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追蹤700多對夫妻,原來好的感情在這樣的細節里

追蹤700多對夫妻,原來好的感情在這樣的細節里

新東方家庭教育微評

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是令很多人都嚮往的,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夫妻總會為一些生活瑣事爭吵不休,當我們想改善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努力,於是把精力都放在忙著掙錢、照顧孩子上,其實夫妻雙方更多的是需要傳遞尊重、分享權力,在生活中的點滴中學會浪漫,這樣才會慢慢地把「我和你」變為真正的「我們」。

文/書單君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爾斯泰的這句名言,道出了婚姻的本質。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很實用,它叫《幸福的婚姻》

這本書的作者約翰·戈特曼有個神奇的功能:他只要觀察和聆聽一對夫妻5分鐘的談話,便能預測他們是否會離婚,且預測準確率高達91%。

戈特曼能練就這般本事,是因為40多年來,他跟蹤研究了近700對夫妻,並從中發現了幸福婚姻的黃金法則。

普通的婚姻諮詢師會告訴你怎麼用高超的技巧化解衝突,可戈特曼卻認為,婚姻成功的秘訣根本不在解決衝突上,而在於平時的相處和魔鬼般的細節中。

他說,在兩個人的相處中,高情商至關重要。

今天,書單君就從男性的視角,與你分享我從這本書里看到了什麼,以及一個高情商的丈夫應該是怎樣的。

- 1 -

媳婦和親媽,你先救哪個?

這是一個世紀難題:媳婦和親媽同時掉進河裡,你先救哪個?

這難題,不僅婚前讓無數男人傷腦筋,而且婚後更是費盡心。

國產電視劇里常有這樣的橋段,婆媳相爭,男人夾在中間,哄完這個哄那個。一通忙活,然後危機暫時解除。可沒過兩集,同樣的衝突再次起來。

就在這樣的一次次調停、圓滿中,男人似乎樹立起一個高情商的形象。

但在戈特曼看來,這樣的做法有些蠢。

真正高情商的男人,不是努力左右逢源,而是敢於決斷。婆媳之爭的本質,是兩個女人爭奪一個男人。聰明的男人,懂得一早就把這場戰爭的苗頭掐滅。

書中有個經典的場景。

媳婦新進家門,廚藝不精,在巧手婆婆面前一直自慚形穢。為了挽回局面,她精心挑選了一家很好的西餐廳,和全家約定周日晚上去吃。她要給全家一個美好的夜晚,證明自己也有能力照顧好家人。

可就在她和丈夫傍晚回到家時,還沒進門,就聞到一陣陣噴香。原來,婆婆已經燉了一鍋她兒子最愛吃的小牛腿骨湯。問起「不是說好外出吃嗎」?婆婆淡淡地說了聲「我忘了」。但其實,她是在用行動示威:「她會什麼,我才是這個家唯一的女主人。」

此時,一邊是媳婦急得要哭,一邊是親媽滿懷期待,留給這個男人的問題,既細微又重大:在家,還是外出?媳婦,還是親媽?

接下來,他的選擇展現出一個高情商男人的素質——

這個男人先是去擁抱了媽媽,感謝她做的飯,然後提議把飯放進冰箱,堅定地要求全家按原計劃外出吃。

他是在用行動告訴老媽:「在我這個家,我媳婦才是女主人,我們要聽她的。」

老媽聽到這樣的決定,自己跑到屋裡抹了眼淚,但這個男人不為所動,他只讓爸爸去安慰媽媽。

在「親媽還是媳婦」這個世紀難題面前,戈特曼給出的回答異常清晰:先救媳婦,始終跟媳婦站在一邊。他說:

把配偶放在第一位,並建立「我們」這種團結意識,是婚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能容忍你父母對你配偶的任何蔑視之情。

婆媳之爭,難以理清,很多時候是因為男人沒搞清這個事實:結婚了,你和你媽媽,是兩個家庭,而不是一個。

這意味著這個家的核心是媳婦,而不是老媽。你媽自有你爸照顧。早早地讓你媽意識到你的立場,她會逐漸適應,也會讓婆媳更加順暢地解決如何育兒、做飯、裝修這些「高危」問題。

