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湖人的杜蘭特,在詹姆斯到來後該如何打球?

湖人的杜蘭特,在詹姆斯到來後該如何打球?

隨著老詹加盟湖人,相信大多數詹密也對老詹的新隊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兩個問題:

1.鶯歌是如何打球的;

2.鶯歌在詹姆斯到來後可能需要面臨的變化。

放一組基礎數據,展示一下英格拉姆進入聯盟兩年來的進步:

然後進入正題:

鶯歌是怎麼打球的?

身高臂長,身材纖細,具有不錯的射程,很多人都會把英格拉姆和杜蘭特聯繫起來。笑稱他是湖人的杜蘭特。而且他在選秀前給出的模板,就是喬治-格文和凱文-杜蘭特。

單就比賽觀感來說,我經常會覺得英格拉姆是「杜蘭特的身材,勒布朗的打法。」

於是先來對比一下這三人在二年級時的進攻手段:

整體來看差別還是不小的,但如果再略微對比一下:

1.三人的轉換進攻佔比基本一樣;

2.比較典型的兩項持球進攻手段,面筐單打+擋拆持球人進攻的佔比:老詹是42.2%,鶯歌是43.7%,KD是29.4%;

3.比較典型的無球進攻手段,定點投突+繞掩護+空切+手遞手的佔比:老詹是23.2%,鶯歌是27.2%,KD是39.2%。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英格拉姆的打法相較於最初的模板杜蘭特而言,更接近勒布朗。

再看另外一組三人在二年級時期終結方式的對比數據:

即使拿本賽季勒布朗的終結方式做對比,籃下(不算背打)的比例也是36.5%對42.3%。

可以初步得出一個非常淺顯的結論:英格拉姆持球攻為主,喜歡殺到籃下。

這種打法則是極具兩面性的,對於一支進攻天賦比較平庸的年輕球隊,敢於並樂於去殺入籃下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同時也是教練希望他去展現侵略性的方式;但另一方面,英格拉姆的核心力量和終結能力還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且在進攻選擇上也會出現問題(在賽季中後段已經改進了不少)。而貌似「鐵頭鶯」這個外號也和這種進攻選擇有關,在本賽季出場次數超過30的188名前鋒里,鶯歌場均被蓋帽1.0次排在第五;第一是蘭德爾的1.3次。

關於他的打法與勒布朗的搭配,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是打擋拆的問題。可以說在湖人所有年輕球員里,英格拉姆無論是位置還是打法上來看都是和勒布朗重合度最高的一位:他打擋拆(包括個人進攻和傳球)的次數在隊內僅次於鮑爾,佔去他進攻回合的38.6%。

擋拆是一種讓進攻更為簡單的基本戰術,其首先對擋拆發起者有較高要求,需要在攻和傳之間做好把握。上賽季從進攻威脅和傳球相結合的角度來看,鶯歌都已然是湖人打擋拆最穩的球員了。而如果基於目前陣容不大動的情況,下賽季湖人將有五名可以將發起擋拆作為常規操作的球員。

這五位球員在17-18賽季常規賽的擋拆狀況如上圖所示,就算除去想打無球的勒布朗,鶯歌也必然會面臨著角色的轉變,不過他本身也是剛開始去適應作為擋拆發起者的角色。畢竟無論是在大學還是在一年級,定點投突才是他的主要進攻手段,而擋拆進攻只佔比10%左右。

而鶯歌不錯的弱側切入能力則能使他在其他隊友打擋拆時抓住進攻機會,如圖:

這個回合內勒布朗和克勞德的注意力基本都放在了克拉克森-洛佩斯的擋拆下順配合中。

如果陣容不變,休賽期英格拉姆的核心力量和擋拆技術也依序進步。勒布朗-英格拉姆的擋拆也將是一種不錯的搭配,二者都有殺入內線的能力,都有射程,也都有分球的能力。而且如果勒布朗去做弱側的切入者,想必效果也不會差。

接著順便提另外一項持球進攻手段,面筐單挑。

面筐單挑本身是一項很考驗進攻天賦的技術,英格拉姆已經具備了不錯的條件:身長步幅大,第一步爆發力比較優秀。

鶯歌面筐單挑占上賽季湖人全隊的1/4以上,效率為每回合0.776分,比34%的球員強。問題還是在於兩個,一是核心力量不足,二是進攻選擇的問題。

核心力量不足會導致殺到籃下後的終結能力有限,鶯歌在單挑後突破到籃下的情況下57投29中,命中率剛剛過半。

而另外一組關於進攻選擇的數據就比較有趣了,我篩選出了單挑面筐情況下突破次數超過100位的28名球員:其中鶯歌82.5%的突破率排在第五;而勒布朗49.6%的突破率僅排在倒數第二。

