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結局早已註定,同樣的開端不同態度,近代的中國比日本差在哪裡?
萬物終有其規律,萬事終有其源頭,無論歷史上任何時期發生的任何事件都有其因果關係甲午戰爭也不例外,這場戰爭的爆發對我國來說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意義以及令人難以想像的政治因素。
來自西方的渡輪緩緩的駛進太平洋他們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一個島國的大門,撞開之後卻發現這間屋子的主人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首先作為入侵者在他們看來這個主人的家中極其的貧窮沒有任何戰略性的資源,但在這裡生活的居民卻深深的吸引著這些外國人,那些踩著木屐,扎著頭髮,穿著寬大衣服的日本人雖然貧窮卻極其的堅韌,他們那些被叫做武士的士兵雖然使用的武器及其的落後卻有著無與倫比的責任感以及良好作戰素質,特別是他們的教育這個國家雖然窮到令人髮指但他們平均教育水平卻達到了很高的普及。
時間推移到1868年,自美國人敲開日本的國門之後明治天皇便借勢而為順利登基,這是一個改變日本整個歷史進程的重大人物,他端坐帝王之位四十五年將日本這樣一個閉關鎖國弱小到無以復加的封建國家一舉改造成一個軍國主義的強大國家。
但相比較日本,中國卻並沒有得到如同日本一樣的改變,故事的開頭都是相似的,國的大門同樣也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敲開但他們面對強權入侵所採用的心態卻完全不同,日本並沒有抗拒並沒有拒絕反而坦然的接受甚至還派遣大量的留學生去往西方學習,學成歸來的日本留學生不止帶著西方的科技更帶著西方的政治制度。
而清政府作為中國誕生的最後一個封建政權一直都奉行著閉關鎖國的政策,由於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所以無論從文化上還是從制度上都是極其高壓的,為了維護他們自身的統治對國外的先進技術先進的政治體系視若不見,只是一味的自私自利,一味的鞏固自身地位,一味的還做天朝上國的美夢。即便是很多國外的使者即便是來到北京那些當權者也依舊保持著高高在上的態度這就使得清王朝在外交上一直處於極大的劣勢而他們對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更是不屑一顧。
但窮則思變,弱則思改,自乾隆皇帝死後清朝的國力迅速下降,而內有義軍爆發外有強國威脅,即便是一貫自傲的清朝也不得不主動進行了一些改變。但即便是改變也只是從科技方面入手,但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長久的維持住強國的地位都並不是靠著他們先進的科技而是靠著他們有效的政治體系,要知道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依舊是百姓依舊是人口,所以說中國與日本的甲午戰爭結局早已註定。
※袁術夜襲呂布家,呂布大驚拋馬丟戟,帶著妻子就鑽馬桶
※沒有孩子不受寵幸,死後不到百天清朝破滅,歷史上唯一一個四朝皇妃
TAG:銷煙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