可在生活中,書單君仍看到有男人婚後,還把工資上交給自己的媽媽,而不是媳婦!雖然他媽不會亂花這錢,但我相信,他媳婦的心裡一定不好受。

把媳婦放在第一位,建立起「我們」意識,這時,你和她的婚姻才會迎來真正的開始。

- 2 -

高情商男人,懂得分享權力

對一個男人來說,由「我」到「我們」,並不容易。婆媳矛盾還只是牛刀小試,能不能分享權力,對男人也是一大考驗。

戈特曼在多年的婚姻研究里發現一個奇怪現象:

男人似乎有著固執天性,很難接受女人的影響。戈特曼做過研究,能真正尊重女人感受、聽取伴侶意見的男人,100人中僅有35人能做到。

他在書中寫道:

我見過很多怒氣沖沖的丈夫,也同很多憤怒的電台脫口秀主持人爭辯過,知道有些男人明目張胆地拒絕與妻子分享權力。他們不接受妻子的意見,也不考慮她的感受或想法。

可能戈特曼說得有些誇張,但在周圍,的確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

書單君有個女性朋友叫萌萌。

上個月,萌萌媽要從老家來他們這兒小住。萌萌媽很少來,萌萌很開心,想讓她看看自己的新家,很上心準備著。

她還跟老公預約周四的晚上,讓他幫忙收拾家裡。

可到了那天,她老公坐在電腦前,紋絲不動,萌萌喊他,他嚷著:「不知道我最近有個大項目在忙嗎?沒時間。」

萌萌一聽火就來了,她老公不是第一回這樣不幫她了:「提前說了,為什麼不能騰點時間?你工作的事是天大的事,我的事就不是事兒嗎?」

她老公也不相讓,他倆越吵越凶。最終她自己一邊哭一邊收拾著,她老公也沒來幫忙。當晚,兩人沒睡一屋。

而更普遍的場景是,當男人在打遊戲、看球、工作時,他們經常無暇分神去搭理女人。

記得大學時,同宿舍有人說:「有哪個男的能在遊戲中接女朋友的電話,那肯定是真愛了。」事實上,沒人接。有時接通,也迅速說了句:「忙著呢,回頭聊。」

這些事不大,但它呈現出來的男性態度,卻極大地威脅感情。

如果萌萌老公在溝通時,能夠注意到自己媳婦的需求(自己的老公願意提供幫助),他就會把工作提前調整好,或者真的不能,停下來說兩句軟話,局面會好太多。

一個高情商男人,應該願意分享權力,接受配偶對自己的影響。

戈特曼在書中舉了個很好的例子。高情商丈夫有個特點:做事一定跟妻子商量,如果妻子沒同意,他就反覆溝通,直到達成共識,他才做決定。

讓渡權力,小到馬桶蓋怎麼放,牙膏從哪裡擠,大到買房、買車,男人處處皆有可為。也正是在這樣的細節中,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我們」意識,才日漸穩固,感情才日漸甜蜜。

- 3 -

憋大招,還是點點滴滴?

有些男人對於浪漫,似乎有著很深的誤解。

辦公室小L就曾是「浪漫」的情種:為了哄女朋友開心,跑步要跑出個心形,為了給女友準備生日禮物,提前一個月學習木雕,他要雕出一個專屬兩個人的作品。

拿到禮物時,他的女朋友又感動又無奈。

感動好理解,我問小L為啥會無奈,他說,「為了跑出心形,學習根雕,他滿心想給她驚喜,結果那段時間都沒怎麼理她。後來才知道,她幾次想找我傾訴,都作罷了。」

小L不是不浪漫,而是太浪漫,浪漫到了本末倒置。

其實,浪漫不是憋大招。真實生活中的浪漫,藏在日常的瑣碎中。

戈特曼在自己的愛情實驗室里,曾看到下面這段對話:

丈夫朝落地窗外看,說:「哇!看那艘船。」

妻子從雜誌中抬起頭來說:「是啊,還記得嗎?它看起來像我們去年夏天看到的那艘縱帆船。」

丈夫「嗯」了一聲表示同意。

是不是感覺很無聊?但在戈特曼眼裡,這是絕佳的相處模式:如果雙方都能經常用這樣的方式對話,那麼他們的幸福婚姻將會繼續保持下去。

因為他們在跟對方靠近。

在好萊塢電影里,常會出現海邊度假、燭光晚餐的鏡頭,這讓不少人覺得浪漫就該如此。

但實際上,只有那些因在生活瑣事上保持接觸而持有愛情火種的夫妻,在外度過一個浪漫的夜晚,才會燃起激情。否則,很可能兩句不順就吵起來。

保持浪漫,每天都是機會。

比如,如果你知道她最近不順心,在上班路上,給她發條微信,鼓勵她,這時,浪漫就開始積累了;如果一早醒來她告訴你「做了一個噩夢」,你不是說「我沒時間聽」,而是說「我趕時間,但你現在可以跟我說一說,晚上我們再細聊」,浪漫又開始累積了。

