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跨界農民的苦和樂
我們從南橋出發驅車近一小時來到四團鎮五四村的思賢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採訪合作社理事胡鞍。甫一到來,看到的是屬牛的胡鞍忙碌不停的身影。
胡鞍,現年45歲
四團鎮良民村人,大專學歷,現任上海思賢農產品產銷合作社理事。
2014年合作社被評為奉賢區級示範合作社,2016年成功申領到國家無公害認證和上海市無公害生產基地認證,2017年被認定為市級「農民田間學校」。胡鞍本人於2017 年被評選為奉賢區第一屆「十佳」新型職業農民。
「我是一個跨界農民」
暫時放下手頭忙碌著的無公害農藥和「四團湯圓」商標註冊等事宜,坐下說起自己的經歷,胡鞍首先把自己定位為「跨界農民」。在經營合作社之前,胡鞍曾在南橋經營企業十多年。
2010年企業因拆遷關閉後,一度為創業方向感到迷茫。偶然的機會聽朋友說起投資農業的前景而深受啟發,進而多方了解政策信息、發展趨向,又外出實地參觀學習成功合作社運營的狀況,並結合自己出身農村,經營過企業,既熟悉農業,又有企業經營理念的特點,遂於2012年3月回到四團,和姐姐胡芳一起投資成立了「思賢」。
「跨界跨的是理念」
對於跨界,胡鞍認為不只是從工業跨到農業的身份轉變,本質上更重要的是以企業發展的理念來經營農業。與胡鞍交談過程中,會發現他講得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合作社的經營效益:「要提高土地產出效益」,「要提升產品附加值」,既要打破傳統農民各種一畝三分地的局限,也要突破雖規模化種植但依然種什麼賣什麼的框架。
6年來,合作社先後流轉了600多畝農地,打造成一家集糧食作物、無公害蔬菜、果樹花卉種植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業基地。經營上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努力與市場需求緊密聯繫,部分農產品做到以銷定產;近年來更致力於「四團湯圓」等農產品深加工,塑造品牌,延伸產業鏈,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模式來跨界經營合作社。
「做農業很苦很累」
回顧自己跨界以來的6年,胡鞍不由自主地長吁一口氣,「真的真的很苦」:從事農活彎腰曲背、日晒雨淋的辛苦不必多說,相比經營工業企業來說,投入更大,見效很慢,費的心思更多。這幾年來思賢合作社經歷過不少的曲折和坎坷,最初種植綠色時令蔬菜實行「會員配送制」,但由於物流困難而難以維持;前年引進種植高端優質水稻品種,又因稻種技術壁壘而難以保證香味和口味。幾年來的些微收益都用來陸續購買魚塘、林子等,然後歸整改良土壤。
另外,勞動力老化,安全問題突出,每年用於保險及治療、補償等等又佔一大筆額外開支。而更心累的是土地使用等捆綁限制太多,感覺就像戴著鐐銬在跳舞,很多跨界經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金點子沒法實施,比如觀光農業、農產品深加工等都需要相應的場所,在目前政策限制下都難以施展開來。
「做農業也很快樂」
雖然做農業很苦很累,但胡鞍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他用四個「土」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一是「風口熱土」
一方面,改革開放四十年,可以說農業是經濟領域中最後一塊還未開發的處女地。如今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補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塊短板。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從以前「吃得飽」到「吃得挑」和「吃得好」轉變,社會急需滿足人們「優生活」需求的有機優質農產品。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合力,催生出農業轉型發展的風口。
二是「情感厚土」
區、鎮各級政府以及農委各個職能機構,多方支持和關心,幾年來苦和累的同時心裡也時常涌動著一股股暖流。而自己盡個人能力與村、鎮75名殘疾農戶結對幫扶,從提供勞動、改善就業的源頭上幫殘扶貧,並帶動合作社成員和周邊農戶一起提高務農收入。政府關心、造福鄉里以及個人嚮往成功的精神追求共同凝成了要把合作社做好做強的強大信念。
三是「創業樂土」
創業很艱辛,但越是艱辛,成功時收穫的喜悅越大。
2014年時有一天看央視七套上介紹水稻和泥鰍種養結合的節目,胡鞍深受感觸,在有關科技單位的支持和指導下,結合自身實際,在稻田裡養龍蝦,並開展釣龍蝦等特色農業旅遊,種養結合,一三產業結合,當年就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產出的稻米品質也非常好。今年準備再開挖50畝,擴大種養規模。
2016年嘗試種植優質早熟水稻品種,錯開大米供應時間,經加工包裝後上市,深受市民歡迎,並且價格高於常規大米2至3倍,獲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而近年來有機無公害蔬菜的產銷也穩定增長,經過初期的挫折後,逐步走上了「以銷定產,以產促銷」的發展之路,當前的生菜、蒿菜、米莧,接下來的黃瓜、西紅柿等,每季新品都與多家農產品銷售公司對接,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都有所提升。
四是「肥沃膏土」
「中國農業的新一輪改革剛剛起步,這是一片剛剛引起注目的未開墾的肥沃土壤,將催生出一大批創業成功者。」展望未來前景,胡鞍說,隨著中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中國製造響亮的同時必將打響中國出產的品牌農業,當前,打造自己的農產品品牌正是政策導向、市場所需。
說到興起,胡鞍拿出手機,翻出一組照片,都是「四團湯圓」的商標、LOGO、店招及試生產包裝好的湯圓樣品。優質糯米我們有,技術工人我們也有,
胡鞍說,對我們來說重點工作是食品安全和產品包裝營銷,計劃先開實體店,逐步實行線上線下互動營銷。這是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是一二產業融合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項目,也是將傳統地方特色發揚光大的項目,像這樣的地方特色食品還有很多,可以說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當然還不止農產品深加工,如何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也大有學問。
胡鞍帶我們來到了一片看似休耕荒蕪的農田邊,神秘地說:「這地下可藏著寶貝。」接著又給我們看了一組照片,「這地下是水稻收割後種植的西紅花。」西紅花的藥用價值很高,銷路也很好,與水稻種植的時間差正好契合,可從土地利用和產品兩方面提升經濟效益,現在還是試驗階段,等大面積種植後,可以為結對的75名殘疾人提供更好的工作機會,是經濟和社會效益都很顯著的項目。
站在思賢合作社入口長廊前,胡鞍清癯而稍顯黧黑的臉龐煥發著光彩,他的身後是「奉賢區農民專業合作社黨建示範點」、「奉賢區四團鎮學生社會實踐點」、區級「 示範合作社」、市級「 農民田間學校」、「上海市扶殘涉農經濟組織」等系列牌匾。「我選擇我無悔,」
胡鞍說,「苦並快樂,讓最初的激情褪去,沉澱下堅定的信念。合作社的創業剛剛開始,我堅信,我們的合作社將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TAG:奉賢農業 |