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打雜小妹」到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她的科研之路令人敬佩

從「打雜小妹」到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她的科研之路令人敬佩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她是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

企業創辦人與管理者

還是擁有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身上展現出來的

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從容

以及對自身能力的絕對信任

她就是

——沈俊

2018年

她榮獲第十四屆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該獎表彰她在「低溫製冷技術」方面的

前沿研究工作

特別是圍繞新型製冷方式

「磁製冷技術」

開展的從基礎到應用的全鏈條研究

誤打誤撞走上了科研路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或許正是這句俗語

將她「逼」進了科研界

大學以前

她夢想成為一名記者

不過

老一輩人的思想還是認為

必須要學習數理化」

在父母的建議下

她最終選擇了理工科專業

研究生期間

她初次接觸到低溫製冷時

就對它充滿了興趣

經過潛心研究

她發現了國際上最低溫度

大磁熵變鐵磁磁製冷材料

填補了這一溫區的國際空白

她注意到

在當時世界上

比較著名的4種材料體系中

綜合性能最強的材料

是由中國人發現的

但卻沒有研製出高質量的樣機

將這一發現應用起來

「我們的基礎研究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但樣機製造卻是一片空白

而像美國等發達國家

很早就開始研發磁製冷樣機了。」

「當導師交給你一個課題,

你要學會思考如何去解決它。」

她坦言

「正是在讀博士時

我才開始真正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

並堅定了想要做出世界上

第一台磁製冷實用冰箱的夢想。」

第一次出國開會期間

她就專程前往美國宇航公司參觀

發現他們研製的樣機質量相當高

遠遠超過了國內的研發水平

「我們國家也應該研發自己的樣機」

她在驚嘆產品先進的同時

也暗自下定決心

在她看來

做科研就像品味一杯苦咖啡

「開始覺得很苦澀

慢慢苦盡甘來

最終品嘗到成果的甘甜

便會越做越喜歡。」

從「打雜小妹」到「頂樑柱」

「剛開始我並不懂製冷技術

也不知道能做什麼」

但她很勤快,不挑活兒

「每天整理實驗工具、打掃實驗室

會議的材料準備、各種會務工作

這些事情也需要有人來做的,

我就干這些。」

3個月的「打雜小妹」生活

對於她來說

是一個適應新環境

了解研究所、科研工作等的過渡期

很快

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只干這些「雜活兒」

並迅速行動了起來

她向幾乎所有的科研基金會提交了申請

粗略估計有數十份的申請書

「即使有一個中,我也覺得成功了。」

終究功夫不負有心人

她拿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基金

開始了屬於自己的課題研究

由於家在北京

過年期間

其他同學都回家過年了

她可以一直待在實驗室

「終於沒人跟我搶儀器了」

她開玩笑說

那幾年

即使是大年三十晚上

她也是在儀器旁邊進行著測試

勤奮換來的成果

讓時任課題組長看到了

「這個小姑娘是一個可造之材」

他很欣賞這位勤勉且主動的新人

逐漸開始給她安排任務

她總是會超前完成領導交付的任務

「領導要求一步

那我可能會儘可能完成到十步

提前做好後面的工作。」

正是這種超前的工作態度

她得到了「重用」

課題組計劃依託創辦的

中科睿凌低溫設備的企業

將製冷技術推向市場

她成為企業管理和項目負責人的最佳人選

成功擔綱了「企業管理者」的重任

如今

中科睿凌的市場運營已經獲得了成功

她也就從企業退出

又回到實驗室繼續開展磁製冷技術的科研工作。「

作為技術研發人員

我的目標就是實現技術到產品的『最後一公里』

剩下的就交給市場。」

主動而且超前的工作態度

加上對工作的精益求精

使得她從一個「打雜小妹」蛻變為

課題組中的「頂樑柱」。

享受「不一樣的多面人生 」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被譽為中國女性科學家的「諾貝爾獎」

只有在科研領域取得重大成果的

女性科學家才有可能獲得

除了科學家、導師、管理者、母親的角色

她還是中科院理化所

「理化青年論壇」暨「青年創新促進分會」理事長

中國製冷學會低溫專業委員會委員

……

是什麼讓她能在如此多的職務和角色

之間轉換自如?

她的訣竅是

高效管理

「一個人同時要完成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培養和管理團隊

通過團隊體現自身社會價值」

專人專事是她所貫徹的理念之一

大到課題目標

小到家務瑣事

她都認為應當讓最專業的人來完成

她說

工作再忙

也要熱愛生活

生活中的她有些「粗線條」

有時還在家人面前撒個嬌

給他們製造些小驚喜

她愛運動,喜歡滑雪、打羽毛球

尤其喜歡跑步

有時間還參加馬拉松比賽

她說

能夠專註於自己的事業

這與家人的支持必然是分不開的

丈夫的默默支持與理解

子女之間的相互關照

都為她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即使再忙

在家人生日或是特殊的日子

那天我也一定會回家,

我覺得儀式感還是很重要的。」

在外人看來

她忙碌的科研生活十分枯燥

沒有浪漫氣息

但是她卻並不這樣認為

「真正的生活就是很平淡

所有的平淡都是浪漫。」

End

來源:科普中國

資料源:《國科大》雜誌2018年第2期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觀學機械 的精彩文章:

1平方毫米銅電線可以承受多大功率?
人的腦子進水很可怕!大雨過後汽車這些部位也可能進水了!

TAG:直觀學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