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金融體系下 如何構築平台核心競爭力

新金融體系下 如何構築平台核心競爭力

?

- 陸 行 之 語 ID:luxingzy -

對於全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2018年可謂是一場超級大考,在這場大考的前前後後,我們見證了多少家平台的從興起到沒落,可謂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面對著互聯網金融如此紛繁複雜的發展大局,互聯網金融平台的核心競爭力究竟何在?

6月30日,一個被中國不少光速成長的網貸和基於網路理財平台視為告別的日子。所謂「6·30大限」,指的是有關部門發布的《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下稱29號文)中關於各互金平台在今年6月30日前將各自違規業務徹底清零的要求。

按照最新進展,市場人士普遍判斷,由於負責該項工作的主管機構思路已發生微妙調整,部分完成自查工作的平台迄今未能完成備案,所以,原來必須於6月30日完成的上述工作將大概率延後。

但是在6.30之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已經全面大洗牌了,此前並稱為高額返利「四大金剛」的唐小僧、錢寶網、雅堂金融以及聯璧金融全部陣亡。而與此同時,與唐小僧、聯璧金融同處上海的網貸平台管家金服亦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法人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拘留,公司業務運營進入非正常狀態。

從網貸行業上半年的整體情況來看,業內正常運營平台逐月下降,問題平颱風險不斷暴發。據不完全統計,1月份,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為73家,其中問題平台24家(跑路5家、提現困難18家、經偵介入1家),停業平台48家、轉型平台1家。2月份,共有14家問題平台,41家停業轉型平台。3月份,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為41家,其中提現困難7家,跑路6家,停業平台27家,轉型平台1家。4月份,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為43家,其中問題平台14家。5月份,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為38家,其中提現困難8家、跑路2家,停業平台28家。而6月份(截至6月29日)數據顯示,問題平台共有34家,停業及轉型平台12家。

那麼,在現在的這個大環境中,到底互聯網金融的企業到底要如何去做,才能真正實現業務的穩定發展呢?畢竟在這個互聯網金融的全面規範時代,平穩發展遠比高速增長重要的多,而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做到這些呢?

對於互聯網金融來說,安全遠比黃金更重要,相比於傳統金融企業依靠大量線下物理網點和抵押物所進行的風險控制來說,互聯網金融在這方面的優勢並不突出,互聯網金融真正的優勢來源於科技的創新,隨著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金融科技的不斷深入,用科技手段來提升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才是一個核心關鍵。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不斷湧現,區塊鏈、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在金融服務中不斷得到運用,「金融+互聯網」的新型互聯網金融運營模式給金融行業的未來帶來了無限的可能。金融科技在互聯網金融行業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普及,只有不斷加強自身平台的技術及創新能力,才能在未來創新中佔據優勢。

其次,是需要構建以場景為核心的用戶體驗體系。眾所周知,用戶需求是一切創新的出發點,這一點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表現得尤為明顯。互聯網金融平台應時刻關注用戶的使用體驗,根據不同時期的用戶需求進行平台優化,升級用戶體驗。隨著各類互聯網創新產品、創新平台、創新模式越來越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的便捷、高效、貼心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也越來越多,可以說,互聯網金融科技的創新最終造福了廣大用戶。

未來用戶更願意為服務買單,通過及時了解用戶需求,進行服務創新,把為用戶多元化的服務做得更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誰能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金融服務,讓用戶找到認同感、歸屬感,用優質的服務觸動用戶內心,誰就能找到商機。在這種形式下,「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和服務創新顯得尤為重要,相信這也是未來互聯網金融企業能夠長久生存的關鍵所在。

在這個互聯網金融全面規範的大時代里,太多的平台其實都是因為發展的太快最終陷入了困境,只有把金融科技融入到自身的企業當中,真正服務好用戶才有可能實現業務的穩定與發展。

文章已在以下平台推送,如需轉載請聲明

作者簡介:Jason 詹森,外匯社區交易員,擅長用槓桿交易穩定獲利,運用通道策略交易法準確抓住高低入場點位。致力於研究美指,匯市及市場金融的大區間研判,對市場有敏銳的判斷和獨到的見解。以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為前提,善於通過技術分析方法把握中短期交易機會。

GIF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行之語 的精彩文章:

TAG:陸行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