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葯神》:網友爆評,剛上映就賺足我的眼淚!
我不是葯神,其著重點在於神,對的,我們是人,不是神,是人,就要接受人都是自私的這個設定,沒有誰會做只有利大家而不利自己的事情,但是,我要說但是,只要你做的比別人多那麼一點點,那你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部口碑爆棚的片子號稱中國版達拉斯傢俱樂部,真的很棒,每個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人物弧光,特別是徐崢人物塑造的三段跳,第一次加價賣葯是因為要掙錢,要養活自己,第二次原價賣葯是因為同情跟內疚,他已經完成了第二段人物弧光,那麼第三次貼錢賣葯就是因為身上的責任,終於從人跳到了神的人物弧光了。
《葯神》已經很好了,是我自己的評判標準變了。我反覆想到這麼一段話:他只不過是一個忠厚老實、索然無味的普通人。別人可能會欽佩他的為人,卻不願意同他待在一起。他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他可能是一個令人起敬的社會成員,一個誠實的經紀人,一個恪盡職責的丈夫和父親,但是在他身上你沒有任何必要浪費時間。這是從前的斯特里克蘭德。然後這位斯特里克蘭德先生向白血病基金會捐贈了他所有的財產,就是這部《葯神》。所以人們齊聲叫好,因為它做了對的事,至少是人們期望看到的事,換句話說,還沒超出期望。這位斯特里克蘭德先生,真是大好人,僅此而已。劃破題材的外殼——一個魔幻中國的真實故事,有人性的複雜與光輝、對法治的思考、道德的叩問,拋開這一切,內在於這部電影的,是一架平庸的魚骨,筷子剃完了肉,剩下的就是這一具。人都是吃肉的,魚肉香就行了,誰又在乎這骨頭,在乎魚怎麼游?
程勇第一次賣葯是為了錢,散夥是為了保護自己,他不想坐牢,他上有老下有小,他得為家人著想,他有什麼錯?第二次開始賣葯是因為面對呂受益的死,拋開人情來講,他不賣葯,他沒錯,可是這個世界,人的感情不是能被條條框框控制的,他受不了自己內心激發出來的善意良知的考驗,面對老呂的死,他是自責內疚的,那時候的他已經不缺錢了,工廠每個月凈利幾十萬。這一次他在印度給老呂一個人買葯,受盡了靈魂的洗禮,為了救贖自己為了病人再次開啟了賣葯之旅,這一次定價500元,一分沒賺,還要搭上自己其他的成本。在黃毛死後,他人性整體的善,被完全激發了,成本2000他依然500賣,開通了外省渠道(要知道,最初為了安全他拒絕外省的購買需求)送走了最捨不得的兒子,他早已經做好了坐牢的準備。
在當晚送葯的時候,警察趕到,他為了那些拿葯的人能拿到葯跑走,把車橫在巷子里,阻攔了警察,自己被按倒在地下,他毫無掙扎,可是在看到那幾個拿葯的人被抓了回來,他終於有了強烈的掙扎。這一幕在那個夜晚,有了光輝和燦爛。在他去監獄的路上,送行的人,全都摘下了口罩,這一次是對人敞開心扉,影片有幾處口罩戴上和摘下的細節,暗示了每個人對待程勇的心理變化。在人群中,他看到了死去的老呂和黃毛,他終於笑了,完成了人物自我的救贖。自己給自己良心譴責的枷鎖是很難打開的。
這個世界沒有葯神,這個世界的病,是窮病,你治不好。沒有人是錯的,但總有人是被傷害的。電影終於不只是電影。
我不是葯神:難得的國產好片 劇情題材比起以前靠流量撐起來的商業片真的強太多了 雖然比起韓國一部《熔爐》就能改變社會現狀的電影尺度來說是還有很大距離 畢竟在廣電的嚴格審查之下想要過審內容上肯定還是很欠缺的 當然你也不能指望低迷的國產電影爛片橫行的國產電影一下就上升到很高的高度 但至少這部片子是個新突破
大家喜歡他的「俠氣」,就是偏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劫富濟貧」。可以說,在影片結尾10分鐘前,程勇形象的塑造是比較成功的,但過猶不及,敗筆可能出在催人淚下的「萬人送行」情節,確實誇張了,也是這種誇張,賺足了大家的眼淚。相比之下,張長林顯得虛偽。他假冒院士,洗腦病人,銷售毫無功效的假藥,也為了印度格列寧的壟斷銷售權而報警害程勇。最後被抓是罪有應得,但他沒供出程勇,也沒有壞得徹底。不知道他經歷過什麼,也算得上一個「悲情人物」。
TAG:我是好少年暗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