這過程,好比攢錢,只是你存儲的是情感貨幣

在《幸福的婚姻》中,戈特曼說高情商的男人,懂得接近對方,他們會做到以下三點:

1、完善你的愛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有你的點點滴滴,包括你最愛的事物,你朋友的名字,你最喜歡的電影、音樂或者書……一個了解你愛情地圖的男人,將會讓你感到異常的暖心。

2、培養起喜愛和讚美。最好是猶如膝跳反射般的讚美。讚美不要怕誇張,不要過夜,看到哪裡值得讚美,就立馬說出來。當你們回憶感情,這些讚美、鼓勵的時刻就會冒出來。

3、接近伴侶而非遠離。當她興緻勃勃地讓你聽首她最愛的歌,即使再忙,也不要錯過跟她靠近的時機;當她跟你逛超市時,問「家裡洗衣液是不是用完了」,即使你不知道,也可以說:「我也不確定,不過我去拿一瓶吧。」

原則是,當伴侶發出請求時,別把她推開,要盡量滿足。

其實,《幸福的婚姻》這本書,說的不止是男人。它值得夫妻共讀。

高情商男人,不是在吵架時才剋制,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在平時就為情感編織安全網。

做一個高情商男人,並不容易,不僅是人情糾葛,更有天性的阻礙。但正如戈特曼所說:

我相信,高情商丈夫是社會演化的下一步,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性格、教養或道德品行上比其他男人優秀,這類丈夫只是弄明白了一些關於婚姻的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如何尊重妻子,以及如何向妻子傳達他對她的尊重

這種新型丈夫重新理解了什麼是成功,他們將家庭生活置於工作前。結果是,不僅他們的婚姻更加美滿,他們的下一代也會更加出色。

所以,愛需要學習,婚姻需要成長。

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

攜手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

為深陷婚姻旋渦的愛情男女們,推出

「婚姻家庭指導師」項目!

如果你深處婚戀的痛苦之中

不知如何走出這種痛苦

來聽課是你最好的選擇,在這裡學會理解愛的真正含義,成為共同成長的伴侶。在這裡,幫你認識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找到走出痛苦的道路。

在這裡,你能收穫什麼?

第一單元:婚戀關係

深度了解你的婚戀關係

主題討論:如何正視婚戀中的自我

講師:周小鵬

第二單元:夫妻關係

處理夫妻關係的藝術

——如何帶領你的伴侶成長

夫妻衝突個案分析與指導

主題討論:如何處理婆媳關係及其他家庭關係

講師:張李璽、李洪濤、佟新

第三單元:婚姻家庭與法律

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婚姻家庭權利

(包括財產保護與繼承權等)

授課講師:李小波

第四單元:親子關係

建立支持型的親子關係

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講師:李小波、沈奕斐

第五單元:親密關係

性·愛·婚姻

常見的性關係問題及調適

主題討論:如何在家中講性教育

講師:彭曉輝、劉佳閩、王龍璽

第六單元

新時代下婚姻和家庭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方式

講師:佟新

培訓講師團

佟新

法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會長

李小波

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科教頻道 《法治中國60』》法律專家;《第三調解室》法律專家

張李璽

博士,原中華女子學院院長,兼任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

周小鵬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常務理事,「愛我們」學院創始人、婚戀專家,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

李洪濤

教授,政府特貼專家。曾任社會工作系主任,現任學院圖書館館長。

沈奕斐

博士,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家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研究部主任

彭曉輝

彭曉輝,華中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華中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前副院長。世界華人性學家協會副秘書長兼《華人性研究》總編;中國性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性學會性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劉佳閩

清華大學學生辦公室 導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成年人的家庭里,「界限」難能可貴
梅西沒了世界盃還有青梅竹馬的愛情:我所有榮譽都比不上她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