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靠撿垃圾感動世界的日本球迷:日本人的衛生意識是如何養成的?

靠撿垃圾感動世界的日本球迷:日本人的衛生意識是如何養成的?

作者:東南海上一尾魚

這次世界盃,日本人給世界留下的最深刻印象,除了聰明又穩健的踢法,就是他們撿垃圾的身影了。

前不久和塞內加爾比賽那場,有媒體在賽後捕捉到畫面,日本球迷和塞內加爾球迷主動撿賽場的垃圾。這一舉動獲得不少國家媒體的讚歎。

和比利時比賽被淘汰後,有媒體再次拍到日本隊使用的更衣室整理得乾乾淨淨,還留下一路俄文版的「謝謝」。賽後現場依然有日本球迷撿垃圾。

撿垃圾的日本球迷

其實,日本球迷在看完比賽後主動撿賽場的垃圾,並不是今年才被首次報道。2016年,也有媒體拍到日本球迷在里約奧運會賽後撿垃圾。

2016年奧運會上撿垃圾的日本球迷

有些人認為日本球迷在這些大型賽事上撿垃圾是作秀,不過絕大多數日本人的清潔意識和環保意識挺強。很少數日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扔垃圾也會偷懶,主動收拾垃圾、垃圾分類處理在日本的國民教育中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那麼,究竟日本什麼時候就開始關注垃圾處理,形成注重環保的公民社會?


日本人跟垃圾杠了100多年

日本人對垃圾處理的關注其實在一百年前就有所體現。1900年,日本制定了第一部垃圾處理相關的法律——《污物掃除法》。這部法律規定各自治體(相當於地方政府)有義務進行垃圾收集處理。1924年,東京建了日本第一座垃圾焚燒廠。

儘管日本不是最早建立垃圾焚燒廠的國家,儘管19世紀末的德國和法國建立自己的國家首個垃圾焚燒廠,但當時的日本作為向西方強國學習才幾十年的亞洲國家,這一舉措在亞洲已經算領先的了。

一百年前的東京街頭,日本明治維新時代有名的攝影家玉村康三郎攝

不過,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在垃圾處理方面一度遇到難題,因為當時日本經濟大騰飛,各種生產和消費所產生的垃圾呈爆炸性增長的趨勢,另外還有很多工業污染。有的地方,例如東京,產生的垃圾非常多,但焚燒能力不足,一部分垃圾未經焚燒便被填埋,導致填埋場周邊環境嚴重惡化。日本國民也曾因為反感垃圾焚燒廠建造在自家居住區附近而進行近十年的抗議活動,這一事件被稱為東京垃圾戰爭。

東京垃圾戰爭事件中,東京江東區居民阻止垃圾廠建在該區進行抗議

上世紀90年代,情況有了很大轉變,可以說,日本在這時候全面進入垃圾處理的新時期。日本政府及各團體通過電視、報紙、展會等各種媒介進行宣傳,開始對大型垃圾和企業垃圾的處理實行收費制,另外,各類與廢棄物回收利用相關的法律也陸續出台。


當日本人的變態用在「垃圾」上

讓我們從公共環境營造和環保政策一窺日本人在垃圾分類和處理這樣的問題上有多較真。

在日本扔垃圾之前需要進行非常細緻的分類和清潔,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分得越細,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越高。

日本垃圾分類標誌,有的地方分類甚至達44種

詳細的垃圾分類家庭宣傳單

日本的商品外包裝上印有分類標記和材料成分,可以幫助消費者進行相應的分類。這件事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被視為跟廠家的地址電話一樣重要的事情。牛奶盒上甚至有提示喝完牛奶後,怎樣處理剩下的盒子——洗凈、拆開、晾乾、摺疊,然後再丟進相應的垃圾桶。裝化妝品的外用塑料袋也會標明是不是可燃物,如果燃燒時是否產生有害氣體。

日本大阪狹山市關於牛奶盒回收方法的網路宣傳圖

日本人扔垃圾時,也很「較真」。比如扔個瓶子,裝礦泉水或飲料的聚酯瓶不能和裝各種調料或食用油的瓶子混在一起。不僅玻璃瓶和塑料瓶要分開,有色塑料瓶和無色塑料瓶也得分開。而且,得把瓶子洗得乾乾淨淨才能扔。再比如,女生們要丟掉小口紅,需要把口紅金屬管里的膏體弄出來,口紅金屬管屬於金屬類,口紅膏體屬於可燃物類。不同種類的垃圾要放在不同顏色的特定垃圾袋裡,垃圾袋要花錢買。

