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光稱中國禁售令不公平,但不會嚴重損及營收

美光稱中國禁售令不公平,但不會嚴重損及營收

美光(Micron Technology)周四淡化了中國暫時禁售一些晶元對其業務的可能影響,但表示將會對該判決提出上訴。這一判決加劇了中美貿易緊張關係。

美光預估中國法院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裁定的禁令,將使其季度營收僅減少1%。其股價因而最多大漲3.6%,並拉抬其他美國晶元類股。

晶元類股股價周二受到該裁決的最初報導所累。在中美科技業愈來愈長的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權)爭端清單中,該裁決再添一筆。

美光表示,在對手聯電和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提起的訴訟中,福州一家法院裁定暫時禁止美光在中國銷售一些存儲(記憶體)晶元和固態硬碟。

該公司表示會遵守法院裁定,但將要求法院重新考慮或暫停實施。

「福州法院在發出這項初步判決前,沒有給予美光答辯的機會,」美光法律總顧問Joel Poppen稱。

美光和聯電自12月起展開爭訟,當時美光在加州提起民事訴訟,指控聯電和中國政府支持的合作夥伴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竊取了該公司的DRAM晶元設計和製造技術。

目前中國正在試圖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產業,作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一部分,以尋求降低對外資企業的依賴,這些企業的總部很多是在美國。

此前,美國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通訊設備公司中興供應零部件;高通(Qualcomm)以44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併購交易則遲遲未獲中國監管當局批准。

「看來半導體肯定可能成為特朗普政府和中國談判的重頭戲,」Evercore ISI的分析師C.J. Muse稱。「近期內,這可能利好非美國晶元製造商。」

幾家中國政府支持的機構已砸下數以十億計的美元進行研究,及購買擁有大量晶元專利的企業。中國清華紫光2015年曾企圖併購美光未果。

中國對美光實施的禁令,主要針對該公司透過零售渠道銷售的產品,僅佔美光營收的一小部份。

分析師們相信,這項禁令主要是象徵性的,因為打壓美光最終將對中國本地企業帶來更多苦痛,使得中國企業只能仰賴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等韓國企業,進而推高記憶體晶元價格。

「到頭來,中國政府不會損害他們自己的本國企業,」Summit Insights Group的Kinngai Chan指出。

美光預測季度營收將在之前預測的80-84億美元區間內。

禁令發布後美光股價在周二重挫5.5%,但周四收高2.64%報52.84美元。

其它晶元類股亦上揚。高通收高3.71%,博通和英特爾分別收升2.55%和2.59%。(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透早報 的精彩文章:

專欄:美國否決中移動牌照申請,後續或有更多封殺行動
貿易戰觀察人士更看重德國數據,而非德國政治

TAG:路透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