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盃廣告:洗腦一時爽,未來火葬場

世界盃廣告:洗腦一時爽,未來火葬場

作者 |娟姐

編輯 |小花

本文為拖鞋哥新傳考研原創作品,轉載請授權

「升職!加薪!升職!加薪!升職!加薪!找工作!直接!跟老闆談!找工作!上!BOSS直聘!」

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蜂窩?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蜂窩?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蜂窩?

「升職!加薪!升職!加薪!升職!加薪!找工作!直接!跟老闆談!找工作!上!BOSS直聘!」

馬蜂窩boss直聘知乎都懷著「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的信仰,誓死在15s內把品牌名說足三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消費者:這重要嗎?對我們來說,這就是廣告啊,如果非要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不是重要,是不要啊!

世界盃作為今年夏季的最大IP,正如白岩松所說:「世界盃除了中國足球沒去,其餘的都去了」,面對如此集中的消費者和目標人群,廣告主們當然不會放過。

據統計,中國在世界盃上的廣告投放創歷史新高,根據市場研究公司Zenith發布的最新數據,2018年世界盃期間各國企業投入的廣告費用總計達24億美元(約合154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盃期間的廣告支出最多,達到8.35億美元(約合53.5億元人民幣),是美國4億美元的兩倍,更遠高於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

(http://www.sohu.com/a/238557084_99900941算一算世界盃的「經濟賬」和「廣告賬」丨體育經理人)

對於國外球迷來說,「哪哪都是中國品牌。」對於國內球迷來說,哪哪都是知乎BOSS直聘馬蜂窩的魔音。

每個廣告從誕生開始,從頭到腳都是對利潤的追逐,有的遮遮掩掩,欲說還休,有的大大方方,毫無掩飾。

利潤與廣告效果直接相關,也是廣告永恆的主題,廣告主在意廣告曝光度、好評度、轉化率,廣告公司以效果為導向設計製作廣告。

作為一個廣告人的自我修養,暫時先放下道德制高點來討伐知乎boss直聘馬蜂窩的洗腦,單純從效果來看待一下「聲名狼藉」的三大世界盃廣告。

參照ABC理論,從認知、態度和行為三個層面來看三大世界盃的洗腦廣告。

ABC態度模型是消費者行為學當中一個關於態度的理論模型。該模型認為,態度是由感情(affect)、行為傾向(behaviour tendency)和認知(cognition)三部分組成。

認知,讓消費者注意到,知道品牌和企業,這是一切營銷的前提。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有流量才拿到營銷的入場券。在啤酒和龍蝦味的日子裡,葉茂中設計的洗腦廣告創意,成為了國內球迷的靶子,罵聲也算流量,無形中,品牌和廣告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和話題。

從認知來看,似乎三大廣告的曝光度和記憶率做到了最優化。世界盃的球迷們,加上各大新聞網站、新浪微博等的病毒式傳播和二次曝光,百度的熱搜指數顯示,馬蜂窩和boss直聘、知乎在世界盃期間,成為熱搜體質。

數據摘取自百度指數,移動趨勢

同時,葉茂中在採訪中推崇這樣的營銷理念「在爆點事件上,重複品牌名以及產品訴求放大傳播效果」,在他看來,一支15秒TVC(電視廣告)至少要出現三次品牌名才算合格。

而馬蜂窩的廣告中,15秒的時間品牌名出現了6次,知乎的15秒廣告中,品牌名出現了9次。這樣的大量的重複是為了提高記憶度。

認知心理學把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外界刺激以極短的時間一次呈現後,一般保持時間5-20秒,在無複述的情況下不超過1分鐘的記憶,只有重複,才會形成長期記憶。

此外,短時記憶的容量只有7±2個單位。所以這些廣告一方面利用有限的時間重複,加強鞏固了觀眾的記憶,另一方面呈現有限信息,防止了無關信息的干擾,把廣告主最想傳達的品牌名告知了受眾,無疑是最有利於記憶的信息呈現。

事實也證明了,單純從記住的角度講,三大洗腦廣告似乎打了一個勝仗。

但是,廣告效果就到此結束、功德圓滿了嗎?

NO,too naive!

廣告的效果如果只追求讓消費者記住、知道,那麼廣告主不是傻,就是呆!

GIF

也許還有例外,置之死地而後生、孤注一擲的營銷。

一如當年的腦白金廣告,是洗腦式重複的開山鼻祖,但不可忽略這支廣告誕生的背景,是在史玉柱的巨人集團將倒之際的背水一戰,雖然背負罵名,但也意外成功,始料未及的是,就此開啟了廣告圈的噩夢。

而後來者,恆源祥的重複洗腦廣告卻未能得償所願,「恆源祥,羊羊羊」洗腦的簡單重複,再加上春節在全民媒體上的循環播放,激起了廣大中國觀眾的不滿情緒,對廣告的差評,直接影響了品牌形象,帶來了品牌危機,這次世界盃舊事重提,又是一輪討伐。

這涉及到效果的廣告情感維度,洗腦式的廣告語毫無美感,赤裸裸的廣告創意,直接敗壞了對品牌的好感,連廣告代言人也未能倖免。

知乎劉昊然、馬蜂窩黃軒,號稱一個廣告敗光幾十年好感,更不用說品牌本身的好感度low了多少個檔次。不僅僅是消費者看不下去了,連人民日報也點名批評:

廣告效果的終極追求,就是廣告的轉化率,即消費者行為,這與行為意向息息相關。代言人們因為一則廣告掉粉,可見消費者對廣告的怨念之深。

連代言人都因廣告受到如此波及,更不談與廣告息息相關的廣告主了,更多的消費者對廣告的印象停留在知道和記住、厭惡的層面,消費者真的會因為記住了一個魔性的牌子,上boss直聘找工作嗎?

但是,廣告主和廣告設計者,在事後發表聲明,聲稱對此廣告效果很滿意。

但是這都是從認知角度出發:熱議甚至是非議、討伐,廣告主確實在全民狂歡中享受著巨大的曝光,這似乎預示著他們成為最大的獲益方,但這也僅就短時效果來說。

雖然現階段,廣告主可以在消費者一邊diss、一邊搜索中沾沾自喜,但長期來看,對品牌資產並無建樹,甚至還會形成刻板印象,一直背負罵名。

所謂洗腦一時爽,未來火葬場,三思而後行啊。

作者信息:娟姐 廈大廣告學博士

??點擊【剛需班】,我給你最走心最靠譜的課程,2019,一戰成碩!你準備好了嗎?

打卡計劃:邁向拿到錄取通知書的路,從熟記今天的名詞解釋開始~

你可以每天背完之後用文字,語音或者圖片的形式,發送在打卡下方,讓我們檢查你的背誦效果督促你進步。掃一掃進入打卡頻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拖鞋哥新傳考研 的精彩文章:

那些有關新聞傳播法規類的題目,到底應該怎麼答?

TAG:拖鞋哥新傳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