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我不是葯神》不是中國版《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為什麼《我不是葯神》不是中國版《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我不是葯神》已經刷屏了朋友圈好幾天了,豆瓣高達9分的評分也讓本片成為了自《無間道》之後第一部有此高度的華語電影。

《我不是葯神》的熱映讓很人想起另一部題材相似的電影《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在微博的網友評論中,這樣的聲音並不少見。

直截了當地說:《葯神》不是中國版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只要看過兩部影片就會發現,他們除了在故事中都有「葯」這個元素之外,無論從類型和主題上,其實並沒有太多相似之處。

簡單來說:

《我不是葯神》的結構更接近於《煎餅俠》,是一部面向市場和最廣大的觀眾群體的類型片製作。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則是一部經典敘事的傳記電影,突出演員表演為主的「奧斯卡頒獎季電影」中的佼佼者。

這裡小懂要來解釋一下:每年年底到次年2月奧斯卡典禮,就是好萊塢各大獎項的頒獎揭曉時候,就是「頒獎季」。顧名思義,頒獎季影片有著鮮明的特點以及「目的」——我就是來拿小金人的。

而奧斯卡青睞的影片類型以傳記片和歷史片為主,《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影片改編自一位名叫羅恩·伍德魯夫的德州電工的真實經歷。他在被確診患上艾滋病並被醫生告知只有30天生命後,為了活下去,他開始研究各種抗艾處方和替代療法,並走私來自世界各地未經批准的藥物。他成立了一個叫做「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地下組織,在自己走私藥物的同時,變相給更多的艾滋病人提供非法藥物。

他最終在1992年9月去世,離他被告知只剩30天可活已經過去了2557天。

這個人物本身的戲劇性和傳奇性不言而喻,並且對於演員來說,飾演有真實原型的角色難度和挑戰性最大,尤其是歷史人物。當然,他們的表演也不同於我們熟悉的「特型演員」。在塑造歷史人物的時候,改變自己外觀是常事,主角馬修·麥康納就為了角色暴瘦42斤。

從《魔力麥克》里的性感舞男,變成了瘦骨嶙峋的艾滋病人。

和他在片中搭檔的還有傑瑞德·萊托和詹妮弗·迦納來兩位非常優秀的演員,三個人的表演都魅力十足。最後影片拿了大大小小29個獎項,包括馬修·麥康納和傑瑞德·萊托包攬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足以證明他們表演的出色。

再來看看《葯神》。

故事是一個潦倒的神油店老闆程勇意外成為了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收穫巨額利潤的他,也開始收穫尊重,被病患們冠以「葯神」的稱號。可是,他試圖擺脫這種生活後,殘酷的現實讓他重新開始了一段救贖。

從情節上看,好像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差不多?但是兩部影片最大的差異也在這裡:主人公自己是否是病人。

羅恩·伍德魯夫在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後,第一反應並非是對於死亡的恐懼,而是他自己的「恐同」心理。艾滋病在當時被視為「同性戀病」,在民風彪悍,男性雄風呼嘯的德克薩斯州,知道自己得了艾滋比讓他死了更難以接受。「直男癌」說的就是伍德魯夫這樣的人。

說他是個混蛋也不為過,他一事無成,黃賭毒沒有不碰的,也是這種混蛋性格讓他的意志無比堅強。

醫生告訴他他只有30天生命,喚起了他的「求生本能」。電影中有一句台詞,他換上衣服執意出院,迦納飾演的醫生關心他,他卻沒好氣地說:「我寧願死在路上。」這是推動他日後建立「買傢俱樂部」變相賣葯的推動力。

他對待同性戀的態度,是貫穿電影的一條暗線。他遇到了萊托飾演的同性戀雷蒙,起初他對他避而遠之,嗤之以鼻。一次在超市裡偶然遇到自己當初的好朋友時,他為了維護雷蒙,和朋友翻臉。這一切,都是出於角色的主動性,也就是「動機」。

《葯神》中的程勇則相反,他只是因為窮困和偶然,接觸到了印度仿製葯這個機會,為了完成走私他開始進行「組隊」。這樣的情節,就類似於《煎餅俠》中大鵬因為要拍一部電影償還巨額債務,組建草根攝製組的過程。

隨著故事的發展,程勇本身發生了「劇變」,他從一個油膩的中年離婚男變成了一個團隊的領導者,一個敢於出頭的「勇哥」,一個能夠有能力幫助他人的「葯俠」。隨著危機(經濟問題)的緩解,程勇也遇到了和「煎餅俠」(不用再拍電影了)一樣的問題——接下來何去何從?他本身無病痛煩惱,而賣仿製葯終歸風險巨大。

程勇選擇了和團隊決裂,試圖置身事外。而這之後造成的悲劇性後果,讓他良心不安,讓他寧可賠上一切,也要努力彌補和挽回自己當時的決定。用最常用的名詞來定義,整個過程就是程勇的「人物弧光」。

大多數觀眾都期待在影院中和角色經歷一段不可逆轉的人生旅途。

《我不是葯神》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放在一起,一個意外捲入是非,完成自我救贖並且犧牲自我的旅途,和伍德魯夫的註定的悲劇命運對比,前者無疑要更具有感染力。《葯神》在調性上有一個先喜劇後悲劇的變化,也是基於這樣邏輯。

在電影之外,兩部影片在現實意義上的不同之處更加顯著。

如今《我不是葯神》能夠刷屏,不僅在於電影層面的優秀:製作、故事、立意、演員、營銷……每一個環節都值得誇讚。最打動觀眾的,正是影片對於社會議題態度和人文關懷,而這個層面,在中國電影中幾乎「罕見」。

只是出於某些原因,以及創作者自己的「故作聰明」,中國電影長期架空於社會現實。哪怕是犯罪片、動作片,甚至愛情片,都要發生在「濱海市」這樣的虛構地點,更談何觸及社會議題?

把《葯神》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簡單相提並論是不公平的,也是缺乏尊敬的。《我不是葯神》從來不是「中國版的《某某》」,而一個「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也不可能是「上海買傢俱樂部」;程勇也不是「葯神」,他背負了背叛朋友信任的責任,並且最終付出了法律上的代價。

但是這部電影足以讓整個社會探討並關注到影片中的設置議題並有可能對現實產生積極影響,讓電影從業者收穫尊重和票房,這也不是一個兩個小金人所能夠衡量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小姐駕到 的精彩文章:

TAG:懂小姐駕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