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是什麼阻止你我進入電影院

是什麼阻止你我進入電影院

原標題:是什麼阻止你我進入電影院

我喜歡電影,更想去影院好好的欣賞。


但、電影院、你準備好了嗎?


電影誕生已經超過百年歷史了。而電影院作為播放電影的最重要場所並非和電影一起誕生。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在到環繞立體聲。從黑白道彩色,在到現在3D立體電影。隨著時代的步伐電影技術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電影院也早期的咖啡館,工廠,等場所變成專為播放電影而誕生的場所。

建國初期,我國播放電影地點多為,操場,劇院,工廠,學校等地方。俄國攝影技術師考布切夫在1912年建造中國第一家電影院。哈爾濱首座電影院。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正式實施,規定電影院標準英文名為Cinema或Movie Theater。


新老電影院的對比



電影類型越來越多,各方面技術越來越好。而電影院也越來越漂亮,也更舒適。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進電影院的人數比例也在逐步遞增,但去遠遠低於正常比例數。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選擇在其他方式來看電影的人也遠遠超出進影院觀看電影的人群。是什麼原因讓你我放棄進入舒適的電影院去享受一場電影?


一 影片質量 .


電影的多元化發展,讓電影的類型也多了起來。就2017年來說,全國新上映電影多達483部,電影已經不在是怎麼只有這幾部電影看,而是我想要看什麼電影的時代了。當我們選擇看什麼電影時,影片的質量就成了我們選擇最重要的環節了。畢竟沒人想花錢去看一場讓自己討厭的電影。但現在影片的質量可以用一句對待人生的俗語來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先來說說國產片吧,對我來說,進電影院看國產片,真的有種買彩票的感覺。抱著希望去,哭著出來。在要不然就是睡意朦朦的出來。


打響中國爛片第一炮的《天機·富春山居圖》



中國的熒幕總數不斷的上漲,投資越來越多,爛片也馬不停蹄的奔跑在第一線,創造的票房不斷刷新。


這樣騙錢影片太多了,而且從沒在影院消失過,真的是 「爛片天天有,今天有幾部」? 有朋友說我太偏激了,說現在國產片也有不少的好的,這話我只承認一半。在被N多片子騙了N次錢後,觀眾開始慢慢的清醒過來,更關注影片的質量,而不在什麼所謂的大明星了。大製作了。但好的國產真心少,而且是少的可憐,和這些爛片比起真的九牛一毛。



以前朋友去影院看國產片,我會對他們說,「勇氣可嘉」。而今天我會說「祝你好運」。因為我們不知道今天的正在上映的有沒有好影片,而也不知道他們去的時間段有沒有佳片的拍片量。真心希望國產片越來越好,越來越多。進影院時總有好影片在等著我們。而不在是賭運氣,或者從他人口中得知什麼國產影片的好壞。


說完國產片,再說說進口片。必須的承認進口片由於在特效,視覺,聽覺上的衝擊,整體上拉不少的分,同時越來越多的進口片拿中國市場當救命稻草,但大量參差不齊的洋片表現並沒有以前那樣百花齊放。觀眾的整體觀影意識逐步提高,而影院中的老外電影,整體開始走下坡路。


很多人開始對老外的電影說「不」了。



影片質量的問題一直是有很強爭議性,畢竟對影片每個人都有個人獨自理解。「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只希望更多的「好」影片是讓我們去了影院,是高興的出來,而不失望而歸。


二 「中國式」


在我國,很多領域都有「中國式」解決問題的辦法。「中國式」電影(也就是常說的中國特供版)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因為我們缺乏電影的分級制度。

80年代,電影開始慢慢走近百姓生活。也就此時,國產出現一 大片「限制 級」的電影。因監管部門少,唯一給觀影建議的是那句在老式海報上寫的四個紅色醒目的大字「兒童不宜」。這也成了一段時間電影宣傳的「噱頭」。



80年代至90年代十年期間,是我國盛產最多的「少兒不宜」電影的年代。但電影本身的質量在當時而言並不差。隨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誕生,我國對電影的審查也越來越嚴格,最典型的列子就是中國的鬼片。



早期的總局對於敏感電影採用的辦法就是一刀斬,時至今日雖然很少這麼簡單粗暴了,但也偶爾會看到這種情況,比如成龍大哥唯一沒在大陸上映的電影《宿新事件》。另外,銀河映像《暗》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意外》也沒機會上映,而《被解救的姜戈》是在播放時,被突然叫停,最終無緣影院。



