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秘的國產艦載預警機,咋還找不著一張天上飛的圖?

神秘的國產艦載預警機,咋還找不著一張天上飛的圖?

來源:揚基幀察站

全文共1860字,閱讀需要3分鐘

今天咱也要「開局一張圖」了,沒錯,就是上面這張距今快有九個年頭的圖。算起來這個試驗機的交付儀式,居然比殲-15的首飛還要早個十幾天。

光是海上預警機平台幾個字兒,就足以讓很多人浮想聯翩,更不要說邊兒上這個看上去似曾相識的機體CG效果圖了。我們先把背景里的字兒讀一遍:「海上預警機平台關鍵技術驗證機強度試驗機交付儀式」。

進行強度試驗,最次也是重大改型的待遇

我們再把上面這句話扒開來看。首先這是一架強度試驗機,強度試驗機一般都是服務於一個型號的研製的,而這架強度試驗機對應的就是一個「關鍵技術驗證機」型號。其次,技術驗證機也是要對應特定的研究方向的,這型「關鍵技術驗證機」對應的就是「海上預警機平台」,也就是艦載預警機關鍵技術驗證機。

艦載預警機關鍵技術驗證機?就它了。下文我們也將稱它為JZY-01。

該機是在一架運-7的機體上改裝渦槳-6C發動機,並加裝「大盤子」和全新設計的尾段而成

那麼什麼是關鍵技術?我們回到開頭那張圖,把右上角這個CG圖放大一點:

甭被這個水印干擾,顯然,其預警雷達天線罩(下文簡稱「大盤子」)和整個尾段部分的顏色,是與飛機其他部分不同的。大家都清楚,這種條幅上的效果圖,一般都是能懶則懶沒啥渲染,既然還做了個分色效果,那就不太可能是作者閑得無聊所為......

這都能炫富.jpg

目前世界上唯一發展出實用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國家,實在不是謙虛,就一個。E-1和E-2兩代預警機,平檯布局上都是雙發螺旋槳平直翼,乍看跟一般中小型運輸機大差不差,差的就是背上多個大盤子和垂尾的數量。既然艦載預警機驗證機是拿運-7的機體改裝的,那外觀上需要改變的,自然也是這倆地方。

大盤子讓艦載機平台成為預警機,多片垂尾提供的額外安定性(由於航母機庫較矮,加上降低探測盲區的考慮,單片大面積垂尾設計是不適合的)讓艦載預警機能夠安全的飛行,此謂之「關鍵技術」毫不為過。

這圖第一眼容易看出偏差

大盤子及其支架的設計是否和這類飛機平台的氣動設計匹配,尺寸重量相比原機明顯變化的尾段是否與整機協調,都需要在JZY-01上完成包括試飛在內的全面驗證。型號試飛前,需要專門的強度試驗機進行強度試驗,而由於平台本身十分成熟,所以強度試驗的重點也自然是這兩個部位。

為了保證試驗進度,該機的強度試驗現場,儘可能參照E-2進行類似實驗場地的公開圖片設計。儘管有些依葫蘆畫瓢,但所得數據也成功保障了JZY-01試飛原型機的首飛和後續幾次試飛。

其實還有一些奇怪的機體也以種種形式參與過艦載預項目,咱就不一一考證了

然而時至今日,網上也沒有流出過一張該機試飛的圖片,導致很多人都認為該機從未飛行過。而且該機12年爆出圖片時,已經處於地面展示狀態一段時間了。費了如此一番周折,試飛架次卻如此之少,又是何解?

眾所周知,艦載機著艦時的下降率比陸基飛機下降時要大很多,比如E-2C的著艦下降率高達7.6m/s,類似型號著陸時只有3.1m/s,足足大了兩倍多,承受的衝擊載荷也要大很多,而在攔阻滑跑過程中,機體還要承受2.5-3個G的平均減速過載,瞬時過載甚至能達到5左右。

通過尾鉤分叉設計、增加減振緩衝裝置等措施,E-2控制住了攔阻制動對飛機強度的影響

而運-7飛機首先在設計時完全不可能考慮這些因素,而且為了在一旦出現迫降等意外情況時,儘可能確保斷裂的部位在機體中段,降低斷裂發生在其他部位,進而出現後果更嚴重的二次損毀的可能性,運-7延續了安-24飛機在機體中段的斷裂帶設計。不難想像這樣的結構在攔阻著艦時將面臨什麼樣的情況......

為了驗證著艦這種「可控墜落」的衝擊程度,國內還調用過安-24運輸機的機體進行墜落試驗

所以,JZY-01能驗證的主要還是雷達氣動和結構適配性,以及垂尾結構和氣動控制兩大塊,再就是初步摸索下在這個等級的機體內部,如何安排空間布置設備。至於和上艦有關的項目,它就不具備更多的探索價值了,其局限性還是非常大的,這是該機試飛周期較短的主要原因。

到了這一步,耐心等待就是

隨著武漢那個「水泥航母」上艦載預警機調度模型的曝光,國內首次跳出安-24/26飛機的框子,搞一款全新的艦載雙發渦槳平台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布局上到底是保守的四垂尾還是更有利於減阻減重的雙垂尾呢?也許還得更關心我們啥時候能搞定傳說中的5000千瓦級渦槳發動機吧......不過在我看來,首飛先用3800千瓦級的渦槳-6C頂著,不丟人。

誰叫全世界就剩下咱們一個跟強敵飈著勁兒的呢。

要不是看到這塊板子,我都不知道它叫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製造網 的精彩文章:

盤點亟待攻克的核心製造技術,扎心了……

TAG:航空製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