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華風盆栽精品展」九重葛勾起思鄉念母情
觀「華風盆栽精品展」(外一章)
九重葛勾起思鄉念母情
盆景微雜誌
那年,去圓山公園的爭艷館看了中華盆栽藝術總會舉辦的「華風盆栽精品展」。上百盆的盆栽,感覺盆盆都是令人叫好的精心之作。據現場輪值導覽的中華盆栽全國總會理事、桃園縣樹石藝術學會第八、九屆理事長劉邦勇先生介紹指出,盆栽植物養得「大」容易,要養「不大」才難;多數展出的盆栽,少則花費了盆栽主人幾十年的心血,有的盆栽,更可看出非百年以上的樹齡不足以成其今日的樣貌。他所說的誠非虛言。據中國時報記者張翠芬10月28日報導,此次亦有作品展出的中華盆栽藝術總會前理事長兼國際主席、國際四大盆栽團體組織ABFF亞太盆栽聯盟理事長梁悅美,她擁有的盆栽樹齡最高的就約350年。
盆栽,是庭園景觀造景中的一部份。如同中國傳統的庭園,山、石、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花、樹……一樣,多是人為擬模大自然景緻的一種再現。
中國自古以來知名的庭園造景,就與帝王、文人雅士密不可分。回溯中國歷代的名園,造園著名的人物多是才華洋溢「學而優則仕」的響噹噹人物。姑不遠論黃帝至秦漢時期,迄唐朝「詩中有晝,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作輞川園,被讚為開創詩中、畫中還有庭園;同是詩人、畫家的白居易作廬山草堂,也將詩境入園;其他如唐宰相李德裕作平泉莊、裴度作晉公園(日本兼六園即師法此園);宋朝宋徽宗造壽山艮嶽(華陽宮);名相富弼作富鄭公園;司馬光作獨樂園;元朝畫家、詩人倪瓚作獅子林及環秀山莊;明末清初畫家、詩人李漁作伊園及芥子園;反清復明的思想家朱舜水避難日本時監造後樂園;民國以來,隨國府來台的畫家張大千生前也親自在外雙溪故宮近旁設計打造了摩耶精舍,他個人並珍藏了上百棵松柏盆栽。
盆栽作為庭院佈置藝術之一,無非就是師法大自然的變化,配合文人對庭園造景欣賞的雅石、花卉等素材的要求,營造傳統水墨詩畫意境中的奇峻、清幽或古意盎然的意象。
有道是「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導覽的劉邦勇先生就指出,想要培養一株出類拔萃的盆景,創作者除了植栽實務外,還須兼具繪畫、書法、詩詞、金石…等傳統藝術的修為,對雅緻的花盆、合適的座枱支架,如:瓷盆、石雕、木製等器皿也要有所研究。
盆栽藝術也是一種「風景的創作」,創作者除了要專業,還得加上愛心耐心;且若非有一定的機緣財力覓得「可造之材」,如何能無中生有?在既有的素材上發揮?經由造木、剪定、整姿、雕刻,造型、調整樹勢、掌握時機再不斷加以調整,才能見其功。更何況,要培養出一株行家眼中形、意、神、韻兼俱的盆栽絕品,更非易事!也難怪好的盆景有「無言的詩,立體的畫」之稱。
據了解,當日展出的許多盆景,價值均達數百萬,有的甚至達到千萬身價;更有的可能則是盆栽主人一輩子的心血結晶,根本礙難割捨了。
令人訝異的是,這次「華風盆栽精品展」展出的樹種,無論屬寒、熱帶或喬、灌木;還真是種類繁多,讓人大開眼界。個人對高度100公分以上的大品及75公分左右的中品,隨筆抄錄了樹名,其中較小的花草盆景,就偷懶略過了;大致如下:七里香、黃梔子、真柏、象牙樹、紫檀、羅漢松、黑松、赤松、榕樹、翠米茶、金柳、埔姜、八角櫻桃、香芭樂、青龍珠、九重葛、赤楠、扶桑、片港刺、嘉寶果、銀梧、刺柑、墨水樹、木麻黃、臭娘子(壽娘子、俏娘子)、石朴、黃槿、五葉松、西印度櫻桃、茶花、唐楓、金柳、黃楊、苦藍盤、白古蘇花、毛朴(朴樹)、福建茶、山柑……惟仍應有遺珠疏漏吧。
短時間,一次飽覽了展場上那麼多「奇葩異樹」,無論是否得獎之作,或是榮譽參展作品,真是難得。幾乎株株讓人拍案叫絕,盆盆讓人讚嘆不已啊!