湖人在面筐單挑這方面還有不小的欠缺,一是球員進攻天賦有限,二是沃頓體系本身也強調跑動和分享球。但面筐單挑在比分膠著的攻堅戰中體現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季後賽之中。勒布朗是這個聯盟最好的的單挑手之一,但如果保持現有陣容,依舊需要鶯歌繼續磨鍊這方面的技術才能增強球隊競爭力。

除了這兩項持球進攻手段外,英格拉姆最大的特點同時也是優勢就是其轉換進攻能力。由於球員進攻能力有限,同時也是無核心的「平均主義」打法,湖人上賽季很多得分都是靠轉換進攻搶下來的。因此他們雖然轉換進攻佔比排在聯盟第一,但效率卻只能排第22。

而英格拉姆基本上可以說是湖人打轉換進攻效率最高的球員了,每回合1.172分,比聯盟64%的球員強,命中率也高達64.5%。與去年每回合0.823分,僅能超過10%的球員相比,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進步的一大原因是鶯歌學會了如何在轉換進攻中的開闊空間里利用自己的長度(手臂、腿)優勢,他已經能將運球能力和自己的臂展長度融合地很優秀了,同時快下意識也很充足,如圖:

下賽季隊內至少有三個能在防守反擊中立即做出正確傳球決斷的人,因此英格拉姆很適合作為防守反擊中路快速推進和兩翼落位的選擇。他轉換進攻中的三分能力也還不錯,23投13中(56.5%),只不過樣本較小。(這也是英格拉姆整體三分命中率高的一個「假象」,樣本小)

除此之外英格拉姆在轉換進攻中造投籃犯規率也高達20%,在58位打了至少100次轉換的球員中排第6,第7就是勒布朗。

最後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有關定點投籃。這並不是說詹姆斯來了鶯歌就會變成定點投手,只不過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打防反還是陣地戰打擋拆,定點投籃(尤其是三分)是終結進攻很重要的方式。而湖人下賽季能外線防守、能發起進攻的已經不少了,而能拉開空間的火力點依舊是覺得有限,畢竟球隊的整體終結能力也不是那麼強。照湖人目前的陣容,勒布朗時不時拉出去當個定點射手也不是沒可能。

鶯歌是有能力命中這樣的投籃的:

他的不運球定點跳投每回合能得到1.08分,屬於聯盟平均水平,只不過樣本數量太小,只出手了73次。

而他的接球就投,場均出手1.7次,有效命中率(eFG%,考慮到三分的權重)為49.5%。這個水平大概對比一下老詹近十年接球就投的水準:

這與角色定位也是有關係的,不過仍舊任重而道遠。

【結語】

總結一下,如果陣容不再有大變化,鶯歌可能需要面臨的調整/努力可能有:

1.適當減少發起擋拆的比重,多做一些弱側切入的終結;

2.提高面筐單挑的比重和技巧;

3.繼續發揮轉換進攻中的優勢;

4.優化進攻選擇,繼續提升投籃能力;

5.增強核心力量,提高終結能力。

英格拉姆曾在去年的採訪時說過:「我想成為一個全面的球員。填滿我的數據,不管是搶下籃板,還是搶斷,或者是助攻還是得分,儘力去填滿我的數據。我會試著在場上做所有我能幫助球隊變得有效率和贏球的事情。」

他未來發展的目標就應該是突投傳和防守全能的前鋒,目前依舊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下賽季就是要爭取做一個進攻強點、防守尖兵並在合適的時機完成好支配球的任務。

英格拉姆應該是目前的湖人球員和詹姆斯重合度最高的了,因此做出調整基本是勢在必行的;同時老詹也一樣會做出調整,畢竟湖人已經計劃為他的生涯規劃一條全新道路了。

鶯歌平常還是十分低調且努力的,進入聯盟第二個賽季的進步幅度也非常可觀。而老詹作為全能前鋒的代表,想必對英格拉姆的成長也會有所幫助。至於他倆會搭配成怎樣的效果,等到一切交易塵埃落定,新賽季我們再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詹姆斯吧 的精彩文章:

詹姆斯球迷看到這一幕,只能拍著大腿喊著後悔!
詹姆斯到底有多少錢?僅排在籃球運動員榜單第四位!

TAG:詹姆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