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背後,美國人對中國的恐懼與無知
美國最終將無法承擔這樣做的後果,這一切只會加速美國的衰落。
應對所謂的中國「經濟侵略」似乎已經成為當前美國政府對中國開展貿易戰的思想基礎。今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了一份所謂針對中國「經濟侵略行為」的總統備忘錄。特朗普總統認為,美國因為其他國家不公平的貿易行為而產生了巨額的貿易赤字,因此遭受了大量的企業倒閉和失業;中國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美國因此針對啟動301條款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
6月19日,美國白宮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發布了一份報告,更加充分地體現了當今美國政府經濟民族主義者的基本立場和觀點。這份報告題為《中國經濟侵略如何威脅美國及世界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其中認為,中國的大規模工業現代化和經濟增長是通過「不符合全球經濟規範與規則」的行為實現的,並將其統稱為「經濟侵略」(Economic Aggression)。
報告羅列了中國的六大類「經濟侵略行為」,分別是保護國內市場免於進口的競爭、在海外市場拓展份額、在全球拓展和控制核心自然資源、主導傳統製造業、從其他國家包括美國獲取關鍵技術和知識產權、以及搶佔驅動未來經濟增長的新興高科技產業以及諸多國防工業技術前沿等。
報告重點分析了後面兩類情況,最後的結論是:「鑒於中國經濟規模、市場扭曲政策的程度,以及中國主導未來全球工業的既定意圖,中國攻擊全球技術與知識產權的經濟侵略行為,不僅對美國經濟,而且也對整個全球創新體系都構成了威脅。」
這個白宮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今年4月份才剛剛成立,其負責人正是美國白宮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作為一個美國著名的經濟民族主義者,納瓦羅早在2011年出版的一本暢銷書中就已經明確叫囂要反擊中國「經濟侵略」。納瓦羅在書中聲稱:「通過立法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美國可以保護自由貿易的國際體系,並確保美國經濟的長期繁榮;這種立法並不是『保護主義』,相反,它是簡單的常識,是面臨中國經濟侵略行為時的合法自衛。」納瓦羅也正是因為書中狂熱的經濟民族主義思想,被特朗普納入競選團隊,最終成為白宮的主要經濟智囊。
美國白宮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
通過貿易制裁來解決貿易赤字問題的觀點,其實體現了經濟民族主義者的無知。曾任小布希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格里高利·曼昆曾明確指出,納瓦羅等人對經濟增長一知半解,犯下了非常低級的錯誤。他們不了解貿易赤字減少了就意味著投資減少,會導致利率升高和消費減少。「就連經濟學一年級的學生都知道貿易赤字和資本流入相關聯的」。
當然更為要緊的是,美國政府的相關文件充滿了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與角色的嚴重偏見與惡意詆毀。正如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學者斯科特?肯尼迪認為,上述報告完全體現了納瓦羅的慣用措辭和看待中國的方式,納瓦羅在撰寫報告時「並沒有一視同仁地搜集所有證據進行分類篩選,而是根據已經確定了的論點,選擇性地去尋找證據。」
為了辨明是非,我們有必要澄清事實真相,更加全面地對其中所謂中國「經濟侵略」的觀點進行深刻批判。
第一,發展現代經濟體系和融入世界經濟是中國人民合法的發展權益,是中國人民通過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成果。
美國政府的報告大肆渲染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後的份額以及在全球製造業中的地位,似乎認為這一切都是不正當的。
事實上,中國60%左右的出口都是通過外資企業,其中包括許多美國企業,其餘的出口也大多來自中小型私營企業。這些外資企業並沒有獲得中國政府的補貼,他們獲得了出口部門的大部分利潤。另外,中國把對外貿易順差所獲得的外匯,長期大量投資美國國債,給美國政府提供低價融資,這也使得美國的資本可以回到東亞,獲得高額的利潤回報。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是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以自身的工業基礎和勞動力優勢進入世界市場和接受國際分工,最終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主要的貿易大國。今天中國所取得的這些成就,完全是中國人民在很低的起點和不利的國際貿易條件下通過艱辛的勞動所取得的。
中國人民的勤勞本來應該得到更多的認可。早在19世紀末,美國來華傳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曾經大力稱讚中國人的勤勞。他說:「如果一個民族具有像中國人那樣的身體素質,能夠在戰爭、饑饉、瘟疫和鴉片的打擊下堅強地生存起來;如果他們注重一些生理學和衛生學的規律,保持營養,食物適宜,那麼他們不僅將有足夠的力量佔據地球的主要地區,還會更加先進。」「不久的將來,中國人將會獲得他們無與倫比的勤勞所帶來的全部報償。」經過上百年來的奮鬥,特別是自從40年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經濟發展和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使得8億人口脫貧。這對於聯合國實現減貧領域的千年發展目標是最大的貢獻。
