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稅導致民眾懶散

重稅導致民眾懶散

讀好書

開書目

稅收的重擔給民眾帶來艱辛,艱辛又引發疲倦,疲倦再引發懶散。

《論法的精神》(法 / 孟德斯鳩)

導彈熊:

刁民胡說!但是好像也有道理。有沒有可能不收稅?這顛覆了常識。不收稅就沒有政府,沒有政府就沒法管理,就沒法提供公共服務,沒有管理和公共服務就會亂套。比如沒人出錢養活警察,就沒人抓罪犯,那好人可就慘了。

且慢,真的是這樣?

我們其實不知道還有沒有別的選擇。沒有做過一個真人實驗,也不知道實驗從小空間拓展到大空間後還是否同樣奏效。

算啦,不想入非非了,我肯定不是無政府主義者。我想說的是稅收制度這個東西好奇怪,施行了幾千年了,好像還是雞一嘴鴨一嘴,各有各的道理。

我是經濟學外行,但據我觀察,如果施行普遍的輕稅政策,好像沒有誰會受到損害。甚至重稅也不是問題,如果重稅沒有花在養活海量官僚,而是花在提供豐厚福利上的話。因為要承擔高福利而實行高稅收,這個也會引發爭議,主要是勤快人養活懶漢,也是一種不公平,這個畢竟好辦。可怕的是重稅養活了官僚,官僚的貢獻低於他們製造的麻煩,而官僚理直氣壯地維護重稅。

另外:能夠真正施行輕稅的前提,是施行重稅會遭到有效抵制。如果這個抵制無效,只是淪為段子和死無葬身之地的帖子,輕稅與否取決於君主慈悲心,那所謂輕徭薄賦就是一個笑話。

我們見識過歷史上的輕徭薄賦,能不能真正落實另說,關鍵是不是真心都不好說,畢竟每次這種選項都出現在玩不下去的時候,不這樣的話,船就沉了。

一個社會對農業的依賴躍升,對水利的依賴就越深。一個河流域文明的的河流越長,對社會規模的依賴就越強,這是因為,這個社會想要避免河流上下游居民之間的水資源爭奪,甚至戰爭,其國家規模就要攬括整個流域,版圖的長度或寬度就不能短於河流的長度。另外,對河流的治理,也必須是全流域的治理,像大禹做的那樣。否則,拒不治理,等於不治理。水要治,要全治,水要治到哪裡,政權就必然覆蓋到哪裡……世界歷史證明:並非方式治水的地方,一定有專制;也非不治水的地方,必無專制,比如沙皇俄國。推動專制的不是治水,是治水的規模。大河流域的農業社會,必然產生國家規模依賴,這種依賴只要來自水利、安全和救災三方面的需求,從而迫使它選擇天下國家,而非城邦國家體制,走上建立大規模世界性帝國的發展道路。

《公天下:多中心治理與雙主體法權》(吳稼祥)

導彈熊:

集體主義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積澱,集體主義是專制主義的天然盟友,好的時候集中力量辦好事,壞的時候集中力量辦壞事,無論好事壞事,個體都裹挾其中,運氣好了就沾點油水,運氣差了一起倒霉。今天也許該調和一下,既不要絕對的集體主義,也不要絕對的個人主義,關鍵是劃分清楚集體和個體的邊界,然後用法律鞏固下來,誰冒犯誰都不行。

官吏們相信只要把人民相互隔離,他們就不可能聯合起來向統治秩序挑戰。從17世紀開始,幕府將軍和各藩發布了一連串規定消費模式的調零,作為進一步強化身份差異的手段。但是很清楚,不服從是普遍的。加賀藩首府金澤的一封奏報表明,富有的町人通常無視關於衣著的規定,他們樂於付一小筆罰金,或者滿足於向艷羨的鄰居炫耀他們最好的衣服。作為代價,他們得耐著性子聽完官員關於社會責任的說教。據19世紀初一位生活在江戶的敏銳觀察者記載,甚至在江戶,「將軍們的公告和法令也被稱為『三日法』,沒有人畏懼,也沒有人注意它們。三天之後它們就無人理睬。」

《日本史》(美 / 詹姆斯·L·麥克萊恩)

導彈熊:

歷史證明老百姓有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傳統,那就是把明顯違反人性和規律的政令當做耳旁風,在一種消極怠工中,讓這些腦子進水的覺得最後無疾而終。但是這有個前提,就是當國者不足夠強橫。日本幕府對富人不夠剛性,是因為商人最初沒有政治地位,但他們通過給各藩借錢放貸,以及靈活掌握討債和免債的手段,逐漸獲得了影響力,所謂「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諸侯驚懼。」最強大的那個統治者,也不會和錢過不去。

明代實行戶制,將人民分作軍戶、民戶、匠戶、灶戶,戶籍世代相傳,不得擅改,百姓也不得擅自離開本鄉,平民社會因此獲得了一種機械組織起來的秩序,朱元璋力圖以此來克服流民問題,但明朝社會相較於宋元喪失了自由空間。元帝國滅亡,連帶毀掉它建立的龐大外貿體系,大明立國便意味著與中亞、西亞的貿易中斷了,沒有了外部拉動,則內部經濟會立刻陷入困境。如此一來,大明能在立國後不到十年便恢復經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搞起了對貨幣需求量很低的准計劃經濟。

《樞紐:3000年的中國》(施展)

導彈熊:

用戶籍制度克服流民難題,但最後毀了朱家王朝的,不還是脫胎於流民的流寇嗎?限制遷徙自由,人為給民眾貼身份標籤並以此限制其生活選項和基本權利,從來都是鞏固帝國的下下策,是治理智商枯竭的標誌。你可以認為我說的是特朗普。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擊壤歌》(佚名 / 先秦)

導彈熊:

脫離任何統治組織的自由勞作,在很久以前就不可行了,但人類其實有這種基因。任何治理模式,在滿足它所必須追求的利益求索時,也得和這種基因做一種妥協,這大概就是古代所謂仁政和今天所謂釐清政府和市場邊界的生物基礎。是要有一套辦法管理社會,但也不能不給普通人以自由,這種自由是老百姓自己選擇還是有人施捨賜予,是區別治理好壞的重要標準。

在遙遠的未來,智人必定會逐漸進化,最終滅亡。這就是地球上的生命模式。最終,地球上將不再有適合生命存在的黃金,所有的生命都會滅絕。最終,太陽也會爆炸。宇宙會繼續存在,一直到我們所能想到的很遠的未來,但宇宙會變得更加寒冷、黑暗和簡單。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時期仍然是宇宙的春天,還有比這更棒的嗎?

《大歷史小世界:從大爆炸到你》(美 / 辛西婭·斯托克斯·布朗)

導彈熊:

據說美國人已經在著手研究移民外太空,再想到許多人夢想移民到美國,頓時覺得這就是真正的差異:人家要拋棄的土地是別人嚮往的樂土。其實有時候想想,天下烏鴉一般黑。有些人在任何國家都是享福的,有些人在任何國家都是吃苦的,我估計就是到了火星上,也得搞出一個議會來,而那樣的組織,無論設計多麼美好,其實都是靠收稅來養活的,這就回到了今天第一段話。火星上會有懶漢嗎?沒準也許差不多會有吧。

讀史使人明智

跟著導彈熊聽《資治通鑒》

收費入群

非誠勿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霸王花 的精彩文章:

還記得熒幕上的「霸王花」嗎 早早息影過上平凡生活

TAG:霸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