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般若光明雲」——《地藏經》大意(5)

「大般若光明雲」——《地藏經》大意(5)

【大般若光明雲。】

『般若』也是智慧,但是兩個分開來講,意思就不同了。智慧是後得智,「般若」是根本智。根本智是破無明的,後得智是處世的,是對人、對物、對事的理智,我們今天講的理智,這兩種不相同的。聖一法師這個注,注得很好,智慧是斷煩惱的,事上的;般若是破無明的,是理上的,根本智。《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的就是「大般若光明雲」,無所不知就是「大智慧光明雲」。我們平常修學兩種智慧要同時求。根本智應當在什麼時候培養?童年的時候培養。中國古時候的教學,小孩七歲上學,大概到十二歲小學結束了。小學期間是培養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培養無知。所以,小學教育的重點是教他做人,教他孝親,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言談舉止都有禮貌、都有分寸,教這個。讀書只著重背誦,不需要講解,講解是智慧,不需要講解是般若,不需要講解,你就背。目的是訓練清凈心,不讓他胡思亂想。小孩也是的,小孩沒有一點事情給他做,他也會胡思亂想。所以叫他背書,一天叫他背一百遍、背兩百遍,這個要用佛法來講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

在佛法裡面,從前學佛,無論在家出家,一入佛門是五年學戒,就是五年接受基本的訓練,訓練戒定慧三學。它的方法在教下也是用讀誦,叫你每天去念經,念經就不打妄想了,用這個方法。五年之後參學,參學就是大智慧了,要開顯圓滿的後得智,那就是要學無所不知。所以無所不知是建立在無知的基礎上。就好像我們這裡,不管哪個都是以云為基礎,都建立在光明雲的基礎上。光明雲就是根本智,就是圓滿的般若,是這個意思。今天教學恰恰相反,根本智不重視了,甚至於把它忘掉了。後得智有沒有?決定沒有。像樹一樣,沒有根本哪有枝葉?換句話說,根本、後得智慧完全都喪失掉了,這個社會說不亂,不可能,沒有辦法,決定動亂。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感情用事,還得了!沒有智慧。這是非常可怕的一個時代,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

讀經是求根本智、是求清凈心。讀到一個階段之後,重點要在修行,一天念一部可以了,念半部也不少了,甚至於念個三句、五句都不少,要緊的是什麼?是把佛對我們的教訓真正做到,這個重要!原先一天叫你念多少遍,那是教小學生;現在小學畢業,要升等了,那就要認真去修正你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說法,錯了要把它改正過來,著重在修行。經典不熟,不熟生活當中提不起來,有的人事情做錯了以後才想起來,那還算不錯,都是在不熟。一定要熟,很熟,使我們在生活當中,起心動念都能夠覺察,佛教我怎麼做?哪些事情佛不准我們做的,我們是不是照辦了?哪些事情佛教我們做的,我們有沒有去做?

經是一面鏡子,照照自己的心,照照自己的行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漂亮,早晨起來洗洗臉還要化妝一下,晚上睡覺也曉得照照鏡子。讀經是照心,這外表你很照顧它,裡面照不照顧?裡面比外表還重要。存乎中沒有不形於外的,心清凈了,你這個身自然清凈,不必化妝,不洗澡也清凈。我這個功夫還不到。虛雲老和尚、印光老法師,虛雲老和尚一年剃一次頭,他頭乾淨,他不臟;一、二個月恐怕還不洗一個澡,他身上不臭,聞聞他的衣服放香氣,這是功夫,心清凈,心香。我們修行人一身氣味很難聞,這哪裡叫修行?由這個地方可以能夠看出我們身心染污是多麼嚴重!這個東西不能瞞人,自己應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文據聖一法師《地藏經講記》;凈空法師《地藏經》大意講座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大般若光明雲」——《地藏經》大意(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觀末世人,諸惡人輩,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
見有違犯舉露其過,我等則為欺誑如來——《志樂經》學記(10)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