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痛心過後更應理性對待

《我不是葯神》,痛心過後更應理性對待

最近《我不是葯神》刷遍醫藥人士朋友圈,在此,小編就不再贅述電影情節,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這次,小編想說的是,電影中無法承擔的高額原研葯價情況真實存在,但造成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我們反思,而不是單純的要求藥品降價。作為醫藥行業內人士,更應理性推動行業進步,而非意氣用事,電影劇情很真實,但是現實需要政府設計更合理的制度,從根源解決用藥貴、用藥難的問題。

巧合的是,在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明確表示「(進口抗癌藥)不能只降稅,不降價」後,輝瑞首先在湖北省藥材平台進行15個藥品採購價格下調,而後西安楊森注射用地西他濱(西安楊森提供,Pharmachemie生產)在甘肅省降價幅度達51.6%,採購價由10339元/瓶調整為4996元/瓶,用於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這比國內仿製葯入市價還要便宜。

對於患者來說,絕對是利好信息,但對於醫藥人來說,更應深入挖掘。注射用地西他濱化合物沒有專利,即便如此國內才在2012年有仿製葯上市,在2017年前,原研價格仍未降低,直到2018年國家領導人直指進口藥品價格過高,才有所動作--降價保市場,這豈能說是正常現象?

當然,此時國產仿製葯正在激烈競爭,已有15個批號,涉及7家本土企業。在艾美達全國樣本公立醫院資料庫中顯示,2016年正大天晴銷售總金額已逐漸逼近原研Pharmachemie,到2017年明顯趕超。

造成以上現象的最大因素之一便是價格,本次原研大幅下降,直接將仿製葯入市葯價擊穿,未來國內仿製葯的日子將愈發艱難,現在唯有降價方可與之競爭。

小編舉例地西他濱是因為降價幅度遠超預期(雖然理應如此),在未來或將有更多的非專利原研進口葯加入到大幅降價的行列。屆時,仿製葯在提高藥品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與非專利原研葯進行價格PK,生存舉步維艱,原來躺著掙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說完葯企,再說說招標和臨床採用,如果說此前仿製藥水平過低,影響臨床療效,所以導致在招標和臨床醫生使用方面傾向於原研葯,那麼當下已經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在招標採購中卻又面臨另一個問題:在某地區招標中,提出「不採用一致性評價品種,尊重臨床醫生的選擇」。

並且,在《我不是葯神》原型中的格列衛,當年並非無仿製葯可用,格列衛在2013年化合物專利到期,豪森的仿製葯昕維與原研格列衛成功完成臨床生物等效性試驗,證實其臨床療效與原研達到一致性評價水平,且葯價是原研的十分之一,卻直接遭到部分省份招標過程中因價格問題掉標,導致患者僅能選用高價原研葯。

所以,患者無法享受性價比高的仿製葯,並非僅是企業問題,更是我國醫藥行業的大環境問題。當然,自從2015年國辦發44號文正式拉開深入醫改的序幕後,各種各樣的硬骨頭都在啃,並且我們確實能看到改革效果,例如:進口葯飛速上市(HPV九價疫苗光速上市),解決審評審批積壓、完善知識產權制度、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實施、國家組織藥品價格談判、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擠壓藥品流通水分、醫保支付改革等等一些列措施,均在近年初顯成效。

改革確實非常艱辛,但我們的政府也在努力,優勝劣汰將成為醫藥行業的常態。

看完《我不是葯神》後確實痛心,但僅感情上的宣洩和憤慨無法改變醫藥行業,唯有更加理性的對待改革進程,才能使我們的醫藥行業越走越好,民眾的醫療保障越來越好。

來源:艾美達行業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渡經緯 的精彩文章:

風趣解讀:史上最全18年葯企TOP10分析報告

TAG:葯渡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