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不開酒的民族:每年50萬人因酒而死,世界盃管控被吐槽

離不開酒的民族:每年50萬人因酒而死,世界盃管控被吐槽

世界盃在俄羅斯如火如荼的舉辦中,這項全球最大的足球賽事自然也離不開酒精的助興,為防止醉酒鬧事,俄羅斯政府在世界盃期間對酒局及大型超市的酒精類飲品進行了嚴格的管控,甚至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之間都不允許賣酒,引起了俄羅斯民眾的不滿和吐槽,要知道,俄羅斯人可是真正離不開酒的民族。

在俄羅斯人眼裡,伏特加的地位等同於男人的第一任「妻子」,幾乎所有俄羅斯男人在成人前都喝過伏特加,甚至於俄羅斯高中生畢業當晚都要喝一杯伏特加,紅白喜事、親友聚會更是缺不了這種無色晶瑩的烈酒了。所以,伏特加博物館也成為俄羅斯對外宣傳的一張特殊名片,其中最著名、最有特色的聖彼得堡伏特加博物館更是常年人滿為患。

這家不算小的私人伏特加博物館,其來歷更是隨意到難以置信:一位俄羅斯教師和和一位工程師在飛機上相遇,兩人雙雙點了一杯伏特加,結果空乘表示只剩下一杯的時候,邊上一位醫生掏出了一瓶伏特加,三人因此結識暢談不止。最終談到蘇格蘭有威士忌博物館、法國也有香檳博物館,但俄羅斯卻沒有為國酒伏特加建立一座伏特加博物館(實際有兩家,但皆屬小規模)。

為此,三人用空閑時間收集全國伏特加、酒器以及製作方式,最終在教師家中開設了這家俄羅斯最大、最全,也是記載最為詳細的私人博物館,短短几年時間就廣受好評。有趣的是,這家博物館的主題卻是勸誡諸君切勿過量飲酒。

俄羅斯人有多愛伏特加?說出來很多人都不信。1478年時,伏特加(當時稱之為「谷酒」)因製作、原料都相對簡單而被當成禦寒之佳品,經歷了多次改良才開始在全國流通,直到元素周期表的發現者門捷列夫研究出了更為標準的配方後,才正式命名為伏特加。

但伏特加的命運卻堪比「曠世絕戀」般坎坷:無數次被禁又無數次解禁,直到蘇德戰爭爆發,斯大林下令必須保證前線戰士每天都能喝到100毫升的伏特加來抵禦低溫,發動全國公私酒廠全力釀酒,伏特加在俄羅斯人眼裡的地位從此居高不下。

關於俄羅斯人與伏特加的趣聞更是數不勝數:1648年莫斯科酒館發生一起酒資糾紛,結果卻引起全國上下效仿,當地官員介入調查後都快「哭了」,居然有30%的男性都欠著酒館的酒錢。政府為此收回伏特加銷售權後,俄羅斯人又學會了自釀伏特加,如今廉價到僅售50盧布(約人民幣5元)一瓶的無標伏特加多數是私人自釀酒。

俄羅斯人喝伏特加的方式往往是冰鎮後直飲,200毫升一杯的冰鎮伏特加初入口時猶如冰塊般淡而無味,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五臟六腑被火焰點燃般的炙烤感。更令人無語的是,俄羅斯人在體驗了冰鎮和火燒般的極致感覺後,還會美滋滋的咬上一口腌制到掉牙的酸黃瓜......

沒喝過伏特加的人會很好奇,如此備受寵愛的酒必然有其獨到之處。但真正來說,伏特加既沒有白蘭地的花香也沒有威士忌獨特的口感,更不用說中國白酒那般的醇綿了。因此,俄羅斯人面對質疑的時候往往會毫不在意的揮揮手:「喝伏特加就是體驗俄羅斯生活,過程不重要,最終不都是喝醉嗎?」

話雖如此,俄羅斯人卻沒有勸酒的陋習,宴請親朋好友時喝醉的往往是主家,但來客願意喝醉的話,主人是鐵定也要醉的,人均年消費28瓶酒也因此而來,絕大部分都是在聚會上喝掉。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給出一組數據:俄羅斯人均年消費的酒量排在全球第四位,達到了15.76升(約28瓶普通裝的量),但俄羅斯人的酒精攝入量卻高居全球第一,伏特加「居功至偉」。醫學雜誌《柳葉刀》曾做過一項調查,指出俄羅斯15-54歲之間的人口死亡,約有52%是因為酒精中毒,2006年時俄羅斯人的預期壽命僅為60歲,大大低於歐洲平均水平。隨後,俄羅斯公共商會表示酒精消費量增長三倍,導致每年都有超過50萬人因酒而死。

因伏特加而起的爭議簡直可以說數不勝數:上個世紀80年代,俄羅斯2/3的謀殺和暴力犯罪是醉酒者犯下的;醉酒司機一年導致14000名俄羅斯人在車禍中喪命;1995年被捕者當中約有3/4都或多或少受到酒精影響;2008年俄羅斯有38406人酒後自殺,慢性酗酒者因逃避治療而被關押兩年以上的就有數千人;俄羅斯預防醫學中心甚至想出一個替代療法,假裝在酗酒者身體內植入一塊晶片,並警告他再度酗酒會導致死亡,據說效果頗為明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在陌路 的精彩文章:

寧負全球也要捕鯨:冰島宣布捕殺191頭鯨魚,專供日本和遊客
最浪費國家:4000萬公頃耕地被荒廢,人均15畝白送都沒人要

TAG:行走在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