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袋

日本某地的垃圾桶,詳分12種類。包含新聞報紙、飲用水、可燃物、不可燃物等分類

日本和台灣一樣,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也就是說街道沒有專設垃圾桶。但便利店門口有分類垃圾桶。有的便利店對塑料袋也進行細分——乾淨的塑料袋和有食物等殘渣的塑料袋,所以就有可以扔乾淨塑料袋的垃圾箱和有食物等殘渣的塑料袋。有的便利店還有專門回收小電池的垃圾箱。日本人辦事的嚴謹和細緻在此處體現得淋漓盡致。

日本垃圾桶

最左邊的是紙類和塑膠(プラスチック)的垃圾箱,已經沾上食物殘渣的塑膠的話,就要扔到這個垃圾箱;中間的塑膠(プラスチック)垃圾箱用來扔比較乾淨的塑膠,例如用過的塑料袋、包裝紙等。

市民產出的一般垃圾由市、町、村這些行政主體進行回收,然後再由政府委託相關的企業進行處理。

每天可以給垃圾回收企業的垃圾都是不同種類的,例如今天回收的是金屬類別的垃圾,明天回收的是玻璃瓶和罐頭類的垃圾。垃圾回收公司上門回收垃圾嚴格按照時間,如果錯過A種類的垃圾回收時間,那麼只能等到下次再給回收公司。例如,如果今天不幸錯過投放廚餘的時間,那麼對不起,這些東西只能繼續呆在家裡了。為了避免廚餘在家裡放太久而產生難聞的氣味,有的人會將倒廚餘的日子寫在貼紙上提醒自己。

寫有不同日期回收不同種類垃圾的提醒牌,例如可回收資源在被稱為金曜日的周五回收

另外,如果家中有廢棄的冰箱、電視機這樣的大型家電要處理時,可不能隨意丟棄,這時需要通知相關的回收處理機構和人員來回收,工作人員會收取一定的處理費。對的,沒看錯,需要付費處理垃圾,因為分解這些家電會產生有害環境的氣體和廢物。

企業生產的廢棄物更要按照要求嚴格處理,為了獎勵在這方面做得好的企業,政府會在稅收信貸方面給予這些企業相應的環保獎勵優惠。而幫企業處理廢棄物的垃圾處理工廠,政府也會在融資、柴油的燃料稅等方面給予優惠。

除了公眾政策的推行和公眾環境的營造,日本人也注重有關環保意識培養的教育活動。不少學校都會定期組織學生到校區周圍義務撿垃圾,甚至很多日本企業也組織員工撿垃圾。不少垃圾焚燒廠設計得很漂亮,附近的居民、學生和遊客可以到垃圾焚燒廠參觀。

大阪舞洲垃圾焚燒廠位於大阪市一個人工島上,這個垃圾焚燒廠外觀色彩繽紛,造型類似城堡

舞洲垃圾焚燒廠,工作人員利用模型解說垃圾處理流程

儘管有很少數日本人被曝出不按規定分類處理垃圾,或為了避免多交錢而將大型廢棄家電扔到深山裡,但絕大部分日本人對於垃圾的較真態度是杠杠的。

日本有個有名的連鎖酒店叫東橫INN。它的一位分店酒店社長曾經因為不當處置廢棄建材而被迫引咎辭職。因為廢棄建材放在地下室,雨水淹沒地下室後,和廢棄材料硫酸鈣發生反應,產生硫化氫之類的液體。這些液體反涌回地面,讓住在附近的8個人感覺身體不適。

日本有部法律叫《廢棄物處理法》,對於不按要求亂扔垃圾的人的懲罰很重,最高有可能處以5年以下拘役,以及1000萬日元(大約60萬人民幣)以下的罰款。你想,不按照要求亂扔垃圾,最高會被罰60萬人民幣?!這要求還不嚴格嗎!

日本認為不法投棄垃圾是犯罪行為,圖為不法投棄垃圾的警告牌

一些日本新聞也證實日本政府在這方面手是不會軟的。靜岡縣曾有食品廠廠長和社員一起把30公斤過期酸奶丟到下水道里,結果被當地居民舉報有臭味,最後這位廠長和社員兩個人都被逮捕。

文明觀念和公民素質的培養是細水長流的,需要時間和耐心。今日大陸面臨和過去日本經濟騰飛時類似的處境,日本在這方面不少東西值得我們學習。

正是因為日本在國內能做到這樣嚴格的垃圾分類,日本國民出國才能將這樣的好習慣展示給世界。

主要參考文獻:

[1]熊佳樹,《最日本:深度剖析日本社會》,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年.

[2]呂維霞、杜娟,《日本垃圾分類管理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3]薛亮,《日本東京都新宿區垃圾分類經驗》,《科學發展》,2017年07期.

[4]蘇小明,《日本垃圾處理方式給我們的啟示》,《現代婦女》,2014年11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那個時代,家庭主婦們都在幹什麼?
皇帝也挨餓?光緒曾偷吃太監的包子,溥儀對一隻肘子念念不忘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