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執行總編周秋含:盲目突圍只會淪為炮灰
華龍網副總裁、執行總編周秋含在第四屆觀媒峰會上演講
編者按:6月29日,以「新時代,主流再出發」為主題的第四屆觀媒峰會在重慶開幕,來自全國的行業主管部門領導、省級黨報集團高層、主流都市報和新聞網站總編輯、新媒體領袖、學界專家、企業家等百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下媒體深度融合新格局,主流媒體如何轉型再出發。本屆峰會由觀媒、觀媒研究院主辦,華龍網聯合主辦,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提供學術支持。
在主題演講環節,華龍網副總裁、執行總編輯周秋含進行了主題演講,以下是他的演講全文。
很榮幸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華龍網立足重慶在布局區域移動互聯網,特別是客戶端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我給大家分享的題目叫「融之有道、聚力前行,贏在頂層設計」。做頂層設計一定要進行系統規劃,而不能僅僅是進行局部的變革,所以做這樣一個思考的時候,首先要了解我們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市場。首先看一組數據,2012年6月底的時候,手機超越了PC端,成為進入互聯網最主要的途徑,據工信部最新統計,截至目前,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13.2億,同比增長16.1%。到去年的時候,中國的手機新聞客戶端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6.36億,但增長率很低,是1.3%,同比下降了0.8%,通過這個數據是不是可以下一個這樣的定論:用戶規模已經在日趨飽和。接下來再看一下新聞客戶端在發展中所經歷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萌芽期,2008年的時候是門戶網站的天下。新浪首先推出了掌中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老牌門戶網站緊隨其後,都開始布局新聞客戶端。第二個階段是摸索期,這是從2012年開始的,就是在歷經同質化的競爭之後,各個主流客戶端,他們開始調整內容方向。這個時候,今日頭條嶄露頭角。第三個階段是井噴期,這是從2014年開始的,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傳統媒體掀起了高潮,各省市自治區開始紛紛發力新聞客戶端,東西南北中,端端向前沖。從2016年至今,客戶端市場日趨飽和,但是從整體布局來看,各家開始進行精細化的運營,隨著差異化競爭的加劇,接下來仍然是一片混戰。
江湖的號角吹響,四海八方各顯神通,我們能否從市場上這幾種成功運營的模式當中,找到自己發展的靈感呢?能否效仿騰訊、搜狐這樣的商業門戶網站做App呢?我們看到他們的優點,他們用戶基數非常大,技術力量也非常雄厚,功能也是很好的。但是他們也有缺點,就是區域化精準信息還比較少,地方區域用戶聯動性相對來說比較低,而且因為沒有新聞資質,所以沒有原創新聞的能力。
我們是否又可以效仿中央媒體,或者是全國性的大媒體的做法呢?他們的優點同樣是有全國性的布局,原創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具備權威信息的采寫能力,缺點是區域的精準信息偏少,用戶粘度比較低,而且信息廣度比較有限,功能性體驗相對來講不是太好。那是不是可以去效仿現在最前沿的演算法類App呢?我們看到他們的優點是擁有獨門絕技演算法技術,而且在進行全國性的布局,通過機器抓稿,自媒體平台建設,擁有海量信息的他們也有很強大的技術實力。當然也有缺點,首先是信息來源,由於機器抓稿,信息比較混雜,儘管能夠通過用戶的數據進行精準匹配,但業界和學界都提出了繭房效應,這樣會讓你的閱讀視野變得越來越狹窄。除此之外,畢竟也只是一個新聞類資訊客戶端,其他的功能也比較單一。
分析了市場上幾種算是比較成功的新聞客戶端模式之後,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移動傳媒的寡頭壟斷格局已然成形,如果我們盲目突圍,只會淪為炮灰。新聞巨頭著眼的是全國市場,但是在區域化服務方面,卻呈現出了弱勢。所以市場的地域化、生活的本土化、服務的落地化,恰恰是我們的優勢。我們何不利用本土化資源做一個獨立有情懷的本土客戶端呢?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我們要使平台安全度滿意度有保障,運營的成本非常高。用戶的數據難以沉澱,技術更新也不好支撐。在重慶曾經也有一些區縣,嘗試通過獨立的雲生態開發做一些客戶端,就遭遇到了以上的困局,加上內容單一化,在市場上的商業價值很難被認可。在一個區域裡面,單打獨鬥不如抱團闖天下。重慶客戶端就是這樣一種方式,我們抱團取暖,聯合了39個區縣,深入本土化市場。我們另闢蹊徑,正所謂「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重慶客戶端平台1+39「龍頭+龍身」的模式。「1」這個龍頭就是重慶客戶端,龍身就是由39個區縣客戶端共同構成。他們依託華龍網的技術和比較專業的媒體生產能力,往這個平台上源源不斷地提供內容。在技術布局上我們是按照移動端的中央廚房來進行打造的。我們有「四個統一」: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後台管理、統一用戶數據、統一服務能力。使得這樣一個1+39的矩陣平台,集信息發布、政務服務、電子商務於一體,形成了內容資源的共享,全面覆蓋了新聞發布的整體宣傳推廣平台。
