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赫魯曉夫最得意的政績之一,曾藉此回懟尼克松,但最終成落後代表

赫魯曉夫最得意的政績之一,曾藉此回懟尼克松,但最終成落後代表

文|黃金生

如今,赫魯曉夫樓已經成了貧民區的代稱,變成俄羅斯各城市政規劃的一大沉重負擔。不過在建造當初,雖然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它畢竟圓了很多人的住房夢,很多人也曾因能住進赫魯曉夫樓而自豪,為解決蘇聯的住房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9年7月23日,美國國家博覽會在蘇聯首都莫斯科開幕,這是美蘇和好的一大信號,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出席了開幕式。因為是美國國家博覽會,展會上都是美國的住房模型和家用電器,尼克松想藉此向觀眾展示美國市場經濟治下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和多樣化,遭到了赫魯曉夫的反駁。當兩人緩步走到一棟美國樣板間設備先進的廚房前時,尼克松有些得意,說:「這是一所典型的美國住宅,幾乎任何美國工人都能住得起這樣的或類似的房屋。」赫魯曉夫則不屑地回答:「你以為我們會被驚得目瞪口呆?事實上我們新建的房屋也將有這些設備。」他接著說:「在美國要得到這樣的房子得有錢才行,而在我們這裡,只要是蘇聯公民,都有權獲得分配——可是如果美國人民沒有錢,那他只有權睡人行橫道。」

赫魯曉夫最得意的政績之一,曾藉此回懟尼克松,但最終成落後代表

赫魯曉夫時期,工人們正在位於俄羅斯南部的克拉斯諾達爾市建造公寓樓

廚房辯論中,赫魯曉夫自認為有回懟尼克松的資本。「赫魯曉夫樓」圓了很多人的住房夢,到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時,近1/4(約5400萬)的蘇聯人住進了新居。拜其所賜,1961年,蘇聯的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達到1.27億。1967年,一位美國國家標準局官員表示,「蘇聯人想發明世界上唯一的大規模廉價住宅建設模式,他們所做的一切讓人吃驚。」

與今天相比,當時的蘇聯民眾對赫魯曉夫樓十分歡迎,因為這解決了困擾他們很長時間的住房緊張問題。大批棚戶區居民喬遷新居,找到了安身之所。為照顧蘇聯人民的「審美情趣」,使這些「火柴盒」看上去不那麼壓抑,赫魯曉夫下令在樓與樓之間裝點綠植、人造山丘和池塘。由此,這些新式社區成了空間開闊、象徵美好生活的時代標誌。

蘇聯解體後,赫魯曉夫樓越來越跟不上現代居住標準,成了落後的代名詞,有條件的人搬進了新公寓,離開了赫魯曉夫樓。它的優點漸漸不明顯,而弊端越發暴露出來:面積太小,房屋結構嚴重不合理,抗震性很差,居住其中生活很不方便。這些狹窄的房屋過於集中,很快成為髒亂差城區的典型,既影響市容,又不利人們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於這些樓都是突擊建造,時間倉促,工程質量問題堪憂,許多歷經多年使用已成了危房。住在裡頭不免人心惶惶。很多居民搬遷到新建公寓,老房子也面臨遺棄、拆遷的命運,出現在《命運的捉弄》中男主所在的那棟赫魯曉夫樓據說已經於2012年拆除。

赫魯曉夫最得意的政績之一,曾藉此回懟尼克松,但最終成落後代表

1959 年,展覽中的蘇聯裝配式住宅模型

俄羅斯傳記作家葉梅利亞諾夫在這種赫魯曉夫樓第五層居住過16年。他寫道:「(赫魯曉夫)為一家人提供了一套獨立的單元房,這比它的很多缺點更重要。因此,我們為自家的屋子感到驕傲,經常在裡面接待客人,其中也包括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他們常說我們住得有些局促。??但我對它的愛是非常真誠的。當我們從中搬出去以後,這種感覺變得特別明顯。」2010年,曾在赫魯曉夫樓長大的俄國總理梅德韋傑夫在與大學生座談時說,雖然赫魯曉夫樓不好,面積又小,但應給予赫魯曉夫和他當時的決定應有的評價。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們國家的大部分居民搬進了這種樓房內,雖說居室窄小,舒適度低,但畢竟有了屬於個人的、自己的房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朝河湟大捷代價慘重,養活該地的駐軍更是耗資驚人
「招財貓」其實中國古已有之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