隨著我國電影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進口片分賬片,批片和合拍片日益增多。廣大老百姓對電影文化認識逐步提高,需求也日益增長。一鍋端的辦法開始慢慢的行不通了,於是又出現了另外一技能,「剪刀手」。而「剪刀手」技能後,一項更為黑科技的技能也誕生了,那就是「塗改」大法。憑藉電影技術的進步,塗改大發可以通過修改台詞、畫面縮放、甚至給演員添加服裝的方式達到和諧的目的。



我國在對院線嚴格審查之餘,卻對「騙錢」的特供3D影片網開一面,大陸版的《畫皮2》只提供3D版,一部導演都反3D電影,卻被活生生的改成3D,而《諜影重重5》的偽3D甚至升級為現象級醜聞。


三, 票價


票價?這是一個非常尷尬,卻不得不提的問題。關於票價網上評價的帖子很多,我在這就整理整理,在加點口水話說說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屬的統計研究所公布了全球電影票的平均售價。數據顯示,中國的平均電影票價為5.74美元。美國的平均票價為8.13美元。日本的電影票價是亞洲最高,達到12.77美元;由於印度政府出台取消娛樂稅,使電影票價大幅降低,所以印度票價最低,只有中國的七分之一。中國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依然是全世界發展中國家裡電影票價最高的國家。



或許有人覺得我們票價比老美的都低,這裡我們要清楚的是,在圖表上比我們票價高的國家人均收入都比我們高,說的通俗點就是老美掙美元,用美元看,一個漢堡的錢就可以看一場電影,而換成我們大概就要花一個全家桶的錢了。


中國電影票平均價在30-45之間,IMX的在50-80之間。你或許已經注意到,30 多元的票價和影院櫃檯後方銀幕上三位數的門市價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中國線上幾乎取代線下作為了影迷買票的核心渠道。在中國,70% 的電影票是在線上售出的。在美國這個數據只是 20%。電商的票房補貼彌補著其中的差價。2015 年電商的票房補貼達到 40 億元,這個數字也被計入了總票房。這就意味著用總票房除以觀影人次得出的平均票價還是虛高的。



1982年,電影《少林寺》的時候,票價是1毛錢,《變形金剛》在北京上映時的票價是80元。」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撰文指出,中國電影票價25年漲了800倍。「內地收入這麼低,電影票的價格怎麼可能這麼高?在中國,像男學生要陪女朋友看個電影,那都是很奢侈的。


據了解,法國普通票價9歐元,按人民幣與歐元匯率計算,相當於人民幣80元左右。美國普通票11~12美元,相當於人民幣70元左右,但美國電影票價很多同時包括飲料及零食。新加坡電影票價周一至周五摺合人民幣35元,周末票價為50元。單從金額看國外與中國票價差別不大,但考慮到人均收入。可以說貴了10倍。


我們在來看一組數據:美國2016年的人均月收入約為4700美元,電影票價約為8美元,占其月收入的0.17%。意味著美國人每個月的工資可以去看587場電影。


中國2016年的人均月收入約為690美元,電影票價5.74美元,佔比為0.83%。中國人每個月的工資可以看120場電影。


印度2016年人均月收入為140美元,電影票價為0.81美元,佔比為0.58%。印度人每月可以看172場電影。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四,其他


社會進步的真快,社會節奏也快,電影已經不再是最普遍娛樂大眾的方式了,拒絕看電影的人不在少數,而拒絕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理由也千奇百怪,除去以上三種最直接的原因,還有更多:「不能說話,不能打電話」、「沒時間」、「一個去看?別開玩笑了」、「不能吃東西」、「不能暫停,回放」、「字幕翻譯不行」、「我暈3D」、「不提供免費的3D眼鏡,怎麼看?」(部分影院實行3D眼鏡自行購買的模式)



除去以上這些私人原因,還有些更為情緒化的原因,比如「膏藥國的不看」「阿三國的電影不看」「棒子國的不看」「不是某某演的不看」……公允的說,小日本的動畫全世界公認、阿三電影發展最快、棒子的電影可以改變國家法律,當你轉過身去背對那些飽含歧視的國名時,也讓自己和很多優秀的作品失之交臂。



寫在最後: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看過電影,有的人對大銀幕十分鐘情,而有人從來不想進影院。我們或許應該感謝網路給我們帶來的各種便利,但我們更應該支持正版電影,正是電影的進步,影院的推進,我們才有機會看到更多更好的電影!


歡迎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斌大話電影 的精彩文章:

TAG:龍斌大話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