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被「偽早教」重壓的家庭!受傷的不僅是錢包,還有孩子

被「偽早教」重壓的家庭!受傷的不僅是錢包,還有孩子

文/墨花

1

被早教課綁架的中國父母

前不久,在一個寶媽群里聊天,說起早教課,大家紛紛吐糟「實在太貴了」。

一個寶媽問:

我們夫妻都是普通上班族,還背著房貸,報不起國外的早教機構,給孩子報國內性價比高一點的早教機構怎麼樣?

有的寶媽說,為了孩子,省吃儉用也得報最好的;有的寶媽說,區別不大,但報了總比不報好。

這時,有個寶媽突然說了一句:

難道必須報嗎?我就沒報,孩子不也好好的,快快樂樂成長。如果經濟並不是很寬裕,還是自己多花點時間和心思陪伴孩子吧。

發問的寶媽有自己的煩惱。小區里一個跟她兒子同齡的小孩,很早就開始上早教班,1歲就會背誦古詩和唱英文歌了,而她兒子就連走路都跌跌撞撞。

過了些天,我恰巧碰見這位寶媽,問起早教班的事,沒想到她懊悔不已。

她說自己思前想後了好久,終於還是咬咬牙給孩子報了。但哪裡想得到,報了之後煩惱更多。

別人家孩子安安靜靜聽老師上課,她兒子亢奮地在教室里爬來爬去,連五分鐘都坐不了。

為了讓孩子好好聽課,她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有一次,她老公帶孩子去上課,見識到熊孩子這般模樣,回到家二話不說就是一頓揍。

這下好了,孩子現在很抗拒上課。實在沒轍,這位寶媽想到了退課,卻被告知「不行」。

我不由得感嘆,這簡直就是花錢遭罪啊。

早教班的費用,少則幾千,多則幾萬,最誇張的早教課開出了33萬一年的天價。孩子讀三年需要100萬,比出國留學都要貴。

其實,早教機構的營銷套路也就這幾招:

最好的早教,是孩子一出生就送到早教班;早產孩子,最需要到早教機構學習和治療;0-3歲是早教最佳時期,錯過早教課後悔一輩子……

這些標語是不是很熟悉,很扎心?

還有人拿西方流行的「早期銀行論」說事,大致的意思是,對幼兒實施早期教育就如往他們的神經銀行里儲蓄,存得越多,將來越受益。

當心,孩子需要早教沒錯,但以上都是偽早教毒雞湯,喝多了會中毒。

北京市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馬學雷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早教銀行論」等都是一些偽早教理念。

因為人生本來不是一個攀比的過程,在0~3歲剛起步階段,就鼓吹用百米衝刺的方式來代替人生幾十年的「長跑」,這是極為不負責任與不妥當的。

面對許多父母「要不要帶孩子上早教班」的疑問,中科院心理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美國心理科學協會會員葉壯這樣解答:

實際上,人的大腦發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2歲前的早教活動幾乎不能對人的智能產生什麼影響。

換句話說,不管孩子有沒有參加早教課,只要父母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營養,充足的生活刺激,維持好日常的親子交流,孩子都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2

偽早教讓孩子不堪重壓

最近,看到一位寶媽在朋友圈說了這樣一件事。

她的寶寶出生後特別聽話,不哭不鬧,吃飽了就睡。才兩個月大,她老公就給孩子報了早教班,一大早興匆匆地抱去上課。

結果,課還沒上完,孩子已經從不適應、不耐煩到哭得昏天暗地。這位寶媽心疼極了,她果斷下決定:「1歲之前,絕不再這樣折騰孩子了。」

我帶孩子上早教班時,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在音樂課上見到了不少低月齡孩子,才幾個月大,連坐都坐不穩,必須大人抱著才能聽課。

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唱歌、打節拍、聽音樂、玩樂器,45分鐘里,音樂教室一直充滿著各種聲音,有的孩子玩得很歡樂,但一些低月齡的孩子顯然是被嚇蒙了,過不了多久他們就開始鬧不愉快,甚至哇哇大哭。

還有的孩子不過2歲多,就被父母安排了滿滿的早教課,早上活動課,下午音樂課,晚上還有藝術課,孩子到了晚上已經累到不行,在課上倒頭就睡。

父母又何嘗不心疼孩子,可他們始終放心不下內心的焦慮,心心念念「我的孩子一定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對此,育兒專家崔玉濤直言不諱:

太多父母不尊重自然規律,一味強求。中國人養孩子就喜歡比較,其實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不同,只要是正常範圍內就行了,有什麼好比的呢?