中國所取得的偉大成績以及背後的偉大奮鬥歷程,是西方發達國家在歷史上通過殖民掠奪所實現的資本積累和經濟繁榮所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
第二,中國經濟是對世界經濟良性發展的積極貢獻,而不是威脅。
2017年12月聯合國發布的《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有1/3是仰仗中國。報告指出:「在中國經濟增長、強勁的個人消費、較高出口和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帶動下,預計區域經濟仍然相對穩定。」在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中國對拉動世界經濟增長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近五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達30.2%,超過同期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的總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曾高度評價中國經濟對世界的積極意義。她說,「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改革方略推進經濟轉型,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可持續增長的結果。這對全球經濟來說有著積極意義,我們非常期待看到這些變化。」 拉加德表示,儘管世界經濟增長緩慢,但發展中經濟體前景樂觀,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中國是其中典型代表,表現仍很搶眼,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中國經濟崛起對於世界的積極作用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2017年10月16日,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報告調研了七個亞太國家對中國的看法。其中,認為中國在經濟上的崛起主要是機遇的國家較多,包括澳大利亞(70%)、日本(53%)、印尼(49%),菲律賓(48%)。2017年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積極作用也得到了認可。2018年1月18日,國際民意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發布了關於全球領導力的調查,結果顯示,31%的受訪者贊成中國是世界的「新領導力量」,這一比例僅次於德國(41%),高於美國(30%)。
針對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指責,紐約大學教授詹姆斯?諾爾特(James Nolt)提出疑問:如果說中國貿易具有掠奪性,為什麼只有美國是受害者?按理來說,大部分國家都應該有貿易逆差,而不僅只是美國。他發現,事實上,僅次於中國的八大出口經濟體中,只有美國、法國和英國對中國存在逆差,後兩者逆差相對較小,因為中國不是它們的主要貿易夥伴。日本與中國的貿易大致平衡,而其餘所有國家,包括德國、韓國、荷蘭和義大利,都對中國有貿易順差。可見,美國政府的指責缺乏根據。
第三,中國是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而不是鑽空子的破壞者。
美國政府認為,美國是按自由貿易規則行事的「市場經濟」,而中國是「非市場經濟」,通過政府對產業的大量補貼進行著不公平的競爭。相反,中國堅持認為自己遵守了由世界貿易組織(WTO)裁決並執行的全球多邊貿易規則。而且,特朗普如今在WTO框架外實行單邊關稅,因此美國才是規則的破壞者。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中方的論述更有說服力。
中國為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實際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國商務部部長王受文在介紹《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時表示:「沒有一個世貿組織成員因為中國加入世貿之後經濟惡化或者吃虧」。中國在世貿組織被起訴的案例一共41起,對於已結案的,中國均遵守世貿組織的裁決。「中國沒有一個案子因為不履行WTO的裁決被其他成員起訴。」
在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過程中,為了獲得西方發達國家的妥協,中國不得不在入世議定書中接受了關於補貼和傾銷、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WTO成員的保留條款等不利條款。這些條款准許世貿組織其它成員方在中國入世的15年內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在12年內可對中國特定產品實施過渡性保障機制。正是在這樣一種極為不利的環境下,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可是至今,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仍然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並以此作為要挾中國的籌碼。
