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快樂教育」與中國「勤學苦練」的碰撞

英國「快樂教育」與中國「勤學苦練」的碰撞

-第13篇文章 -

The Thirteen Article

- JZ 朋友圈-

本期特邀嘉賓 金融大炮

本期主題

帝國理工金融男

留學期間JZ在倫敦呆了短短一周,卻意外喜歡上了這座城市。喜歡這座城市繁華里的精緻,喜歡這座城市傲慢下的風度。

記得某個黃昏,我和友人散步在Piccadilly Circus,聊著各大城市的不同。我在思考著,如果人生可以選擇,我願意拼搏於紐約,退休於悉尼。

而成長在倫敦。

今天做客的這位朋友,就在倫敦度過了極其精彩的留學時光。

單看履歷就知道他是「別人家的孩子」:

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

碩士深造於英國帝國理工

金融才子,就職於資產管理行業

關注公益事業6年

動可籃球場上「百步穿楊」

靜則書法間里揮筆成文

讓我們看看學霸是怎樣讀書的。

||文:林煥迪

2015-2016年,我有幸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以下簡稱IC)攻讀投資與財富管理碩士項目。

留學一年多,深入體驗了非常有特色的英式教育,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和思維方式,下面想與各位分享留學期間的三個小故事,希望能給讀者分享快樂與正能量,引發一些有益的思考。

1

上課可以隨時「Diss」教授?

「鈴鈴鈴~」上課鈴聲響起,滿頭銀髮、帶著老式圓框眼鏡的宏觀經濟學教授緩緩地走入教室,同學們也紛紛入座,我留學的第一堂專業課開始了。

教授拿起話筒,開始滔滔不絕地闡釋今日美國加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Professor, I don』t agree with your point …」(教授,我不同意您的觀點)

教授說話停頓間隙,馬來西亞大神同學說道。

「I think you are wrong because…」(我認為你是錯的)

法國學霸轉過頭,對著剛才發言的馬來同學展開反駁。

「But why…?」(為什麼?)

隨後,英國和香港的同學也加入了討論,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初來英國的我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觀戰」(懵逼)。

我驚嘆於同學們的大膽、勇氣、敢發言;我更佩服的是同學們的才華和智慧。如果腦海裡面沒有「料」,是不可能隨時與博學多才的教授進行PK的。

同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以前讀書時,大多數情況是老師在講台上講,我在下面使勁抄筆記。

我幾乎很少質疑老師的授課內容,我 「勤奮」地抄筆記,應付考試絕對沒問題。但是抄的過程中我往往忘記思考,還容易犯困,時間長了,我可能並沒有真正理解知識的內涵。

(教科書《財務管理》作者授課)

往後的校園生活中,我觀察到很多有趣現象:

每天早上,商學院大廳的圓桌都放了一疊《金融時報》,路過的學生都會順手拿起來閱讀,還有幾個同學乾脆坐下來邊看邊聊;

每堂課後很多同學都會上台與教授討論,我偷偷看了一眼同學的筆記本,基本上是以簡潔的「結構樹」形式記「知識關鍵詞」,注重挖掘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而非長篇大論;

學校經常舉辦學術講座,每場講座都坐滿,還有很多沒位置的同學站著聽兩小時。

IC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視,同學們對新知識非常渴望,注重培養自己的「學識」,敢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種學習能力對個人成長進步是至關重要的。

2

「團隊>個人」& 「實踐>理論」?

IC的課程安排十分緊湊,一年的項目拆分為4個學期。

每學期都有5門課程,一門課程得70分以上為優秀,40分為及格,一般形式是50%平時作業+50%期末考試成績。

別以為這40分容易拿,一不小心就「踩雷」,原因有倆:

1)作業數量多難度大,團隊配合要求高。

老師幾乎每周都安排團隊作業, 我需要和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專業背景的三名隨機同學組織4人小組共同完成,大多時間需要和組員一起研究一個陌生的領域,通過閱讀大量文獻發散思維,利用數據軟體求證,最後討論出沒有標準答案的結果。

