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提供便利不是侵犯隱私的理由

提供便利不是侵犯隱私的理由

近日,美國社交巨頭Facebook被曝申請了一項專利,能夠監控用戶的行為、錄製用戶的對話及周邊的環境音等,這讓Facebook再次受到隱私保護的質疑。

無獨有偶,有國內用戶發現在vivo NEX手機上使用百度輸入法,在無任何操作的情況下,手機會顯示「百度輸入法正在錄音」。

儘管兩家公司都否認相關技術會泄露用戶隱私,但公眾依然對此存有疑慮——這些掌握隱私的公司是否會信守承諾,是否會因為人為原因發生意外。無論如何,相關技術被發明以後,就給隱私泄露開了一個口子,彷彿懸在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人人自危。

進入信息化社會以後,用戶個人信息的複製和傳播變得極為方便。互聯網企業收集用戶信息的能力是強大的,所謂大數據技術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讓生活更加便利。然而,個人隱私在不經意間泄露,也逐漸成為常態。

在隱私保護的問題上,一些互聯網企業似乎扮演著運動員和裁判員的雙重角色。它們一邊利用用戶信息開拓商業版圖,比如開展「大數據殺熟」;一邊又單方面制定隱私保護條款,讓用戶被動地接受。在這樣的情形下,外界對其「監守自盜」的擔憂就難以消除。

其實,無論互聯網企業有沒有真實地侵犯隱私,有沒有在未獲得用戶認可的情況下利用個人信息,只要它們開發出相關的技術,擁有奪去隱私的能力,他們就理應接受社會更嚴格的監督。值得反思的是,與狂飆突進的互聯網產業發展相比,政府、社會為信息社會制定規範、出台牽制措施的步伐仍然明顯落後。

信息技術深刻地改變著社會和個體生活方式,在出行、飲食、健康等諸多領域,重新塑造了行業形態。但是,一些最基本的公民權利並不會因為社會模式的更迭而變化,隱私就是其中之一。與其繼續糾結於技術是否有「罪」,不如儘快給技術創新制定完善規則,提高預判能力,讓技術發展更好地與社會倫理與秩序契合。畢竟,從大家感受到泄露的恐懼那一刻起,隱私保護的底線就已經被逾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在祖國的工作是最大的貢獻
我國起重能力最大的深水打撈起重船正式列編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