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警惕!「大自然缺失症」正在吞噬我們的下一代

警惕!「大自然缺失症」正在吞噬我們的下一代

作者:鍾曉君

來源:社會學了沒(ID:socialor)

提起童年,你首先想到什麼?是池塘邊叫個不停的知了?是在操場上和小夥伴跳皮筋?是調皮地爬樹、搗蜂窩、捉蟲子?還是與遊戲機、IPad作伴?

無可否認,每一代人有各自專屬的童年回憶。如果分別讓80後、90後和00後來回答這個問題,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物資越來越豐富,玩具越來越多樣化和科技化。

但是,有一個令人容易忽視的變化,那就是,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與自然相處的時間更少,與大自然更疏離

上:打彈珠 下:打水漂 / 圖片來源:1987year.com

事實上,早在2004年,《環球時報》就有報道指出:中國的孩子雖不愁吃穿,生活空間卻十分狹小,離大自然太遠,與大自然的接觸太少,因而患上了「大自然綜合征」,又被稱為「大自然缺失症」。

誰是林間最後的小孩

患有「大自然缺失症」的孩童被美國作家理查?洛夫(Richard Louv)喻為「林間最後的小孩」。

為什麼這樣說呢?回想我們的父輩那一代人,哪個人的童年不是忙著在外面撒野,有藍天綠地作伴,與昆蟲花草玩耍?

然而,時代在變。電子科技、智能玩具剝奪了當代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的孩子願意到戶外玩耍。若再不採取措施,這一代娃娃極有可能成為林間最後的小孩。

這不是什麼駭人聽聞的推測,已經有研究表明,當代小孩由於缺乏和大自然的接觸,產生了一系列「接受無能」的障礙,比如,注意力紊亂、感覺遲鈍、更容易近視、肥胖和患上抑鬱症。

為了改變這一現象,理查?洛夫將自己的憂慮和建議寫成書,書名叫作《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Disorder》(《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

此書在2005年一經推出,即稱為美國當時的暢銷書,並在全社會引發了一系列轟動效應。

在書中,理查?洛夫提到了一個術語: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

在他看來,大自然缺失症不是一個醫學診斷,也就是說,不是醫學上某個病症的名字,而是一種普遍性的社會現象,是當然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遠離大自然的現象。

在20世紀80年時,理查?洛夫為了調查孩童與大自然的關係,在全美的城市、農村地區採訪了近3000名家長和兒童。

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四年級小學生說的大實話:「我喜歡在屋裡玩,因為那裡才有電源插座。」

圖片來源:新浪網

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用簡潔有趣的文筆,描述了一個充滿奇趣的兒童樂園。該文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我們的父輩提起童年,也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百草園。對當代小孩來說,他們的百草園又在哪裡呢?

誰造成了林間最後的小孩

有人無奈地感嘆,如今長在溫室、蜜罐里的小孩,

「背過《憫農》卻沒見過農民;

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

分不清五穀;

辨不出花草;

認不出飛鳥走獸」。

那麼,到底是誰造成了林間最後的小孩?

首當其衝是失責的家長。

根據2016年公布的《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差報告》,當代家長的民主意識、科學意識、家庭教育觀念等有了進一步發展和改善,68%的家長能夠「理解、信任和欣賞孩子」,約有一半的家庭重視親子閱讀。

在2010年公布的《兒童玩耍報告》中,約90%的父母認為玩耍對孩子很重要,這是令人可喜的數據。

有這樣的思想覺悟是好的,但是,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了。其中,一份來自中國中小學教育網的調查狠狠地打了中國家長的臉:

超過九成的孩子認為父母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自己。有64%的孩子認為母親會在課後盡量陪伴自己,但只有36%的父親能夠做到這一點。

圖片來源:百度

左:《媽媽是超人》右:《爸爸去哪兒》這兩檔都是火爆的親子真人秀節目。《媽媽是超人》在名字上暗示了在育兒教育中,媽媽承擔了絕大部分的育兒責任;《爸爸去哪兒》則暗示了大部分的爸爸缺席參與孩子成長,這種育兒方式被稱為「喪偶式育兒」

即便能夠做到陪伴孩子的父母,他們的陪伴質量也令人堪憂。據2017年國內首份《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顯示,接近一半的家長「形式陪伴」,在陪伴孩子時從不參與孩子的活動,而是忙著看手機、做自己的工作。

來源:新華網

2017年國內首份《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的部分數據,你對孩子的陪伴是形式陪伴嗎?

為了保護孩子免收一切外來傷害,中國父母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嘴裡,放在手心,又談何放手讓孩子在自然中釋放天性?看看中外家長在讓孩子學習自然的態度上有什麼不同。

上海一個大自然野生昆蟲館推出了會員優惠票,一年不限次數參加。辦票的人中,一半以上是居住在上海的外國人。外國孩子來參觀博物館時,總是帶著紙條做記錄。而中國父母只會對孩子說「昆蟲太丑,不要看;太臟,不要碰。」

家長為孩子特意支起了一個「保護罩」,那麼學校呢?

眾所周知,由於各種原因,比如防止學生在戶外活動受到傷害、活動場地受到限制、學業考試壓力增加等,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時間一再縮減。

2012年發布的《中國城市兒童戶外活動藍皮書》顯示,每四個孩子中就有一位每天戶外活動不足一小時。令人心酸的是, 25%的孩子把遛彎散步作為首選的戶外活動。

可能有人會問,學校不是每個學期組織學生春遊、秋遊活動嗎?是的,所謂的春秋、秋遊也主要以去主題樂園為主。

台灣一位研究員黃茂指出,「優質的戶外活動不只是走出教室,並非是單純的戶外活動,而必須結合課程的設計」。

除了父母職責的缺失和學校「戶外互動」的縮減以外,還有泛濫的電子產品、城市化導致的自然景觀的缺乏,這些共同成為了「林間最後的小孩」的幕後推手。

據一份兒童常見病患病率的調查報告顯示,人口稀少的高原地區孩子患病率明顯低於城市,而人口密度較大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又高於中小城市。

此外,與10年前相比,城市化使兒童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更重要的是,對我們的孩子來說,他們只能從老師、書本獲得關於自然的二手知識,而不是直接去聽、去看、去嗅、去觸摸自然的一樹一木、一花一草。

如果不能了解身處的大地母親,不能體會生命的珍貴,又怎麼樣能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在未來善待地球、愛護地球、保護地球呢?

救救林間最後的小孩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自然教育」(Nature Appreciation或Natural learning)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顧名思義,「自然教育」主張讓孩子回歸自然,在自然中學習、激發好奇心和釋放天性。

其實,比起「自然教育」的理論,「自然教育」的實踐要早得多。現代智人(homo sapiens)正是在與自然打交道的過程中發展成熟起來的。確切地說,人類在邁入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之前,都是與自然相依相伴的。

20世紀80年代,美、德、日等國家就已經有針對性地將「自然教育」融入到實際教學中。

例如,美國提倡「4H教育」(4H:Hand、Head、Health、Heart),鼓勵孩子在自然中掌握生活知識和技能;在日本,保育院的孩子被要求飼養小動物,以此感知生命的珍貴;德國的幼兒園則讓孩子回到原始森林裡上課。

德國孩子在森林裡上課/ 來源:芥末堆網

孩子的成長總是讓人發愁,「熊孩子」不接近自然我們憂心,接近自然了又讓我們擔心各種風險。

長按掃碼開始學習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婚姻出現危機,退步換來的安穩為何不堪一擊
這個第三者的心路歷程,道出婚外情50%的真相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