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用影響因子,你拿什麼評價我?

不用影響因子,你拿什麼評價我?

不用影響因子,你拿什麼評價我?

本文轉自Nature自然科研

不用影響因子,你拿什麼評價我?

原文以How will you judge me if not by impact factor?為標題

發布在2018年6月19日的《自然》環球觀點上

原文作者:John Tregoning,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高級講師,研究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

John Tregoning說,別再說出版物評價指標不重要了,請告訴我什麼才重要。

不用影響因子,你拿什麼評價我?

John Tregoning

在初級教職員工中間流傳著一種說法:聲稱影響因子已死的報告是誇大其詞。今年初我申請資助,一位評審說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高影響力期刊」上,而另一位則說是「二線期刊」上,這些都反映在了他們的打分上。

常常聽到有人說,只有發表在影響因子幾分的期刊上的文章才有價值,更有甚者說在低端期刊上發表論文會玷污自己的簡歷。

即使在那些已簽署了《舊金山研究評估宣言》(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簡稱DORA)的機構當中也是如此。DORA提倡採用一種更公平的標準取代期刊影響因子。

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不應將影響因子作為衡量研究的唯一工具

然而,儘管影響因子飽受詬病,卻遲遲未有可取而代之的東西出現。因為要找到它的替代品,代價太高了。影響因子確實存在種種不足,但是它好在簡單,用一個數字就能像衡量實驗數據一樣,對科學家及其產出進行高低排位。用起來也快——掃一眼期刊列表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更何況它早已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從宏觀層面上看,它也不是全無是處。平均而言,發表在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上的論文通常比發表在影響因子較低的期刊上的更出色、更重要。

有人說不要再用影響因子,卻沒有人說不用它用什麼。這些爭論那些循著學術事業發展老路的、尚處在事業起步期的研究者有什麼影響呢?他們只能夾在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現狀之間,不僅壓力山大,而且效率降低。

在理想的情況下,只要把我們的研究掛出去,就應足以讓人們發現我們的才華,為我們站台。但是,現實並非如此。

我的一些同齡人努力在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文章,他們照理說比那些只會在社交媒體上尋找存在感的人要更優秀一些。但是,我其實也是通過他們在高影響力期刊上發文的能力在評價他們呀!

研究做得好不一定代表事業發展得好,這並不是什麼秘密。目前的體系偽裝成了一種精英體系,但實際上卻是主觀而充滿偏見的,是以個人關係網構建起來的,中間還夾雜一點運氣成分。

為了成功,我們需要利用聲譽,而我們獲得聲譽的主要工具就是研究產出。因此,在選擇在何處發表研究時,我們需要一點策略,確保讓對的人看到它。為了保持競爭力,我們需要路線圖,也需要時間。

影響因子曾為我們規划了路線圖。對於發表成果不多的人來說,影響因子的好處是它們是前瞻性的而非回顧性的。影響因子是一種及時驗證,而H指數和引用數是隨著時間增加的,對於起步期的研究者來說是一種奢侈。

在原先的體系下,如果你刻苦努力,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了論文,那麼隨之而來包括終身職位、行政衛生間使用權以及(一位資深PI曾允諾的)終生幸福。

當然,這條充滿變數的道路只眷顧那些為數不多的幸運兒,他們找到了可以助其彎道超車的實驗室。不過,至少我們不會總是患得患失。

現在,誰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我為了讓人支付赴美費用而天真地給一本掠奪性期刊提交的摘要?那與這本期刊里的一篇完整論文相比呢?還有這篇洋洋洒洒的散文?

雖然我心有DORA,但是卻難忘影響因子。

當然,除此之外,我也有些籠統的建議。通往一個目的地的道路應該不止一條,而目的地也不止一個。我們需要從更大的維度去評價和認可我們對於研究共同體的貢獻(包括公眾參與、內部委員會工作和教學)。

事實上,正在崛起的新一代科學家獨具優勢,從長遠來看這些優勢更有助於他們的科研事業發展——只要僱傭委員會能夠意識到這一點。

舉例來說,他們會採用更貼近社交網路的科研方法,還會利用信息技術共享數據、方法和榮譽。僱傭及評審委員會應該認識到,原先的體系並不適合用來選拔未來的科學領軍人物。

不過,關於如何停止這場遊戲的爭論可以到此為止了。人們應該更明白的是,這場遊戲到底怎麼玩。這場遊戲可以不具有普適性,但必須具有透明度

如果每個機構只按自己的規則出牌,沒關係,因為我也會找到於我有利的套路。最難的是你根本摸不到遊戲規則,更不要說遊戲規則總是變來變去了。眼下看來,影響因子是最不差的選擇了,總比什麼都沒有強。

也許DORA倡議者會在未來5年,或者10年內製定出一套絕對公平的科研產出評價方式。也許那種方式會更全面、通用、簡單,受到大家的支持。

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那是最好的,因為當前混亂的科研產出評價方式已嚴重影響到了科研效率。我們亟需尋找一種快速解決方式,而最快的一種就是增加透明度。

版權聲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辦公室負責翻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 准。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郵件Chinapress@nature.com。未經授權的翻譯

是侵權行為,版權方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 2018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END-

關注Science公眾號,後台回復【Endnote禮包】【Origin禮包】即可領取相應Endnote安裝包Origin安裝包!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即可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牛!電子科大29歲副教授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悲報:二氧化碳增多會讓大米變得沒營養

TAG: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