母親與九重葛
展出的盆景中,幾株九重葛的盆景尤其吸引我的目光,讓我特別心有所感。
一則,幾盆九重葛是當日所有盆景中最「花團錦簇」凸出的標的;另一則,九重葛原本就是自己故鄉屏東市的市花;最重要的原因是,讓我想起了母親和她多年照料的那一盆九重葛盆栽。
九重葛學名Bougainvillea,由來因1768年有位法國軍官 L.A.de.Bougainville 在巴西發現而命名。別名:紙花、南美紫茉莉、刺仔花、洋紫茉莉、葉子花、葉似花、三角梅、三角花。九重葛屬於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為終年常綠木質藤本或灌木;一年裡幾乎不定期都會見到它開花。因原產於巴西、秘魯、阿根廷、南美等地,性喜陽光,南部屏東總是陽光普照,特別適合它的生長吧。
九重葛,台灣由南到北都可以看得到它的芳蹤。為何又叫葉似花、紙花?一般被認為它的花,其實並非花瓣,而是保護花朶的三片薄如紙的苞片(紙花由來),目前已有紫紅、粉紅、大紅、粉白、粉紫、橙黃等色彩;真正的花不大,是生在的苞片中的柱狀頭,呈黃白色,若非就近觀察,還真容易忽略了呢!
老家原居住在屏東近郊,母親多年來一直都保有閒餘養些盆景及植栽的喜好。早年,雖然房舍簡陋,門前的空地也不大,母親仍然搜集了一些容易顧養的花草盆景放在小閣樓的陽台上,另外在前門的空地上則栽了些應時的花草,其中就有一棵不知栽了多少年的九重葛。它倒底存在多少年了?我真的沒注意,也沒特意去記憶。直到五、六年前,村子老舊的家園面臨拆除搬遷國宅公寓的命運;二姊體察母親不捨日日親身照料的盆栽植物,還真擇優的把許多盆栽分批從老家搬到了新公寓的陽台上。其中,最大盆的就屬截斷了根莖重新栽種的九重葛了吧。新公寓已非一樓,沒有院落可供九重葛四處攀爬的空間了,正像今日所見的盆景一般,只留下了一叢低矮無法盡情伸展的形貌。但,每次我自北返屏,常會發現生命力強靭的九重葛又重新發出了許多枝芽且開花了,看到陽台欣欣向榮的花草,總會感念著象徵母親身體康健每日悉心照料的成果吧!然而,如今,屏東陽台的花草仍在,母親卻已離開人世三年了,見花思人,內心難免又是一陣翻攪!當日,若非在眾多參觀的人潮中,差一點止不住眼眶中的淚水!此刻,獨自為文,淚水自然是管不住了!
不禁再想起唐人孟郊的《遊子吟》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重葛有許多別的名字,為什麼大家卻特別鍾情於「九重葛」呢?一說是它開的花自下而上生長,形成層層花團;另外,或許它無論春暖夏熱秋涼冬冷,總是枝葉常綠,且在花架上攀爬的枝繁葉茂;因為分蘗性強、可塑性高,層次多,因此適合修剪、彎折、造型,做庭園造景,所以受到歡迎吧。而我想到的九重葛,卻有母親的慈暉,猶如一重又一重親情的關愛,深深的庇蔭關愛著我們子女們。緬懷她一身歷經荊棘、吃苦耐勞、無怨無悔,對子孫及家庭的付出,親情深厚綿長啊!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往期精彩內容回放
點擊閱讀》》》
(下拉查看內容)
鴻江故事篇
視頻篇
人物篇
知識篇
。
鴻江盆景訂閱號
鴻江盆景服務號
客服號
商務合作、投稿、諮詢請長按識別鴻江盆景客服號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