當前,關於到底誰是國際規則和規範真正的破壞者,國際社會和國際組織已經越來越清楚。當前美國政府啟動的「301條款」源自美國《1974年貿易法》,當時尚未成立世貿組織。如今中美兩國都是世貿組織的成員,按理應該通過世界貿易組織來解決貿易糾紛。相反,美國政府啟動這一條款而不訴諸世貿組織的程序,說明美國並不信任世貿組織。中國的立場始終是要求在世貿組織的規則框架內討論和解決問題。2018年6月8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發言指出:「基於規則的國際體制正在受到威脅。令人吃驚的是,造成威脅的不是某個臭名昭著的國家,而是構築這一體制又一直以來保護這一體制的美國。」美國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珀森(Adam S. Posen)最近也撰文認為,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政府是對當今世界經濟秩序的最大威脅。
第四,中國的研發能力在最近十多年快速發展,但是基礎還很薄弱,尚未能對西方國家在全球創新體系中的地位構成挑戰。
21世紀以來,以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主角的全球創新版圖發生了重大變化,部分研發和創新活動逐漸向新興經濟體轉移。新興經濟體的技術追趕明顯提速,與發達國家在部分領域縮小了差距。中國、巴西、印度、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研發支出快速增長,在全球的研發份額逐年上升。其中,中國研發投入的快速增長是一個令人矚目的亮點。據預測,中國的研發支出將在2019年前後超過歐盟和美國,躍居世界首位。
中國將對全球創新格局變化繼續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發達國家主導全球創新的局面仍將持續。根據2016年8月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康奈爾大學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首次躋身世界前25位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行列,這也是發展中國家首次擠入高度發達經濟體創新能力行列。自2007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發布以來,高度發達經濟體一直佔據著前25名的位置。
儘管如此,美國經濟民族主義者對中國的創新雄心心存忌憚,特別是認為「中國製造2025」計劃將形成對其經濟競爭力的毀滅性打擊。這種恐懼的心理也帶來了對中國技術趕超的手段的懷疑。於是,一個斯諾登所揭露的間諜網路強國,反而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捕風捉影地尋找中國不當獲取美國技術機密的方式,並且提出要排斥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從事高科技合作研究。
第五,當前美國政府正確地找到了美國經濟和社會的病灶,卻診斷錯了病因,更是開錯了藥方。
當前美國的右翼民粹主義者試圖直面藍領工人失業,製造業空心化等問題,試圖找到並解決美國社會不平等的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源是美國經濟的金融化,是美國國內的新自由主義政策,而不應該在國際間尋找答案。歷史已經造成,攻擊中國或者試圖強力挽回已經於事無補。前總統奧巴馬得得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傑森·福爾曼在接受《華盛頓郵報》的採訪時說:「美國經濟的挑戰最大來源和應對之道應該從國內政策中去尋找。雖然國際間的問題和公平競爭的環境確實重要,但是中國並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修理中國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但是,特朗普政府把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和藍領工人失業完全歸咎於經濟全球化、WTO以及中國,甚至對中國的經濟崛起進行大肆妖魔化攻擊。
這不禁讓我們想起美國歷史學家理查德·霍夫施塔德曾提出的一種觀點。他認為,美國政治思維中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偏執」,其特點是「過於誇張、充滿猜疑和陰謀幻想」。當前特朗普政府正在積極煽動這種情緒,因為他把美國幾乎所有的痼疾都歸咎於局外人。美國最終將無法承擔這樣做的後果,這一切只會加速美國的衰落。
(本文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特約研究員,文章原標題:應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美國經濟民族主義者的無知與恐懼)
失蹤10天的泰國少年足球隊,找到啦,都活著!
大陸還是出手了。
日本,太可怕了!
震驚!德國被韓國羞辱碾壓,世界盃真缺德!
昨天,兩組照片暴露中美本質區別。
覺得不錯,請點贊
※韓總統19年來首次將對俄國事訪問 雙方將商討半島永久和平
※世界盃那些奇葩「烏龍球」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