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王一川:當前藝術產業需要承擔的文化使命

王一川:當前藝術產業需要承擔的文化使命

藝術品無疑是可以承擔文化使命的。然而,正是在這樣談論藝術與文化自信的關係時,人們又常常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流露出一種偏向:似乎只有那些富有個性化特點的經典藝術或傳統藝術,才能承擔文化使命,而那些由藝術產業生產出來的大眾藝術,如電影、電視劇和流行歌曲等,則似乎天然地審美品位低下,從而與崇高的文化使命無緣。當前急需克服厚古而薄今的分裂情境:當經典藝術或傳統藝術早已不得不退居邊緣,而佔據當前藝術發展主流的藝術已變成大眾藝術時,我們又靠什麼樣的藝術品去承擔當前急需的文化使命呢?提出這個問題在當前十分必要和重要,這就需要分析藝術的當代存在狀況及藝術履行文化使命的具體方式。

一、兩種傳統觀念辨析

與北京大學藝術理論傳統

首先應看到,有兩個問題需要加以區別:藝術能否承擔文化使命的問題,是與藝術產業能否承擔文化使命的問題不盡相同的,儘管這兩者之間看上去有些相似。

在當代,藝術既以經典藝術或傳統藝術的方式存在,但同時更加主流地以藝術產業的方式存在,而後者恰恰更具社會影響力。因此,要考察藝術的文化使命,就應當考察藝術產業承擔文化使命的具體方式,而非僅僅盯著傳統藝術或經典藝術。

這裡考察藝術產業的文化使命,需要依託某種特定的理論框架。我在這裡建議,不妨依託蔡元培以來的北京大學藝術理論傳統,這一傳統總是賦予藝術以更高的文化功能。儘管在蔡元培時代甚至更晚些時候,藝術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規模宏大及樣式繁多的產業或工業,但由他開創的現代中國藝術理念,是明確地著眼於藝術的更高文化使命的,這就是把藝術不是視為個體的孤芳自賞物,而是悉心關注其在涵養個體人生價值修養過程中所承擔的使命,即把藝術、藝術教育及美育視為大學生乃至全體國民文化素養提升或人格養成的基本途徑。

藝術產業作為文化產業中直接生產藝術品的那部分產業,在藝術活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從而理所當然地更應當成為藝術理論探討的對象。從文化產業看藝術,看到的更多是藝術的產業化形態;而從藝術理論看文化產業,看到的更多是文化產業的藝術化。而從文化產業與藝術理論的融合視覺中看藝術,可以更全面地觀照藝術產業的文化功能及其現實的呈現方式。

二、藝術產業中的大眾藝術

及其文化使命

進入新時代以來,文化產業中的藝術產業正被交付更加重要的文化使命,這就是以優質的藝術產品去感染和鼓舞公眾,著力培育其文化藝術素養,提升其文化自信,以便意氣風發地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藝術家個人或群體在藝術活動中的作用畢竟頗為有限,他們的個人創造力固然必要和重要,但也只有緊密依託或依靠著藝術產業的企業化行為所滋生的藝術生產力,藝術才能生存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擅長於大眾藝術生產的電影產業和電視劇產業,充當了當今時代的主流藝術產業。

電影與電視藝術一道充當大眾藝術的主力軍,由於能夠與巨量公眾在瞬時共享其具體生活情境中生成的對未來社會生活的想像,可以迅速產生新思想的火花,從而可以成為特定時代文化成果的一部分(當然也必然伴隨明星效應或偶像追捧等社會畸形現象)。

三、藝術產業的三種形態

在當代中國,生產大眾藝術的藝術產業處在一種多元而又交融整合的藝術體制中,其發揮作用時會具有一種錯綜複雜性。就目前中國的藝術體制來說,藝術作品的創作和生產往往來自如下三種藝術機構:藝術產業、藝術事業、互聯網產業,它是上述第一種藝術產業的變體形態。而由這三種藝術生產機構而產生了藝術作品的基本形態:產業型藝術、事業型藝術和網路型藝術。

而當前藝術產業總是形成多重交融的共生狀態:一是藝術產業與藝術事業的交融形態,包括藝術產業內部的藝術事業功能分擔,可稱為產業-事業型藝術;二是藝術產業與互聯網藝術平台的交融形態,有產業-網路型藝術;三是藝術產業、互聯網平台和藝術事業的三方交融形態,可稱為產業-網路-事業型藝術。這導致藝術產業的文化使命現實地需要審美性、商業性和政治性之間的緊密交融和統一。

四、藝術產業承擔

文化使命的三級台階

承擔文化使命的藝術產業需顧及多方面訴求:

第一,藝術產品體驗。藝術產業的產品要讓觀眾產生媒介情境沉浸體驗,滿足其產品外觀賞玩愛好,還有明星偶像崇拜,以及娛樂價值評估和投資效益回報等。

第二,藝術作品審美。藝術產業的藝術產品同時也是傳統美學所講的藝術作品,體現出藝術媒介的感測性、藝術形式的愉悅性、藝術形象的直覺性、藝術品質的濡染性和藝術興味的蘊藉性等多重審美特性。這應當是藝術產品或藝術作品的核心屬性,也是藝術產業所承擔的文化使命的集中呈現。

第三,藝術文化涵養。藝術產業的產品還應當讓觀眾從藝術作品想像的審美意象世界裡持續上升,到中國文化傳統的博大深厚中去體味。這種朝向民族文化傳統的素養養成,正是當前藝術產業需要承擔的文化使命。

可見,藝術產業要承擔文化使命,歸根到底需要通過所創造的藝術產品去實現。具體說來,藝術產業的文化使命要通過受眾在藝術產品體驗、藝術作品鑒賞和藝術文化涵養養成的三級台階來完成。

五、三種藝術形態承擔

文化使命的共同源泉

承擔文化使命的藝術必須能產生創生感,它是藝術的文化涵養力在藝術品中的具體存在狀態,正可以構成上述三種藝術形態之承擔文化使命的共同源泉。

藝術富於創生感,就是要求藝術品對公眾具備指向未來生活的創造性的激勵或反思性能量。比如,喜歡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觀眾,會對在《三國演義》中過於簡單而又虛化的人物司馬懿首度產生一種新鮮感,特別是會對其「鷹視狼顧」這一典型特徵產生出會心的激動,進而對司馬懿的非凡的個人才華、智謀、堅韌、專註等品格等產生認同之情。假如如此「好事」的觀眾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文化與歷史反思效應愈益突出,藝術的文化使命也就潛移默化地呈現出來了。

我們既應當繼續尊崇傳統藝術或經典藝術,又要關注當代人已經和正在創造的產業型藝術、事業型藝術和網路型藝術及其交融狀態,從中挖掘其對於生活的創造性能量,也就是要從無論哪一種藝術形態中激發起走向未來的當代生活所需要的創生感來。

(摘編自《民族藝術研究》2018年第2期《什麼樣的藝術才能承擔文化使命?》,鬍子軒/摘編)

(作者: 王一川,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

原標題:[文萃]王一川:當前藝術產業需要承擔的文化使命

來源:《民族藝術研究》

責任編輯:宗悅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社科院:以政治建設為統領 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