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快速恢復精氣神?這兩樣必不可少——打坐和站樁!
去年夏天,一位老前輩來訪,老人家七十多歲了,喜歡研究養生之道。閑聊的時候我問他:「您最近在練什麼呢?」他說在練靜坐,每天練三個小時,感覺挺好,就是有冠心病,心律不齊,住了五次院了。我跟他講,像您這種情況,養生要以動為主,活動活動嘛,要活就得動。為什麼呢?老人家在家裡,兒女都有出息,很孝順,他在家無憂無慮,頤養天年,加上每天打坐三個小時,他的心已經夠安靜了。但物極必反,靜中無動,全身的肢體不能配合心臟行血,心臟的工作量就大了,能不犯冠心病嗎?形象地說,怡然自得的、健康的心臟面對靜止不動的身體,好比勵精圖治的君王遇到慵懶的臣民,怎麼都不聽使喚,無奈之際,他就躁動不安,心煩意亂長久下去就會導致心臟出現各種問題了。這也是養生不得法的一種表現。我給他一個建議,把每天打坐的三個小時用來站樁。老人以前練過站樁,有基礎,所以回去後一練就上手,馬上找到感覺了,兩個月以後,他再次登門,非常開心地說他的心臟已經恢復正常,全身都比以前舒爽多了。
一般來說,遇到養身不得法的人,我不會猛然讓他放棄以前的養生方式而換成另一種。但是,只要遇到靜坐出了問題的,我會斷然讓他停止靜坐,改為站樁。根據現在人的體質和生活特點,站樁往往比打坐更有養生之功。
靜坐是為了讓我們的心安靜下來,因為我們一天到晚勞心勞神,心靈需要休息了。所以,靜坐要求意守丹田,擯除雜念。但是,實際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呢?往往是一念未息,一念又起,心裡還一面想著:「哎呀,我怎麼又起雜念了?不行啊,不能有任何念頭……」想來想去,徒增煩惱,可謂坐而無功。我曾遇到一個倡導靜坐的人,他說他靜坐入定後,「心靜如水,毫無雜念,整個意識界就像清秋之夜的江面,風清月白,波瀾不驚,無比清靜。」後來再看一本書,上面也這樣描述靜坐的感受,一字不差。莫非這是巧合?抑或這位仁兄在背書?我不知道。在這個問題上,最老實的是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他也有靜坐的愛好。他曾說,自己打坐多年,也只有惟一的一次真正做到了無我無他、離形去知,但是他的境界已經很高了。
既然心不能靜下來,那就別靜下來了,讓它放鬆吧,平時,我們的心如野馬狂奔,不能急剎,站樁的時候,我們讓自己的心靈放慢腳步,散散步吧。站樁無須意守丹田,既然做不到擯除一切雜念,那就想點歡喜的、令人愉悅的事吧,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而且對於養生也大有裨益,心主喜,微微的喜悅就是養心的良藥。站樁的時候,我們全身放鬆,無憂無慮,悠閑自在。心靈得到了美妙的享受,以後一站樁,你自然也會心生歡喜。
靜坐就得坐著。現在的人,尤其是身處都市的人,多從事腦力勞動,上班的時候坐在辦公桌前,出門有車坐,回到家裡又一屁股坐進沙發看電視,一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坐著,缺乏運動,身體的氣血都淤滯了,很多病就是這麼坐出來的。病人談病色變,醫生則是「談坐色變」、「談靜色變」,因長期坐著或缺乏運動而生出來的病,不僅複雜,而且不容易治癒。一天到晚坐著的人,好不容易有了點養生的閑暇,為什麼還要坐在那裡靜坐呢?他需要站著,需要運動,需要讓全身的氣血動起來,讓肢體肌肉靈活起來。對於打坐功力膚淺的人來說,很難做到靜中有動。
站樁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看似不動,其實是不動之中有大動。這種大動又不同於跑步、跳繩等體育運動,那是劇烈運動,一般只適合年輕人,對於那些素體虛弱,津乏氣短的人來說,劇烈的運動會增加內耗,傷津動氣,不增其益,反受其累。尤其是那些身患嚴重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炎等疾病,以及隱匿性疾病的人,劇烈型運動更是要不得的。因此,有養生經驗的老人經常說:大動不如小動。其實,小動不如微動,站樁的動是一種微動,確切地說,是一種蠕動。我們可以把意念集中在尾椎骨尖上,慢慢地用尾椎骨尖畫小圓圈,以此帶動身體的微動,此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十個手指的指尖有微微發麻的感覺,隨著身體的微動,這種感覺從手指傳向手臂。腿部、背部也會有相應的感覺。身體這樣輕微晃動著,感覺自己就像站在溫泉里,像海藻一樣,隨著迂緩的水流飄飄蕩蕩,蕩蕩悠悠。在晃晃悠悠中身體四肢得到怡養,全身血液也像安靜的溪流,周流而不息。
簡簡單單的站樁,就這樣養身和養心完美地結合起來。多年的站樁經驗使我體會到,站樁是靜中有大動,看似靜靜站著,只有輕微晃動,實則全身的奇穴都在動,這是真正的動,是最具效率和效果的動,站樁又是不靜而真靜,雖則不能全無雜念,但卻能心生歡喜,精神愉悅。
我們普通的人,對於練功充其量也只有皮毛的功夫,在沒有掌握內在的技術和要領之前,形和意都是必須的。形者養身,意者養心,養心在靜,養身在動。古人講「性命雙修」,實際上就是我們現代的「身心鍛煉」,通過性命雙修,方可益壽延年。站樁就是要強你的身,收你的心。
實際上,通過站樁養生,已經有很多人在實踐了,只不過目前練樁的人多集中在社會上層——這也是我倡導站樁的重要原因,希望能夠把她推廣開來,讓所有的人都獲益無窮。國際上很多著名的實業家,也經常到內地來拜訪我的老師王玉芳先生,向她老人家請教養生秘訣,先生就教給他們一個站樁,簡簡單單,讓他們去練、去感悟。他們也一直在堅持著。
養生在動,不宜靜;安心在喜,不唯虛。動非浮躁妄動,喜非刺激狂喜,能夠做到這兩點,我們就是養生的高人了。
如有懺悔文可投稿到此郵箱
更多正能量知識
編輯:無為
※他好像沒工作,每年賺一千多萬
※我的兩個多月的變化,不忘初心,繼續努力
TAG:戒邪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