家居然上街赴死,以八十歲高齡被亂兵斬殺於街頭。

然後,當然是勝利者載歌載舞扭秧歌、敲響威風鑼鼓的歡慶時刻,李隆基有沒有搞紅樓閱兵史書沒明寫(「713政變」後倒是搞了一次),不過他的首長位置當然是跑不了的,而且跟隨他起事的首領都得到了很好的官位,大肆分封的樣子。這世道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啊,李唐宗室得勢,曾經也是皇親國戚聲名顯赫的武氏家族就有難了,「誅死流竄殆盡」,和韋氏集團同樣下場,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和宗楚客很好的奸臣紀處訥逃到華州,還是逃不過被沒收生命的處罰,算是替他做的壞事的救贖。

爭奪盛唐公司控股權: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剷除韋氏集團

三天之後,強勢出擊的太平公主通傳少帝旨意(誰知是真是假),說要讓位給相王,這回在皇帝位子上做「活雷鋒」慣了的李旦,還是把皇位推掉,不知是真的風格高還是怕樹大招風,這隻有他本人才知道。

於是,新一輪的幹部任命又開始了。李隆基親自出馬兼職做總理大臣,他的兄弟都是軍隊要員,即都是大將軍,連那個在起義關鍵時刻都敢玩失蹤,後來在和太平公主爭鬥時立了功的高麗人,也就是李隆基的貼身家奴王毛仲都無功受祿拜了將軍,爽死了他。而那個靠吃軟飯起家的「政壇不倒翁」 崔湜可能是接受了上官婉兒的計謀,臨時反出韋氏陣營,居然沒死,只被貶了官。

當然,也還有一批疑似韋氏集團的官僚被貶官,比如那個殺了韋氏妻的汴王邕被貶出朝外,蕭至忠(也就是在中宗面前流淚保了被老宗等人陷害的李旦和太平公主不死的主審官)、韋嗣立等都被貶了官。

當然,勸進相王的人還大有人在,劉幽求就是一個熱心者,他對李隆基兄弟鼓噪說:「相王以前就是九五至尊,人心所向,讓他當皇帝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況且現在人心未定,國家還在動蕩之中,極需要一個有崇高威望的人來壓場面,帶領大唐人民開創新局面、走進新時代,相王就是這樣的角色,怎麼還能拘泥於小節,百般推託,而不振臂號令鎮撫天下呢?」

李隆基卻很低調地說道:「我爹素來生性恬淡,不戀官位,從來不把世間榮華富貴放在心上,就算是曾經擁有天下,也還是讓給別人(那是迫不得已的扮豬吃老虎吧,言不由衷也),何況小皇帝還是他的親哥哥的兒子,他怎樣會奪人之愛呢?要想當皇帝他就不會讓了那麼多次了。」

「我知道你爹品格高尚,不然我怎麼會勸說他取代小皇帝呢?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大家禮讓一番,這是關乎大唐社稷福祉的事,他還能做世外仙翁獨善其身,這不是把國家利益當兒戲嗎?俗話說,人心不可違,你還是讓他順應潮流吧,不然的話就是誤時誤國啊。」劉幽求居然有點想流淚的感覺,好像他在求自己的爹上位當皇帝一樣熱心,大唐皇位的金牌推銷員非他莫屬也。

唉,這麼好的革命同志,這麼公而忘私的高貴品格,後來居然被李隆基降職外貶,憂憤而死,好人沒好報的樣子,不知搏什麼,反正是伴君如伴虎也。

反正最後是劉同志這麼苦苦相求,李隆基兄弟也有點感動了,於是入宮面陳相王,曉以大義,再次力挺他做皇帝,相王才吞吞吐吐地學宋太祖勉強黃袍加身的招式。24日,小皇帝在太極殿東側向西而坐,好像有點獃獃的樣子,因為他知道他從來都是傀儡,也不知什麼時候下台。唉!俗話說上台容易下台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果然是怕什麼來什麼。相王站在哥哥的靈柩旁邊,從來都是好玩弄權柄的太平公主,果然立功心切,怕好心腸的四哥不敢開口,於是對自己的侄兒小皇帝說:「你能不能為了國家計把皇位讓給有才的皇叔呢?」熱心的劉幽求也繼續鼓起三寸不爛之舌鼓動說:「國家現在正多災多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極需要有能力的領導來振興大唐,我知道少帝從來都是以天下蒼生為重,也很仁愛孝順,追隨堯舜禪讓的光榮傳統,很多時候都能出於公心,相王現在代替少帝的重任,以帶領國家走出困境,也是對侄兒你的一種厚愛。」反正成不成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劉同志先給小皇帝一頂高帽子戴戴。

到了這種光景,少帝不同意也得同意啦,如果不想沒命的話。於是,便根據小皇帝制書傳位給相王,當時小皇帝還有點戀戀不捨地坐在龍椅上(舒服啊,君臨天下的威風誰不想擁有),心急又蠻橫慣了的太平公主好像怕小皇帝臨時變卦似的,立馬上前對他說:「天下人都已經歸心於相王,這個御座已經不是侄兒你的了。」於是硬是把他拉了下來,「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故事也就這樣發生了,相王成了皇帝,小皇帝仍然干他的溫王去了,反正該幹啥幹啥去。

因為此一大功,加上在誅滅二張時就顯示了」鎮國太平公主」的多謀善斷,使太平公主更成了政壇炙手可熱的人物,儼然第二個武媚娘出場,也從此過上了不是女皇的女皇生活,反正強勢的太平公主和曾經暗戀她的侄兒李隆基,最後因為皇權的爭鬥,使這對在剿滅韋氏集團中結成政治同盟和深情厚誼的姑侄,因利益的重新分配也最終翻臉,轟轟烈烈地走向反面,成為了不共戴天的仇敵,雄才大略的李隆基再次顯示了他的英雄本色,先下手為強誅滅了他曾經心儀的偶像,那個裙裾飄飄、威風八面、風姿綽約的姑姑,從此迎來了他的光輝歲月,也就是那歷史上流光溢彩的李隆基盛唐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碼農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碼農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