父母的攀比心越重,越容易被偽早教忽悠,最終受傷的不僅是錢包,還有孩子。

3

偽早教正在摧毀孩子的興趣

一次,去閨蜜家做客,見識了閨蜜4歲半女兒畫畫的本領,才幾分鐘功夫,孩子就畫完了一個太陽,一朵雲,還有一間房子。

我被孩子嫻熟的繪畫技術折服,問起閨蜜才知道,這都是早教班的功勞,她說孩子上了一年的早教班,效果不錯。

後來,我在陪閨蜜女兒玩時,想讓她畫一畫自己,她茫然地搖搖頭,我又說畫一畫你媽媽吧,她再次搖頭。當我再說畫一畫你最喜歡的吧,沒想到孩子還是花了太陽、白雲和房子。

孩子說「你說的老師都沒教過,我不會」時,我隱隱擔憂,小小的孩子最喜歡天馬行空,可她的思維卻已經被限制住了。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賈靜雯的女兒咘咘表現地截然相反。她在家裡用蠟筆畫畫,雖然在大人看來是瞎畫一通,但孩子說自己在畫一家人。

後來,修杰楷回來了,咘咘就指著畫告訴他:這個大的是爸爸,中間小的是媽媽,這個黑黑的一點是妹妹,黃色的是她跟小小兵。

當咘咘說「這是一家人」時,我忽然很感動,雖然她完全沒有畫畫的技能,但她的畫里充滿童真和想像。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說,6歲以前的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可市面上的偽早教,不停地向父母傳遞「超前教育」的錯誤理念,1歲多就讓孩子死記硬背加減法,2歲多讓孩子背英語,3歲多就教孩子識字。

實際上,這種「超前教育」「強化教育」的實質就是拔苗助長,讓孩子處在似懂非懂、似學非學狀態,破壞了日後的學習興趣,不利於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

知名幼兒專家張立美說:

孩子有屬於自己的成長規律,一般來說,3歲是直覺思維期,5歲才有形象思維,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則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

可偽早教一味地將知識硬塞到孩子的腦袋,這對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4

真正的早教是父母的高質量陪伴

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孫瑞雪分享過自己的育兒故事。

她兒子在1歲多時還不會說話,她急得團團轉,把兒子的舌頭拽出來看有沒有黏連,還帶著兒子去醫院看舌頭,結果並沒有問題。

於是,她又拿著教棒指著家裡的各種東西教孩子,「這是燈,燈,燈」,「這是書,書,書」,家裡的東西都指遍了,孩子還是獃獃地沒有一點反應。

當他兒子2歲零1個月時,門外停著一輛卡車,他兒子高興地跑出去,指著卡車想上去,孫瑞雪就抱著孩子上了卡車。

那天晴空萬里,天湛藍湛藍的,她的兒子趴在卡車的欄杆上,抬頭仰望著天空,看了很久後,嘴裡突然冒出一個字:「天」。

雖然發音不是很標準,卻把當媽的她高興壞了。那幾天,孩子每天都指著天說:「天、天、天。」後來,她兒子很快學會了說「地」和「人」。

孩子智力的發展,是感覺到之後才能真正認知到。父母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引導孩子用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手、腳去感知這個世界,完全可以在家裡做到。

早教課不是必需品,而偽早教一定是毒品。

那些焦慮的父母,風風火火地把孩子送進早教班,卻不知道自己成了偽早教收割智商稅的對象。

與其盲目地把孩子送進早教班,不如多買點書學習育兒知識,多買一些有趣的玩具給孩子,關鍵還是父母放下手機,全心全意陪孩子玩耍。

說到底,父母帶著愛的陪伴和引導,才是最昂貴的早教課。

最好的早教課,就在生活里。最好的早教老師,一定是父母。

長按下圖二維碼 關注【新東方家庭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追蹤700多對夫妻,原來好的感情在這樣的細節里
你經歷過絕望嗎?我經歷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