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學良為何下令放棄抵抗?當中真相一直備受爭議!

張學良為何下令放棄抵抗?當中真相一直備受爭議!

作為中國口述歷史的開創者之一,美籍華人學者唐德剛曾這樣評價張學良:把個花花公子和政治家、軍事家分開來做,則民國史上實是車載斗量,沒啥稀奇;可是把這三種不同的行業,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體,如魚得水,則學良之外,也就真的別無分店了。

歷史上從來就不缺乏備受爭議的人物,國民革命軍將領張學良就是其中一位——有人認為,張學良下令軍隊不抵抗,將富饒的東三省拱手讓給了日本人,實則是一個「千古罪人」。也有人認為,如果沒有張學良,西安事變也不可能發生,他應該算是「千古功臣」。

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又非歷史專業的專家學者,我們很難理直氣壯地評價歷史人物。再則,因為各種原因,直至今日,關於張學良的評價也不盡相同,因此,在下也不想發表什麼不合時宜的觀點,只想「分享」一下張學良「不抵抗」的原因。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之所以說「分享」,是因為下面的觀點並非在下瞎掰,只是在某個網站上看到的,其真實性無從得知,望見諒。

過去很長以一段時間裡,人們都認為「九一八事變」是蔣介石一貫的「不抵抗政策」所致,但近些年的研究表明,「不抵抗政策」其實是張學良與蔣介石在面對日本威脅問題上的共識,但並不是蔣介石下令讓張學良不抵抗的。

張學良之所以下令放棄抵抗,是因為東北軍沒有單獨抵抗日本的實力,如果無法忍受挑釁而與日本開戰,在得不到中央政府支援的情況下,結果只能丟掉東北,並且東北軍的實力也將受到極大的損耗,所以他嚴令軍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則是為了貫徹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路線,機緣巧合之下就與張學良的命令「不謀而合」了——在蔣介石的日記里,當初他得知「事變」時,已經是1931年9月19日晚間,而且是通過上海方面得知的。

以下是張學良在其晚年口述的回憶錄中,為什麼會下令不抵抗的原因的原文:

是我們東北軍自己選擇不抵抗的。我當時判斷日本人不會佔領全中國,我沒認清他們的侵略意圖,所以盡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給他們擴大戰事的借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有執念了雨生 的精彩文章:

于鳳至一生都沒得到丈夫的喜歡,死後的遺囑都被張學良當做廢紙

TAG:空有執念了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