我們在內容布局上採取的是新聞+政務+生活這樣的一種方式,新聞是滿足用戶的信息資訊需求,天下大事盡在掌中,但是不能夠僅僅只是新聞,我們還有政務,政務版塊我們是用互聯網+政務的方式,搭建起用戶和政府部門之間互動的窗口,跑腿辦事只需要滑動指尖,服務面向市民衣食住行,全面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同時在這個平台上,我們打造了積分管理系統,用戶的每一個閱讀點贊評論分享等行為會產生不同的積分,然後他們利用這個積分,又可以到積分商場進行一些商品的兌換。通過這樣的兌換,我們可以了解到用戶的偏好和需求,既為商家產品的推廣提供一個平台,同時又為下一步的運營做好基礎,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
現在大家知道新聞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但是不一定我們每一個記者都在現場,所以我們在這個平台上又打造出了直播分端平台,它能夠改變過去區縣有新聞發生的時候由我們派記者去給提供直播的不便,轉而變成區縣的政府部門,或者是區縣的企業可以利用這個平台自己來進行直播。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在運營布局上採取了一個媒體聯動的方式,去年4月,重慶客戶端就聯合了所有區縣客戶端,共同成立了1+39重慶客戶端集群聯盟,這個聯盟主要致力於加強各個客戶端之間的交流互動,我們對一些大事聯合策劃,聯合報道,聯合互動。
舉這樣一個案例,去年9月底的時候,雲陽縣舉辦了天生雲陽電商節,當時我們聯合作戰報道了這個活動,電商節銷售總額達2000多萬元,同比增長33%,這就是矩陣聯合推廣的力量。
我們在平台上還推出了廣告投放系統,這個系統有四個特點,第一是區域,在外部的全國性商家,需要在重慶進行廣告投放的時候,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全覆蓋,也可以區域化投放,當然也可以定製精準目標區縣進行投放。所有平台上的客戶端封面故事,都可以自由進行選擇。第二是內容形式上,包括視頻直播等各種融媒體的組合產品,早晚高峰時段任你選擇。這個廣告投放系統還具有全覆蓋、超靈活更精準的優點,全覆蓋就是覆蓋了重慶市所有區縣的優質移動媒體,能夠幫助用戶找到精準的目標群,超靈活就是廣告投放的方式更加簡單,全系統多場景隨意組合,會比傳統的營銷方式更加精準,能夠接觸到行業領先的資訊,契合用戶的真實需求以及興趣愛好。
為了做好這個廣告平台的運維,我們在今年2月,專門組成重慶客戶端運營管理團隊,這個團隊是從所有的區縣客戶端中,通過大家選舉產生的12個區縣客戶端的成員來組成。每兩年換屆一次,大家坐在一塊兒專門制定聯盟的政策,以及廣告宣傳推廣的計劃以及一些重大的合作項目等等。
再看一下重慶客戶端矩陣的力量,互聯網上有這樣一句話,叫得用戶者得天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重慶客戶端集群這個平台的用戶總數,目前已經突破了975萬,活躍指數為5%—10%,全市的覆蓋率是28%。我們通過這樣一個平台,對新聞內容進行助推後,它會形成疊加效應。我們從去年開始統計,在整個矩陣上總共聯動發布稿件415篇,上10萬+的稿件裡面也包含100萬+的稿件,到目前為止超過了82篇,我們發現,通過這個大平台傳播的稿件,閱讀量和單個客戶端推送相比,稿件平均閱讀量有35倍的增長。「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每一個客戶端能夠運營好,能夠經營好,重慶客戶端集群才能夠煥發生機。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從以下方面來幫助區縣客戶端進行發力。
第一是在內容上,區縣客戶端立足本土,一定要追求原創,深根本地的原創內容。要讓區縣客戶端把握好淚點、笑點、和熱點,做好新鮮事、突發事件的報道傳播。
第二是政務方面,幫助區縣客戶端把握好剛需、特色的民生服務兩個切入點,同時要做好移動化服務化一體化,移動化是以客戶為槓桿,讓政務服務盡在掌握中,服務化就是要帶動政府服務流程再造,一體化就是要加強政府部門之間的鏈接,以最快的數據、最短距離輸出服務。
第三是在生活方面,要開啟本地的智慧生活新風尚,既要接地氣,又要聚人才。接地氣就是要打造本地生活服務的O2O平台,聚人氣就是要重視服務的社交性、互動性,用服務來集聚用戶,助推傳統經濟轉型升級。
我們正在努力構造全新的區域化內容生產和傳播體系,通過融合傳播發揮矩陣的力量,打造本地移動端媒體生態。在前不久,我們在給重慶市政府的客戶端做這樣一個技術,包括內容支撐,也融入到大平台矩陣當中。隨著矩陣政務功能的強化,我們在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宣傳陣地的同時,還能夠不斷地探索社會治理的新方式,助力城市建設和發展。我給大家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TAG:傳媒大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