千萬不能有抱大腿的想法,作業提交時小組內部會互評打分,不做團隊貢獻、偷懶的人會得到差評;小組也不要投機取巧,如果抄了其他組的答案,一下子就被老師發現並受到質疑。

2)期末考試不是背書就能通過,更多的是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程度。

考試題往往沒有固定的答案,但又與平時每堂課的授課知識息息相關,一旦逃課了,很有可能錯過老師講的考點。

我認為期末考題類比於高考作文題,非常考驗考生的語文功底,即使你會背很多詩句,但並不表示你就能寫出一篇好作文。

(「跳樓機」期末減壓服務)

IC十分注重理論應用於實踐的職業教育:很多兼職教授都是公司高管或政府學者,授課內容都是比較實用的思維和方法;

學校設有職業發展中心,為學生提供簡歷修改、面試培訓、工作坊、職業規劃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

印象深刻的是學校經常舉辦Career Fair或者其他社交活動,邀請了很多知名企業的高管、內部員工或校友來與學生交流。

在校學生都會帶上自己的名片,端著一杯酒,和職場人士開始暢聊。我也積极參与其中,但剛去時發現聊來聊去都是一些很空洞、客套的話題,而一些優秀的同學往往能深入到一些關鍵的話題領域展開。

一個人的圈子需要慢慢積累,但社會是劃分等級的。

假設我現在是水平為C等級的人,若想和等級為B的人交朋友或事業上合作,就必須提升自己的學識、能力,雙方交流時才感到「舒服」,「相互有利可圖」。

(IC酒會活動)

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專業能力都是職場的必備。

3

興趣與全面性?

留學期間,在一位學姐引薦下,我給一位15歲的英國男孩當了一年中文家教,每周日下午都會來到小帥哥Richard的家裡上課。

我的授課模式主要是口語教學,每堂課挑選一個主題講授相關的中文用語,同時教授簡單的書法,普及中國傳統文化。

Richard的家庭算比較富裕,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都很高,很有修養:他爸爸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攝影師,媽媽是醫生,還有兩個已經工作的哥哥。

(春節期間我贈送Richard一家一副春聯)

Richard是一個陽光聰明、熱情又帶有一點小靦腆的男孩,在倫敦當地一個高中讀書。

一次上課時我問他為什麼想學習中文,他告訴我他從小看過很多關於中國文化的節目,對中國非常感興趣,特別是中國的教育歷史和美食,我對他發出了來中國旅遊和留學的熱烈邀請。

我又問他學習中文會不會佔用他太多學習時間,影響日常的學習,他回答說:「不會啊,我除了學中文,爸爸還要求我學習法語、德語呢!我以後想當一個記者,會去很多國家,所以我要提前學習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的文化。學完之後我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東西,總有一種成就感。」

隨後的聊天中,我了解到Richard每天的學習生活都安排的很充實,當然有一定的壓力,不過他可以Hold住。

除了日常學習,他喜歡做志願者,是學校足球隊成員,還喜歡打乒乓球,某次下課後他和我打乒乓球還差點贏了我(本人小時候可是專門練過…)。

我也經常和Richard爸爸聊教育話題,他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教育理念合其他家長教育小孩的故事。

我發現:英國家庭注重引導孩子從小培養興趣愛好,樹立職業目標,並灌輸快樂學習、勞逸結合的理念。

英國學生的學習壓力並不小,上大學之前他們一般不會偏科。Richard爸爸還讚美了中國學生特有的刻苦、勤奮,認為這些特質是英國學生要學習借鑒的。

我是學金融的,工作之後愈發覺得知識全面性的重要意義,金融領域往往跟很多學科都有密切關聯,不要有「老師要求的,家長讓我學的,考試要考的知識,我才學,他們沒要求的我不學」的粗淺想法。

而要積極思考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喬布斯有「connecting the dot」的著名理論,我們花時間學的某樣東西現在可能用不上,以後可能就會發揮大作用了。

(中文交流沒問題)

文章的最後,我深感IC留學對我帶來了很多正面的影響和意義。我很感激英國這一年寶貴的經歷,最後給母校做一個免費(JZ要收費的)的招生宣傳:

IC絕對是一所高水平、負責任、世界級的學校,部分工科更是常年排名世界前三、歐洲第一,歡迎有志之士加入IC大家庭,彼此鼓勵,共同成長。

Q:

帝國金融男好像單身?

走心轉發文章,我後台把微信給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做新零售的JZ 的精彩文章:

TAG:做新零售的J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