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相觀」/「總相觀」
既然「別相觀」的每一相都有正能跟負能的這兩個部分,「體能」跟「知能」就是負能,「正能」跟「智能」則是正能,那我們能不能有一個修法,只要產生「正能」就好,負能的不要呢?有,那叫作「總相觀」。
「總相觀」,「三十七道品」里叫作「四正勤」,「總相觀」跟「別相觀」不一樣,「四正勤」的定義:凡是「善的」(善,就是正的)已發那就令成熟、永不退,未發那就速成長、使不退。那麼「惡的」呢?已發趕快熄滅、永不起,未發就還沒發生的,就不要發生了。
你看看,五蘊、十八界,又加十二因緣,再加上四聖諦、四念處,這麼加一加(5+18+12+4+4)就將近四五十個了,一個一個作別相觀,這樣修不是很累嗎?那麼,現在統合起來分四大類,叫「別相觀」。然後綜合起來成一大類,就是「正的」,我就讓它成長、不後退;「負的」把它消除不再起,那這樣就簡單化了。
修行到這裡「簡單化」,綜合起來能依體運用的時候,就一起一切起,一成一切成,這是要從總相觀來的。那假如是「別相觀」,你沒有辦法一成一切成,也沒有辦法一起一切起。所以,透過「別相觀」的叫「漸教」,到「總相觀」就叫「頓教」。
那麼,到「總相觀」完成的時候,四神足就來了,你成就不成就看你「四神足」,就是念、進、欲、觀。這個「觀」有的時候是翻譯成「慧」,觀慧連在一起。那個「進」也叫「勤」、也叫「進」(精進的意思),一個「欲」沒變,「念」也沒變,所以念、欲、進、觀,這個叫「四神足」。
所以大家想想看,在修行的時候是一步一步走上來的,那你要是前面的基礎沒有,後面就很難用哦。那個「別相觀」要不要真的每一條每一條來呢?其實前面的一兩條通過,後面的就會很快通過。當然有些人因為資糧道的關係(我們又叫作「業障」),在某個地方它會特別把你卡住。
那假如照我講的前面一兩個通過,後面就統統通過了。那前面一兩個通過,後面你沒有檢驗的話,當你的「業障」來臨的時候,那你就會說「我的天啊,怎麼會遇到這樣?不是一成一切成嗎?我一成、二成,怎麼沒有一切成呢?」那是因為你在「別相觀」里,沒有一個一個的去「檢驗」。
擷自《普賢心經》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